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抑雲”成梗,聽歌有感而發也成罪,大型網絡噴子聚集地誕生

梗(拼音:gěng),網絡用語,常出現在綜藝節目及短視頻中。所謂“梗”的意思是笑點,鋪梗就是為笑點作鋪墊,系對“

”字的誤用。

想必小夥伴們在近段時間看了不少關於“網抑雲”的梗和事件,自從網抑雲這個梗開始流行之後,開始有越來越多的網友產生共鳴並且對網抑雲事件有感而發,紛紛開始吐槽和玩梗,甚至網抑雲三個字已經帶有了諷刺之類的貶義,對別人說“老網抑雲用戶了”是一種貶義的,很多熱愛網易雲音樂的網友對此十分反感。

“網抑雲”成梗,聽歌有感而發也成罪,大型網絡噴子聚集地誕生

“網抑雲”事件到底是個什麼情況?其實這是一個由來已久,直到最近才爆發的事件,那就是網易雲音樂成為“傷感文學”和“喪文學”的聚集地,大量有共鳴的音樂愛好者深夜聚集在歌曲評論區,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一些看起來似乎很有“韻味”的文字。久而久之人越來越多,形成了普遍現象,網易雲音樂的開始玩“抑鬱”的氛圍發展。

“網抑雲”成梗,聽歌有感而發也成罪,大型網絡噴子聚集地誕生

當然並非整個網易雲音樂都是這種氛圍,是分不同的音樂區域的,只有那些帶有悲傷、戀愛、傷感之類信息的歌曲會成為“網抑雲”用戶的聚集地。在這些悲傷的歌曲下面很少能夠見到誇讚歌曲和誇讚作者之類與歌曲內容相關的評論,而是有著一堆自我情感抒發的“悲傷疼痛文學”小作文。

目前網上最火的幾段網抑雲文學如下;

1:“你真好。”

“溫柔嗎?半條命換的。”

2:“你還記得她嗎?”

“早忘了,哈哈”

“可我還沒說是誰。”

3:“年輕時我想變成任何人,除了我自己。”

“網抑雲”成梗,聽歌有感而發也成罪,大型網絡噴子聚集地誕生

簡短的幾句話幾個字,似乎包含了數不清的情緒和故事在,看了這兩句話彷彿在看一個故事。當然也有大量網友對於這兩句話表示自己什麼也沒看懂沒感受到。除了這些還有很多,但內容都太長了,總結下來都有兩個特點;

1:無病呻吟,有病叫喚,抒發感情,不限類型,傷感為主

2:能夠極大引起共鳴,閱讀內容的網友能夠感同身受。

“網抑雲”成梗,聽歌有感而發也成罪,大型網絡噴子聚集地誕生

其實這些這些內容是沒有什麼很大問題的,主要都是一些年輕人在一個能夠自由抒發自己感情和情緒的地方,盡情的闡述自己在現實生活之中無法表達的東西,雖然看起來很“疼痛文學”“無病呻吟”,但它的確能夠引起共鳴,這意味著的確是符合網友當時的情緒和思想的,是被認可的東西。

“網抑雲”成梗,聽歌有感而發也成罪,大型網絡噴子聚集地誕生

雖然現在“喪文學”和“疼痛文學”普遍氾濫在網易雲音樂裡,濃厚的網抑雲氛圍造成了很多用戶的不便,但首個發出“溫柔嗎?半條命換的”這類型話的人,他可能真的經歷了這樣的事情,從而有感而發,把自己心裡話說出來,只是後面引起共鳴才造成的跟風現象。

“網抑雲”成梗,聽歌有感而發也成罪,大型網絡噴子聚集地誕生

現在的網易雲音樂的確已經成為了“網抑雲”,自從“網抑雲”這個梗開始流傳,每到午夜12點都有大量網友湧進網易雲音樂的傷感音樂評論區,進行“喪文化”評論,或者開始狂噴這些闡述發表自己“青春疼痛文學”的網友,從而引起一場網絡互噴,但聽歌發評論是無罪的,發出那些內容也是沒有什麼錯,錯的是跟風現象。

“網抑雲”成梗,聽歌有感而發也成罪,大型網絡噴子聚集地誕生

而導致這一現象並且推波助瀾的人,其實是網易雲音樂官方,相信小夥伴在地鐵站或者公交車站看見過網易雲音樂官方將那些熱門的評論貼在地鐵或者公交車上,官方這是在當成一種文化在推送給潛在用戶,也正是因為官方都在這樣做,從而促成了現在的“網抑雲”現狀,畢竟官方帶頭搞事,能怪誰呢?

“網抑雲”成梗,聽歌有感而發也成罪,大型網絡噴子聚集地誕生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的全部內容,感謝您看完本篇文章,如果對文章內容有所建議不妨在評論區留言,喜歡文章可以加關注和點贊哦,我們下篇文章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