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天鋼鐵非金屬夾雜物夾雜物減少29.2%,鋼材純淨度提升

交匯點訊 日前,記者從中天鋼鐵技術中心獲悉,由該部門牽頭開展的去除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攻關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經過諸多試驗,成功使中低碳鋼總氧降至8.5ppm,夾雜物減少29.2%,進一步提升鋼材純淨度和質量。


據悉,隨著鍊鋼技術的不斷提升,客戶對鋼材質量要求亦越來越高。以汽車用鋼為例,由於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對鋼的疲勞性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檔次較高的鋼種對夾雜物控制要求均很嚴格。為了儘可能減少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提高鋼材純淨度,技術中心徐建飛等人成立了攻關小組。 “為了去除鋼中夾雜物,我們當前採用的精煉工藝主要為LF精煉後配備RH真空處理,主要的控制手段是降低轉爐出鋼氧含量、優化精煉渣鹼度和鈣鋁比、降低精煉渣氧化性、控制精煉和真空時間,並加強連鑄保護澆鑄。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發現中低碳鋼(0.05-0.30%C含量)採用這種控制手段,鋼材總氧基本在11-13ppm,很難有進一步的降低空間。”徐建飛介紹說,鋼材總氧主要由溶解氧和夾雜物中氧含量構成,含鋁鋼溶解氧基本在2-4ppm,因此,總氧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夾雜物中氧含量,總氧越低意味著鋼中夾雜物數量越少。 為進一步降低中低碳鋼的總氧,攻關小組對不同類型夾雜物在RH真空過程中的去除行為進行了系統研究,並結合熱力學軟件FactSage計算結果,提出了硅(Si)對夾雜物轉變的影響機理,並由此確定了新的控制方案,即採用鈣含量很低的低鈦低鋁硅鐵進行合金化,同時,低鈦低鋁硅鐵合金在LF精煉結束後一次性加入到鋼中。新的控制方案在實際試驗中取得了較好效果,鋼材總氧可控制在8.5ppm,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數量較常規工藝顯著減少。 “爐渣捲入和耐火材料剝落等外來夾雜物,對鋼材潔淨度也有重要的影響。”徐建飛表示,後續,攻關小組將在實現低總氧的條件下,對外來夾雜物的控制進行優化,最終實現高端鋼種對夾雜物控制要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徐建飛、王昆鵬撰寫的兩篇關於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論文已先後在SCI收錄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Ironmaking & Steekmaking》和《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發表。 通訊員 朱元潔

據悉,隨著鍊鋼技術的不斷提升,客戶對鋼材質量要求亦越來越高。以汽車用鋼為例,由於鋼中非金屬夾雜物對鋼的疲勞性能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檔次較高的鋼種對夾雜物控制要求均很嚴格。為了儘可能減少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提高鋼材純淨度,技術中心徐建飛等人成立了攻關小組。 “為了去除鋼中夾雜物,我們當前採用的精煉工藝主要為LF精煉後配備RH真空處理,主要的控制手段是降低轉爐出鋼氧含量、優化精煉渣鹼度和鈣鋁比、降低精煉渣氧化性、控制精煉和真空時間,並加強連鑄保護澆鑄。但在實際生產過程中,發現中低碳鋼(0.05-0.30%C含量)採用這種控制手段,鋼材總氧基本在11-13ppm,很難有進一步的降低空間。”徐建飛介紹說,鋼材總氧主要由溶解氧和夾雜物中氧含量構成,含鋁鋼溶解氧基本在2-4ppm,因此,總氧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夾雜物中氧含量,總氧越低意味著鋼中夾雜物數量越少。 為進一步降低中低碳鋼的總氧,攻關小組對不同類型夾雜物在RH真空過程中的去除行為進行了系統研究,並結合熱力學軟件FactSage計算結果,提出了硅(Si)對夾雜物轉變的影響機理,並由此確定了新的控制方案,即採用鈣含量很低的低鈦低鋁硅鐵進行合金化,同時,低鈦低鋁硅鐵合金在LF精煉結束後一次性加入到鋼中。新的控制方案在實際試驗中取得了較好效果,鋼材總氧可控制在8.5ppm,鋼中非金屬夾雜物數量較常規工藝顯著減少。 “爐渣捲入和耐火材料剝落等外來夾雜物,對鋼材潔淨度也有重要的影響。”徐建飛表示,後續,攻關小組將在實現低總氧的條件下,對外來夾雜物的控制進行優化,最終實現高端鋼種對夾雜物控制要求。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徐建飛、王昆鵬撰寫的兩篇關於鋼中非金屬夾雜物的論文已先後在SCI收錄的國際權威學術期刊《Ironmaking & Steekmaking》和《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上發表。 通訊員 朱元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