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子王旗與傅作義

四子王旗與傅作義


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紅格爾蘇木有處抗戰時期的戰場和日軍留下的石碑,石碑上刻著“殉難烈士之碑”六個大字。石碑雖然被推倒,但碑座、碑身和碑帽基本保存完好,具有一定的文物價值。


四子王旗與傅作義


這塊石碑位於紅格爾蘇木北山上,山上是當年傅作義將軍1937年抗日的戰場,遍佈幾百座碉堡。碉堡刻有抗戰口號,碉堡槍眼周圍彈痕累累。石碑就位於戰場的最高點,石碑高3.6米,由底座、碑身和碑帽組成。


四子王旗與傅作義


底座為四方蓮花型,高80釐米,寬108釐米,厚87釐米。碑身高230釐米,寬77釐米,厚60釐米,碑身正面楷書“殉難烈士之碑”,落款為“陸軍中將蓮沼蕃”。碑帽高50釐米,寬100釐米,正面刻有日本櫻花軍徽。

四子王旗與傅作義


據瞭解該碑是駐蒙日軍為了紀念“希拉穆倫”兵變被坑殺的28名日軍顧問而立的。1936年2月,成吉思汗第31代孫德穆楚克棟日布親王,在日軍支持下成立蒙古軍政府,並組建為偽蒙古軍。偽蒙古軍在日本操縱下,侵佔百靈廟。11月24日,傅作義調派第三十五軍主力攻克偽蒙古軍第七師駐守的百靈廟,偽蒙殘軍逃到紅格爾。12月10日,傅作義部211旅騎兵團在旅長孫蘭峰的率領下,從烏蘭花冒風雪,乘夜色,奔襲百里,包圍紅格爾,偽蒙七師舉行起義,並坑殺了以小濱氏善大佐為首的29名日本顧問,日軍稱之為“シラムリン兵変”。時任駐蒙兵團司令的蓮沼蕃修建了紀念碑,以紀念殉難的日軍顧問。

四子王旗與傅作義


蓮沼蕃生於明治16年(1883年)3月26日,日本石川縣人,先後畢業於陸軍士官學校第15期,陸軍大學校第23期,曾赴德國和英國學習研究軍事。“九一八事變”後任騎兵第2旅團長。


四子王旗與傅作義


七七事變後,任駐蒙兵團司令官,為紀念“希拉穆倫兵變”中被坑殺的日軍顧問而立紀念碑,並書寫碑文。1940年4月任日本天皇侍從武官長,12月晉升陸軍大將。1945年8月14日上午,蓮沼蕃支持並保護日本裕仁天皇召開御前會議“結束戰爭”。昭和29年(1954年)2月20日去世。

石碑和戰場對於研究傅作義“百靈廟抗戰”和駐蒙日軍有一定的歷史價值,希望當地政府保護開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