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對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多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疫情兇猛,依舊肆虐!


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截至1月31日24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收到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累計報告確診病例11791例,現有重症病例1795例,累計死亡病例259例,累計治癒出院病例243例,共有疑似病例17988例。目前累計追蹤到密切接觸者136987人,當日解除醫學觀察6509人,共有118478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更令人關注的一點是,當地時間1月30日晚,世界衛生組織(WHO)宣佈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又稱國際公共衛生緊急事件。被列入PHEIC後,首先影響的是中國的進出口貿易。在疫情結束前,中國出口的貨物有可能面臨額外的檢疫,這毫無疑問會增加額外的成本,降低效率,不利於出口,也不利於進口。專家及業內人士認為,被列為PHEIC對中國的影響並不值得引起恐慌,但是也必須做好一些必要的準備。


疫情對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多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一篇自媒體文章裡說,“是時候操心經濟了,尤其是疫情影響下的中小微企業。樂觀點說是3個月,但對於數量眾多的小微企業來說,他們離破產或許只有一兩個月。企業一旦破產,下一步就是員工失業。”


那麼,疫情對於中國經濟運行會帶來多少影響?對於政府、企業及公眾來說,又該做好哪些準備?


疫情對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多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事實上,近期已有多位專家做出預測和判斷。大家基於目前的形勢,並不約而同地與2003年非典時對經濟的影響做對比。正視影響,但專家們多數認為影響主要在短期,同時也有專家認為長期而言對全年幾乎沒有影響。但是,這既需要基於政府政策的積極應對,也需要企業對於不確定性的見招拆招。

就跟隨浪潮菌一起,看看各位專家們都怎麼說的吧!

任澤平:短期影響較大,集中在一季度

“從宏觀的視角,需求和生產驟降,對投資、消費、出口都會帶來明顯的衝擊,短期內會帶來失業上升和物價上漲。”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認為,疫情對宏觀經濟的短期影響較大,主要集中在一季度。


疫情對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多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任澤平團隊分析認為,防控疫情需要避免大規模人口流動、隔離防控,工人返城、工廠復工延遲,這將衝擊消費及投資需求。其中,餐飲、旅遊、電影、交運、教育等行業受衝擊最大。“簡單估算,電影票房70億(市場預測)+餐飲零售5000億(假設腰斬)+旅遊市場5000億(完全凍結),短短7天,僅這三個行業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萬億,佔2019年一季度GDP21.8萬億的4.6%,這還不包括其他行業。”對於微觀個體的影響,民企、小微企業、農民工等受損程度更大。物價方面,由於疫情導致消費品生產不足,部分物流中斷,疊加恐慌性搶購需求,物價短期可能上漲。但長期看,由於反應快、抗擊疫情力度強,樂觀估計這些影響主要集中在一季度。

此外,任澤平提到,此次疫情相比2003年非典影響程度更大,影響大小取決於持續時間和政策對沖力度。本次疫情的傳染性更強,疊加春節時點因素,對服務業和企業復工衝擊更大,但防控力度更強,預計影響時間短於2003年非典。

按照任澤平團隊的分析,如果防控及時得力,疫情持續時間較短,對經濟的衝擊將主要侷限在一季度,

疫情高峰出現在2月中旬,此後逐步下降,3-4月結束,四個季度的GDP增速預計為4%、6%、5.8%和5.6%,全年5.4%。

——全文刊於微信公眾號澤平宏觀

黃益平:針對疫情影響,應採取宏觀調控措施

在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看來,現在還沒法分析新型肺炎會給經濟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如果參考之前對2003年“非典”影響的分析,可以大致明確其作用渠道。最重要的機制是擔心病毒傳染,自動或被動地限制人員流動:第一,服務需求減少;第二,生產、投資與出口中斷;第三,失業人口增加;第四,財政與金融環境惡化。


