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除了吃喝玩樂,更是你增值的最佳時機

每天忙忙碌碌,睡前想想好像一天也沒什麼產出,窮忙窮忙,越忙越窮。

我每天有幾個小時空餘,該怎麼管理呢?

學了很多時間管理方法,還是不會管理時間。

……

李笑來老師在《把時間當作朋友》中寫道,“時間不會服從任何人的管理,它只會自顧自的流逝。所以,我們不需要管理時間,我們真正能夠管理的,是我們自己。

如果你只是單純把時間管理當做擠時間的工具,那就太大材小用了。

01.

2017年,剽悍晨讀副主編,剽悍江湖金牌講書人隨遇而安,在本職工作中,他主管的部門及個人獲得集團公司年度十佳兩項大獎。

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他還利用業餘時間,半年內“翻閱”1400多本致用類書籍,每天做晨讀文章點評,最多的一個月寫出16篇晨讀稿件,審核修改另外21篇,同時在社群累計分享近30場。

在他的《黃金時間管理》線上分享中,他提到一個小細節,在大年三十那一天,他還寫了三篇文案。

在春節還不斷學習工作,給自己增值的,隨遇而安不是唯一的一個。

02、

李笑來老師曾經分享,大約從1986年開始,他就不看春節聯歡晚會,非常討厭過春節,原因很簡單,覺的浪費時間一到春節,他就找個賓館躲進去。安靜的想想自己的事,看書,寫作、睡覺、運動。

你知道一年有多少個節假日嗎?

算上週末雙休,春節,國慶節假日等,一年下來,有“法定節假日”大約115個。

30年下來,就是 115*30 = 3450天。

這麼龐大的時間數據,讓本身就勤快的李笑來老師越來越拉開和同齡人的距離,多做很多事情,寫作、出書、研究比特幣等,年入千萬,早已實現財富自由。

03.快速進入專注狀態

春節不用朝九晚五到公司打卡,上班,有大片系統的時間我們可以自由規劃,可以快速進入專注狀態。

而能夠快速進入專注狀態,是做好時間管理十分重要的一個前提

在《思考快與慢》這本書中,作者解釋了大腦思維的兩種不同方式,系統一,速度快,做什麼都不費腦力,比如走路,吃飯,跑步,它動的是原始腦;而系統二,與學習力直接相關,速度慢,費腦力,它動的是學習腦。

從簡單的原始腦切換到複雜的學習腦之間,對這種切換產生最大影響的因素就是:情緒。

消極情緒,比如今天被領導批了,今天的股價下跌了,都會讓我們更多考慮生存的問題,我們的基因這時候就會決定我們的原始腦佔領上風,學習腦就會被暫時屏蔽掉。

理解這個底層規律後,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底層規律,就是別管做什麼,都先把情緒處理好,平靜的心理狀態,更會讓我們快速進入專注狀態。

04、主動減少被動干擾。

李笑來老師曾在書中分享他在生活中生生剔除”接電話“的習慣。好多年前開始,他就把自己的手機設定為”靜音“狀態,從不主動接電話。而是每隔一兩個小時查看一次電話。有必要的再打回去。

在看到這個小技巧之後,我也將手機常年設置為“靜音模式”。渡過了前期害怕錯過重要信息和電話的不安全感以及家人的不理解之後。越來越喜歡這種自己的時間自己做主的感受。自己有大片的時間用於思考、閱讀、寫作。

當然,提倡不過春節,不過法定節假日,並不是說,我們就不需要休息,就不需要陪伴家人,走親訪友啦。

而是照樣可以注重生活質量,累的時候休息,餓了規律吃飯健身,強健體魄,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抓住更多機會增值,絕地反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