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沈德潛(清)《古詩源》(三)

讀沈德潛(清)《古詩源》(三)


劉邦和項羽的詩

漢高祖劉邦(前256—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中陽裡(今江蘇豐縣人)。他還有一個稱呼,叫沛公。我有一個朋友姓劉,把兒子起名為沛。劉邦的大風歌家喻戶曉:

大風歌

大風起兮雲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此不綴言。

他還有另外一首詩:

鴻鵠歌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

羽翼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又可奈何。

雖有繒繳,將安所施。

這首詩知道的人應該就少多了,我稍微註解一下。

《史記·留侯世家》:“高帝欲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後不果。戚夫人涕泣。帝曰:‘為我楚舞,我為若楚歌。’其旨言太子得四皓為輔,羽翼成就,不可易也。”

鴻鵠,天鵝。(鵠,這個字念hú,想必小學生都知道,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繒繳(zēngzhuó),繫有絲線的箭,以射飛鳥。

看到這首詩,一是知道劉邦的詩不止一首,二是皇帝不如意的地方也多。外戚一直是漢朝的大問題。

劉邦的對手項羽的詩也是家喻戶曉,茲錄如下: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從這詩看,項羽怨天尤人,格局似不如劉邦。不過大家認為他是重情義的大英雄,為後人稱道。

有人說這首詩後人寫的,不過項羽又沒有其他作品留下來,怎麼辦?項羽的名句“彼可取而代也”似乎比劉邦的“大丈夫當如此也”要革命一些。

《史記·項羽本紀》:“漢圍項羽垓下,夜聞漢軍皆楚歌,驚曰:‘漢皆已得楚乎?’起飲帳中。有美人虞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乃悲歌慷慨,歌數闋,美人和之。”看來項羽是歌數闋的,只是沒有人記下來,而虞姬和的,倒是有記錄:

和垓下歌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沈德潛認為這太像唐人絕句了,所以就不讓其入選古詩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