疫情對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多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可以肯定的是,疫情拖得越久,經濟影響也就越大。黃益平介紹,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做了一個“初步的評估”,認為新型肺炎可能令中國的GDP減少1.2個百分點。作為對比,2003年“非典”期間,幾家大的國際投行將當年的GDP增長預測平均降低了0.5個百分點。當然,後來的結果是2003年的GDP增速比2002年還要快,但這並不改變“非典”衝擊經濟的事實。

黃益平認為,2019年經濟增長明顯下降。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經濟增長的下行壓力再次加大,勢必會直接影響老百姓的生活與投資者的信心。因此,政府在努力控制疫情的同時,也應該考慮採取一些政策應對措施。相比較而言,宏觀政策的重頭戲應該放在財政政策方面。具體可以考慮在如下五個方面採取一些措施:

第1,央行應該適度放鬆貨幣政策,包括增加註入流動性與引導LPR往下走。

第2,為新經濟渠道提供各種政策支持,增加網絡消費。“如果政府可以為這些新經濟渠道提供防護、消毒器材,甚至經濟補貼,可以幫助降低疫情對消費的衝擊。”

第3,為中小企業提供稅收等優惠,幫助它們度過難關。

第4,幫助受疫情衝擊而失去工作的人員,特別是缺乏良好的社會保障的農民工。

第5,有針對性地增加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包括醫院、學校和城市交通。“最近全國開始推開戶口制度改革,特別是在地級市層面,將來大量的農村人口進城,對於醫療、教育、交通和住房能力都可能構成挑戰,政府應該未雨綢繆,降低未來公共衛生風險事件的概率。”

——全文刊於金融四十人論壇

魏尚進:現在恐慌還為時過早,對中國經濟全年影響有限

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學術訪問教授、哥倫比亞大學終身講席教授魏尚進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近期內會繼續惡化,但將於4月初得到基本控制。“在此基準情況下,我的估算是,這一病毒對經濟的影響雖負但有限。它對中國2020年GDP增長率的影響可能很小,大約降低0.1個百分點。對2020年第一季度的增長影響較大,也許會使當季的年化增長率降低1個百分點,但這將被今年餘下時間裡高於趨勢的增長率大幅抵消。

對全球GDP增長的影響將更小。”


疫情對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多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據悉,這種預測借鑑了2003年SARS危機的經歷。那場危機導致了2003年第二季度中國GDP增長大幅下滑,但隨後兩個季度的高速增長基本上抵消了這一頹勢。

此外,魏尚進表示,如果新型冠狀病毒危機的持續時間遠遠超過這一基準假設,它對中國和其他經濟體的影響可能會更加嚴重。即便在這種情況下,重要的是要記住,中國的決策者

仍有貨幣和財政擴張的空間:與許多其他經濟體相比,中國的銀行準備金率相對較高,公共部門債務相對於GDP的比例仍然可控。通過在必要時用好這一政策空間,中國政府可以限制當前疫情危機對經濟的最終影響。

魏尚進同樣提到互聯網時代疫情對經濟的影響與2003年的不同。“今天與SARS之時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是中國已經進入了互聯網商業時代,消費者越來越多地在網上購物。新型冠狀病毒造成的線下銷售減少,大部分可能會被(快遞恢復後的)在線購物的增加所抵消。而且大部分當前取消的度假很可能會被未來的旅行所取代,因為經濟寬裕的家庭已經預留了旅行預算。”

魏尚進說,新型冠狀病毒的爆發在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引發警覺是可以理解的。但從經濟視角來看,現在恐慌還為時過早。

——全文刊於微信公眾號復旦金融評論

陳春花:需要有與不確定性共處的能力

“疫情帶來的影響,的確讓人焦慮,甚至有些灰心,我知道經營企業很苦,但是如果環境成為一種經營條件,我們需要面對的不僅是環境,還有企業自身的調整。”在北京大學王寬誠講席教授陳春花看來,一方面承認疫情對中國經濟產生巨大影響,我們都要去承受經濟下行的壓力;另一方面也要清醒地認識到中國經濟的基本面還是會保持增長。


