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評論
==


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廣安市政府專題研究問題樓盤化解工作體現責任擔當

評論: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昨日(8月18),廣安日報一條新聞消息引發網民關注。這條新聞的核心是“不能因開發商違法行為讓購房戶買單”。謝歌說事注意到,該新聞很短,但卻一針見血的把“問題”說到了廣大購房業主和網民群眾們的心坎上。
新聞導語展示
8月18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曾卿主持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落實市委對全市房地產領域突出問題“做減法”要求,逐個制定剩餘問題樓盤處置措施,千方百計把這件關乎群眾利益的事辦好。
該新聞稱:
全市共72個延遲辦證項目,已辦結57個。針對剩餘15個正在辦理的項目,要繼續按照“做減法”要求和“專事專辦、特事特辦、能辦先辦”“不能因開發商違法行為讓購房戶買單”的原則,逐一把問題和原因找準,措施和力度上夠,其中11個要在9月底前完成辦證,其餘4個成因複雜的項目要加大力度,採取斷然措施,加快創造辦證條件。會議指出:要認真分析過去10多年來延遲辦證項目產生的癥結原因,加快建立完善和嚴格落實長效監管機制,把企業資質、預售資金、稅費繳納等最該管的盯住管好,堅決防止問題再度滋生。要理順主城區規劃、建設、監管機制,確保每個樓盤有人盯、有人管。要加強對房地產項目建設質量全過程監管,充實專業執法力量,重視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商品房質量問題。市上徐志文、陳捷、鍾靜等領導出席會議。


評論:衙齋臥聽蕭蕭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


新聞截圖
近年來,在廣安,我們深切體會到,不知有多少“爛尾樓”、後遺症刺傷了一方百姓的心啊!而在這個當口,在這個最艱難的時刻,廣安由市委副書記、市長主持召開市政府專題會,落實市委對全市房地產領域突出問題“做減法”要求,逐個制定剩餘問題樓盤處置措施,千方百計把這件關乎群眾利益的事辦好。作出“不能因開發商違法行為讓購房戶買單”的承諾不知會慰藉多少百姓心?!
踐行為民情懷,一定是用實際行動去彰顯對人民的忠誠。
古時候,有一種情懷,是在“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詩句裡,那是陸游的愛國桑梓之情。而今天,我們依然讀出,廣安市委市政府“一班人”夙夜在公的責任與擔當,其間飽含著對基層百姓的關愛與體恤。同時,我們也留意到,自去年以來,我市廣泛開展的“兩轉一提一抓”活動,聚焦“四風”,嚴字當頭、刀刃向內、踏石留印、抓鐵有痕,黨風政風得到根本改變,作風建設及政商環境贏得輿論好評。
上面這條在“節骨眼”上的消息,猶如一股拂面而來的清風無不令購房業主們看到希望、令“寒士”遇見歡顏?而足以支撐並兌現這個“承諾”前行的動力,便是那一份永不退色的為民情懷。在謝歌說事看來,這個“專題會”,一方面,牢固樹立了群眾觀點,以百姓之心為心,真誠傾聽群眾呼聲,真心解決民生疾苦和實際問題。另一方面,把基層百姓的根本利益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求各級黨委政府部門在深入群眾的實踐中調整工作思路和方法,使“專題”更順民心、合民意。同時,強調推進工作實打實、硬碰硬,解決問題雷厲風行、見底見效,面對難題敢抓敢管、敢於擔責。縱觀整個“專題會”,這個“場景”體現最為亮麗動人。


一個地市級的黨委政府,是網民觀察黨群幹群關係的晴雨表,事關人心向背。我們關注到,自去年以來,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在公開回應群眾的諮詢和投訴方面,通過兩微一端、本地社區論壇、黨報黨刊、黨外人士和新階層人士代表等拓寬了社情民意的反映渠道,搭建起了黨員幹部與群眾直接交流的良好平臺,積極解決基層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不斷提升廣大群眾對廣安各級政府工作的認同感和滿意度,受到廣大網民真心點贊。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在網民的眼裡,政府的作風最能代表政府形象,群眾也最能從“形象”中去掂量斤兩。
謝歌說事還以為,這條新聞詮釋了一個主題,那就是,體現政府對於人民的責任與擔當。帶給我們的啟示是:在人民需要時能豁得出來、頂得上去,遇到困難不退縮、遇到問題不躲閃、遇到矛盾不迴避,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植根於思想、落實到行動。
廣安的發展關乎著你和我。把這座城市“四張名片”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夙興夜寐、掛圖作戰,我們都是堅強戰士。
那麼,您,看懂了麼?讓我們記住:點贊也是一種別樣監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