誰的蒙古帝國?中國的,亦或世界的?

關於這個問題:誰的蒙古帝國?中國的,亦或世界的?

下面的這本書將會做出回答。

日本的中國史研究者杉山正明先生著的《蒙古帝國的興亡-----軍事擴張的時代/世界經營的時代》(上、下)由孫越翻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於2015年12月出版。


誰的蒙古帝國?中國的,亦或世界的?

杉山正明著《蒙古帝國的興亡-----軍事擴張的時代/世界經營的時代》由孫越翻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在書中,作者欲將蒙古帝國的完整形象憑藉自己的解讀從始至終地敘述下來,所以該書設立“歷史的講述者”“時代的產物蒙古”“世界史面貌的改變”“陸地和海洋的巨大帝國”“緩慢的大統一”以及“蒙古解體與後話”等六個專題。

其以時間為主線索,輔以蒙古帝國發展的時代特點展現了世界視野中的一部蒙古帝國史。

作者在著作中結合西方的波斯語史料、英格蘭史料以及漢文史料等多語種史料以世界性的宏大敘事視野重新審視了蒙古帝國對世界的影響和意義。

縱觀本書,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色與亮點:

1.多語種的史料基礎與圖表敘史;

2.長時空與跨區域的敘史範疇;

3.史觀再論

4.提出新論

一、多語種的史料基礎與圖表敘史

“新潮流”背景下多語種史料的文本批判利用是接近歷史本原的重要學理路徑。

在多語種史料並存的情況下,若僅僅依賴特定的文獻,而不進行文本批判的話,便會陷入該史料歪曲和虛構事實的陷阱中去。

針對此,作者運用了多種語言的史料,如13世紀西歐的英格蘭歷史學家馬修•帕里斯記錄的《大紀念》(Chronica Majora)中關於蒙古西征的歷史、13世紀德意志的傳教士柏朗嘉賓在羅斯寫的《蒙古人的歷史》、魯不魯乞的《旅行記》(中譯本為《魯不魯乞東遊記》)、舍刺甫丁·奧都刺的《瓦撒夫史》。書中對這些史料的成書過程和背景做了大致介紹,在行文中將各種史料相互對照使用,是重新認識蒙古帝國歷史的基石。

另外,全書以圖表形式直觀呈現蒙古帝國與世界交融歷史進程中的重大事件。該書(上下)呈現的關鍵

戰爭形勢圖以及地圖共32幅,表現了語言敘述之外的歷史。


誰的蒙古帝國?中國的,亦或世界的?

杉山正明:《蒙古帝國的興亡-----軍事擴張的時代/世界經營的時代》由孫越翻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誰的蒙古帝國?中國的,亦或世界的?

杉山正明:《蒙古帝國的興亡-----軍事擴張的時代/世界經營的時代》由孫越翻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此外,還有人物肖像圖及史料圖等若干幅

,並在上下兩冊書後附有《蒙古帝國史年表(1155年-1266年)/(1267年-1405年)》,極大便利讀者直觀的分析蒙古歷史,同時也顯示出作者紮實的史學功底。

二、長時空與跨區域的敘史範疇

該書選擇長時段及跨區域的敘史範疇,是突出特色。

在時間序列上,以公元9世紀到公元19世紀為主,敘述了10個世紀中蒙古帝國各時段的歷史及影響;

在地域上,作者貫通中亞、西亞、歐洲、非洲等多地域交叉考察蒙古帝國的宏大版圖,展現給讀者蒙古帝國的全貌。

作為宏大敘事的歷史專著,書中既有大歷史的全局觀,也恰到好處的把握時代的脈搏,突出了關鍵人物、關鍵史實、關鍵歷史過程的敘述,展現出蒙古帝國從萌芽、發展、壯大到成熟帝國的鮮活過程。

蒙古帝國在不斷擴大疆土的同時,也伴隨著帝國內部諸王對權力的爭奪。

因權力的爭奪,東亞、中亞以及西亞乃至非洲、歐洲的歷史面貌幾經變遷,權力結構不斷整合,充分顯示出大歷史變遷的世界影響。


誰的蒙古帝國?中國的,亦或世界的?


以東亞、中亞、西亞、非洲以及歐洲等地域為載體,以蒙古帝國為主體的歷史敘事方式,挑戰了傳統史學以某些或某個地域為中心的史學研究方法,呈現了新時代背景下史學研究的新的立足點和史觀的重新建構方式

以貫通的長時段的歷史宏觀視野審視蒙古歷史的現代意義,對重新認識蒙古和世界的互動關係意義重大。作者以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為分界點,將歐亞地區分為前後兩個時段,分別為蒙古時期與後蒙古時期。

後蒙古時期的亞洲、歐洲和非洲的一部分,東西南北四大帝國(大清帝國、奧斯曼帝國、莫臥兒王朝帝國、俄羅斯帝國)進入長期並存的狀態,中歐以及西歐諸國也走上了“海上帝國”的道路。世界開始進入以歐洲為中心“海洋時代”和“地球世界化”時代,這種種現象表明,後蒙古時期成為連接近現代的橋樑,蒙古的解體為以後的近現代打開了一扇門。

