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古建築不土,是你土

山西的古建築不土,是你土


今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山西的古建築為何總給我一種土裡土氣的感覺?”各種說法不一,高票的正反方都有支持率高的。可有其中一篇說法竟然被我的領導覺得說的很有道理,作者明顯是傾向於說土,而且人家正方的作者標籤是:芝加哥大學、生物物理博士、自稱是業餘古建築愛好者。但我覺得不是的,山西的古建築其實真的不土。


01


其實這個問題本身就很搞笑,還不如問“如何提高自己在古建築上的審美”更有意義。說白了這位朋友可能去日本多了,看到每年經過日本政府維護、翻修的古建築,就覺得那很漂亮很壯觀,然後坐在美國的課堂裡就揮揮灑灑的寫下了這些傻乎乎的話。然後還興致勃勃的拿出日本京都、大阪等地的照片和山西比。


山西的古建築不土,是你土


可能這位朋友不知道,日本不是隻有京都、大阪這一點古建築的。還有很多散落在全國的古建築,既不如山西保存的完整,又殘破的沒法拍照展示。請問這位朋友看過沒有?


可能這位朋友還不知道,她拿京都、大阪的那幾個古建築和山西的幾個建築做比較,本來就是不對等的,為啥不拿來和更有名的古建築做比較呢?拿去和故宮比比呀,分分鐘秒殺京都。


山西的古建築不土,是你土


可能這位朋友還是有點太業餘了,愛的建築不夠古吧?她上面已經有位很專業的老師——張博宏(故宮博物院、修繕技藝部工程師)說的很具體了:山西有些殿座的瓦面其實相當精美,而且裝飾構件極多,在對於我個人來說,黑活(黑色布瓦)有時比琉璃瓦看著更加舒服……


“山西(乃至全中國)的古建築,普遍都缺少像樣的照片”,“照片照得土,觀眾自然覺得照片裡的建築土。照片照得好看,哪怕照片裡的建築是真土,觀眾都不會覺得土。”……你聽聽,這是一個博士生說的話麼?你品,你細品。


山西的古建築不土,是你土

02


那麼話說回來了,山西的古建築真的土麼?


眾所周知山西早期建築(明清之前)非常多,古建也一直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我們這些非古建築專業的人看的都是外觀,同時還受固有外部環境的潛意識影響,包括山西建築的特殊性都不懂。


山西建築的特殊性,就是山西的地方做法不能用官式思維來思考。你從山西建築上可以看出地方工匠有很強的傳承。北京故宮的是按照南京故宮搬過來的,朱棣營建時動用了南方工匠,所以紫禁城部分做法是南方帶來的,而且不同時期建築,也有不同差異,有的差異明顯,簡單的從一個地方說,飛椽的卷殺與拔腮。這一做法在明代的建築上可以找尋到,故宮角樓非常明顯,而到了清代,做法已經完全消失,飛椽就是直來直去。而山西不是,在山西晉祠的一個清代建築上,我們仍可以看到這種做法(其它清代建築也有)。而且目前山西建築保存下來的整體建築群很少,多為單體建築,中國古建築需要整體觀賞,這也是山西建築外行看起來土的原因之一。 ——張博宏


至於那些當博士的業餘古建築愛好者們,建議你們不要在知乎上找照片啦,多去攝影類的網站上看看咱們國內的攝影師們拍的山西古建築吧,不是你以為的那樣連個外部美都拍不出來。你這樣說是會受到國內攝影師們的白眼的。


而且好多古建築內部是不允許拍照的,親自去內部看看,感受一下真正的古樸之美吧。


03


以前我也一度覺得山西的古建築保存的不如南方。後來才發現不是這樣的。這是因為山西氣候乾燥,建築不易朽壞;並且山西大多是山地,不適合大軍團作戰,古建築較少受戰火侵襲。由於這兩方面原因,古建築保存很好,不需徹底重修就有很高的觀賞價值,修繕過度反而是畫蛇添足;另外加上山西省旅遊開發不足,很多冷僻地方雖然有不錯的古建築,但很少有遊客來看,也就沒有必要進行大修繕了。


山西的古建築不土,是你土


我不是說不需要文保,而是不需要把文物打理的光鮮亮麗,光彩奪目。那不是修復,那是毀滅。


回想張博宏老師總結的那句話:“山西的建築確實看起來很土,它的用料土,裝飾土,形制土,做法土,但這些土都是建立在其自身年代的久遠和做法極強的傳承上。所以說,就算山西很土,它也是每一個古建愛好者和工作者必去的聖地。

真正的老師永遠不在書本上。


餘深以為然,審美一向是個人的事,但也需修煉。古建是攜千百年歷史的無字書,心存敬畏,悉心學習。



山西的古建築不土,是你土



山西的古建築不土,是你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