疫情對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多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疫情下的不確定性會持續發生,所以我們所需要的,不僅是直面它的勇氣,更需要有認知它的能力,與它共處的能力。如何做到這一點?核心是改變自己。亦即,我們需要開始要求自己接受疫情下的不確定性變為經營背景,我們已經不在一個原有的熟悉的經營環境下展開經營活動,要用新的方式和認知去理解當下的情況

在一個持續變化的環境裡,沒有人能夠預測並藉由預測做出判斷和選擇,在這種情況下,正確的做法,就是要朝著特定的方向,做好一次又一次調整自己的準備,並努力在前進過程中不斷驗證和改變,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現實。在太多的不確定性市場中,持續而靈活的適應性,是你必須要掌握的能力。

——全文刊於微信公眾號春暖花開

朱啟兵:一季度GDP負面衝擊接近2個百分點

中銀國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認為,目前可以看到的,

是疫情對春節期間消費的影響。2019年,春節黃金週餐飲、旅遊、電影票房消費合計15247.4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8.4%,其中餐飲銷售10050億元,旅遊收入5039億元,電影票房58.4億元。2017年、2018年春節黃金週消費增速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鑑於目前疫情期間各地均不鼓勵聚會、外出,上述消費均將受到嚴重影響。另一個目前可見的負面影響因素是交通運輸業。


疫情對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多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疫情對經濟的負面衝擊主要集中於一季度,從非典情況看,疫情過後,相關行業均有明顯反彈,因此疫情對全年經濟增長衝擊並不嚴重。從目前情況判斷,一季度消費、出口和工業生產均受到不同程度衝擊,綜合起來,在沒有其他穩增長政策對沖的前提下,一季度GDP所受負面衝擊接近2個百分點。

——全文刊於微信公眾號朱啟兵宏觀研究

溫彬:下半年或恢復回升走勢


疫情對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多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近年來,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已轉向主要由內需拉動,第三產業對經濟貢獻增大。此次疫情將主要對服務業、製造業帶來衝擊。加之2019年一季度GDP高基數因素影響,今年一季度GDP將出現回落。醫療衛生等行業訂單生產擴張,將成為上半年經濟新增長點,對沖傳統服務業下降帶來的不利影響。他預計,2020年經濟走勢將改變去年“前低後高”趨勢,在下半年恢復回升走勢。

—來自中新經緯

小結:

劉俏:科學精神和理性精神才是可靠的守夜人


最後,浪潮菌給大家推薦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的觀點。與前述專家不同,劉俏並沒有從自己專業出發進行經濟分析,而是就疫情應對提出目前最急需的兩點:

科學精神和理性精神。

劉俏說,在日常的生活慣性被打破,正常秩序中途受阻時,醫生、護士這些具備專業知識和能力,擁有職業精神和職業榮譽感的“逆行者”們成了人們心目中的大英雄。


疫情對經濟會產生哪些影響?多位專家給出了這樣的預測

但在劉俏看來,我們不能因為歌頌這些英雄而放棄反思:“我們必須坦承,正是因為科學研究底蘊的不足和科學精神的缺乏,我們在面對來路不明的巨大危機和挑戰時會習慣性地訴諸於英雄主義。這是大時代下的人們對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所做出的正常回應,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對於一個熱切地渴望在方方面面都展現出現代性並著眼於創造一個不同未來的偉大民族而言,科學精神和理性精神是不可或缺的兩塊重要的基石。”

基於此,我們該做的是“在更廣大的群體中喚起深刻理解人類世界本源性和普遍性的興趣,發展致力於追求真理但寬容異見的科學和理性精神,以更大的格局去思考真正推動人類社會演化的力量,建立起強大的尊重科學和客觀規律的傳統”。

最困難的路往往是最容易的路,科學精神和理性精神是我們實現現代文明最值得依靠的逆行者和守夜人!”劉俏說。

——來自光華管理學院官網


文字:新浪潮 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