因此,蒙古滅亡只是表象體制的滅亡,並非蒙古歷史影響的消失。所以“後蒙古時代”是蒙古繼續影響世界的時代,也是過渡到世界近現代的一個過程。蒙古的歷史在此迎來劃時代的轉變,成為世界上首個以遊牧民族的身份崛起的國家兼顧海洋世界的例子

三、史觀再論

作者通過多元史料的對照解讀,對以往關於蒙古帝國的一些歷史觀點,力圖作出客觀的解釋,這是對歷史應有的基本態度,也是作為歷史學者基本的修養。

首先,對世界史範圍內蒙古作為“屠殺者”的歷史形象提出不同意見。作者認為成吉思汗在西征的戰場中如伊朗東部的呼羅珊、阿富汗地區,由於對平民的殺戮而稱蒙古為“屠殺者”“文明的破壞者”,這個歷史結論是不確定的。作者提出當時的史料記載有誇大的成分,並且當時的歷史語境中並沒有出現“人權”。


誰的蒙古帝國?中國的,亦或世界的?


其次,對傳統的西歐中心論提出質疑,認為不應該站在西方的角度將“蒙古對欽察、高加索、羅斯和東歐的遠征”簡單稱為“俄國、東歐遠征”,否則會淡化歷史演進的本真情況

再次,重新解釋阿里不哥的歷史形象。結合拉施特的《史集》、波斯語系譜集《五族譜》以及哈菲茲•阿布魯編纂的《顯貴世系》等史料記載,認為阿里不哥做過“大汗”是不爭的史實,而漢文史料中提到的“阿里不哥的叛亂”是文獻誤導的結果,不能據此判定阿里不哥的歷史地位。

複次,還有諸多史學觀點。

1.如針對大元帝國出征東南亞及多島海域的結局,作者認為並不是“東南亞侵略的失敗”,而是一場達到確保通商和交通上的據點與路線目的的出征。這次形成的不是“傳統的亞洲貿易系統”和“前期世界系統”,而是一個全新的聯結內陸與海洋的巨大交易循環體系。


誰的蒙古帝國?中國的,亦或世界的?

杉山正明:《蒙古帝國的興亡-----軍事擴張的時代/世界經營的時代》由孫越翻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2.再如,漢文史料中認為的仁宗和英宗時期是漢族文化人士得到優待的“好時代”,只是“表象”,事實是掌權的答己縱情遊樂,這一時代背景下的科舉制度只是極度萎縮、封閉、弱化的政權帶來的產物,並不是制度的進步。

3.又如,伊斯蘭的研究者們認為“旭烈兀兀魯思”以1258年阿拔斯王朝的滅亡為標誌,作者在以蒙古帝國為前提的背景下,認為1260年才是其標誌。另外,依據多桑的《蒙古史》將1269年的塔剌思會盟看做是“塔剌思庫力臺”是不可取的。

四、提出新論——13世紀的世界貿易體系主導者

作者認為13世紀世界貿易體系的主導者是大元帝國,而非西方諸國。

元帝國作為一個陸海通商,建立起了開放包容並橫跨歐亞大陸的世界貿易體系。


誰的蒙古帝國?中國的,亦或世界的?

杉山正明:《蒙古帝國的興亡-----軍事擴張的時代/世界經營的時代》由孫越翻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

忽必烈掌權後重新編制軍事系統,建立蒙古帝國的行政機制、財政基礎以及由國家主導的覆蓋歐亞大陸全境的物流系統,建立起了一個地域、社會和經濟緊密結合的新國家。

通過分析元帝國兩次遠征日本,並向東南亞半島地區及多島海域出兵事件,以及對出征人員與編隊形式的考察,認為其目的是確保通商和交通上的據點與路線,而不是軍事征服。

海山時期基本完成控制經濟和流通,並將其作為整個國家運行的中心支柱,形成帝國體制內的自由經濟。所以,13世紀的多語言交流的歐亞世界貿易體系的主導者是元帝國。

以上所述是本書的特色和亮點所在,尤其是作者以多語種史料為基礎重新釐清了一些固有史學觀點,擴大了史學視野。

因而本書既是一本優秀的歷史常識讀物,也是不可多得的學術著作。但按照現代學術著作的書寫標準,本書多處沒有標註所引用的史料及研究成果,為專業的研究者帶來諸多不便,這是本書的一處瑕疵

回到最初的問題:誰的蒙古帝國?中國的,亦或世界的?

蒙古帝國屬於它自己。所謂其歸屬,不過是後來者的觀察視野所致。

杉山正明先生是從世界史的範疇去觀察。

因而,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答案,你看到了什麼就是什麼。

總之,《蒙古帝國的興亡》,對普通讀者而言,是一本有深度、有思想的必讀歷史常識書。對專業研究者而言,書中所觀照的大視野、長時段、跨地域的敘史方式、多語種史料的文本批判、詳略得當的書寫方法、對已有研究的重新釐定等都對史學研究有一定的啟示。


*****文中圖片來自《蒙古帝國的興亡》以及頭條圖庫,請勿下載用作其他商務業務。

*****文中觀點來自對《蒙古帝國的興亡》書中觀點的整合,若需引用,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