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究竟什麼意思?

農村老話“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這幾句話的“入”,是指從異地到這三個地方長期居住或旅遊的意思。

意思是說,男人不要移居四川一帶;女人不要去西藏居住和旅遊;老人不要到廣東居住和生活。

為什麼有這種說法呢?

首先,“男不入川”——:過去四川一代是蜀國的地盤,號稱天府之國,曾是後主劉禪統治的地方。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究竟什麼意思?

劉禪就是那個扶不起的“阿斗”,最後把老爸劉備、相父諸葛亮創下的基業葬送的人,也是成語“樂不思蜀”的主人公。

四川大部地理屬於盆地和丘陵,地方狹窄,不適合大規模作戰,而要向外擴張又走不出去。

不是有句話叫做“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嗎?”這就是諸葛亮六出岐山,而無尺寸之功的原因。

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人的性格安於現實,墨守成規和不求發展。

就像鴕鳥一樣,平時不防備外來侵略,當危險來臨時只會把頭埋在沙裡。

劉禪就是這種典型的性格,這就造就了蜀國百姓安於現狀的性格。

由於人文傳統的影響,蜀地(四川、成都一帶)的男人樂於安逸,把時間消磨在喝茶、打麻將上。

到現在依然如此,成都大街上到處是茶樓、茶社和麻將館,成都號稱“懶都”。


前幾年有一個很火圖片,是成都市民為了躲避夏天的炎熱,泡在水裡打麻將,說明“蜀人”對這種娛樂的痴迷。

如果一個外地男人遷居四川,那麼就會被這種安逸生活所感染,這就是“同化”的作用。

假如你是一個滿懷鬥志,拼搏進取的人,到了四川、成都一帶,你就淪為一個只會享受生活的人。

也就是說環境消磨了你拼搏進取的精神,所以說男人不要移居四川。

但是,到現在這句話就有些不合時宜了,聽起來有點地域黑。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追求高質量的生活並不為過,奮鬥不就是為了過好日子嗎?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究竟什麼意思?

其次,“女不入藏”——:的意思容易理解,西藏屬於高原地帶,交通閉塞,相對於平原地區的居住環境要惡劣許多。

過去西藏屬於奴隸制社會,女人沒有地位,加上民風彪悍,男人粗野,地域遼闊荒涼,外地女子進入西藏會面臨諸多危險。

比如野獸的襲擊,強人的打劫等等

聽說西藏高原紫外線很強,空氣稀薄。當地人臉上都有一種標記——“高原紅”。

由於空氣稀薄,外地人居住久了會引起心臟病,當地人由於從小適應了這種環境,所以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外地男人進入西藏必須吸氧,男人尚且不能適應這種惡劣環境,柔弱的女人無疑雪上加霜,所以我還是奉勸女人不要輕易去西藏旅遊。

最後,“老不入廣”——:在清朝時期,廣州就是對外通商口岸,洋人和朝廷貿易都必須從廣州口岸進入,因此廣州經濟很發達。

在改革開放年代,由於廣東毗鄰香港,先天優勢的地理環境,使廣東率先進入經濟強省,成為了亞洲四小龍之一。

相應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當地的消費水平高於其他各省。

“男不入川,女不入藏,老不入廣”,究竟什麼意思?

假如老人到廣州居住,高物價高消費,使沒有經濟來源,或經濟來源少的老人難以承受。

我覺得廣州相當於一個移民城市,適合年輕人打拼的地方,適合年輕人快節奏的生活,不適合老人安逸、安詳、悠閒的退休生活。

老人適合去那些山清水秀,有世外桃源般的環境生活,並且消費不高的城市居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