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桃叶渡怀古谜底是照妖镜,谁会现原形

桃叶渡怀古 其六

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桃叶渡怀古谜底是照妖镜,谁会现原形

衰草闲花映浅池,桃枝桃叶总分离。六朝梁栋多如许,小照空悬壁上题。

桃叶渡,位于江苏南京秦淮区,是秦淮河上的一个古老的渡口,在秦淮河与古青河的交汇处,又名南浦渡。桃叶渡乃南京名胜之一,列于金陵四十八景。渡口处有“桃叶渡”亭和“桃叶渡”碑。金陵从六朝到明清就是富贾云集之地,秦淮两岸,青楼林立,美女成群;秦淮河上,河舫竟波,灯船箫鼓,丝竹管弦;才子佳人,吟诗唱和,为当时“一二等繁华富贵”之地。

“桃叶渡”如此的有名,这和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的一段风流韵事休戚相关。清张通之在《桃叶临渡》中写到:“桃根桃叶皆王妾,此渡名惟桃叶留。同是偏房犹侧重,秦臣无怪一穰侯。”诗中的“桃根、桃叶”为亲姊妹俩,又同为王献之的小妾,此渡口因王献之当年在此迎娶桃叶而得名。

王献之当年也曾赋《桃叶歌》曰:“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从此,此渡口才叫“桃叶渡”,随之也就名声大噪。郑板桥说“究竟桃叶桃根,古今岂少,色艺称双绝?”说桃叶桃根姊妹俩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是很有才华。

注意:几乎和《红楼梦》同时代的伟大的小说家,《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就住在“桃叶渡”的渡口。

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桃叶渡怀古谜底是照妖镜,谁会现原形

首句的“衰草闲花映浅池”。“衰草闲花”,是说庭院中枯黄的野草一片,零星地开着几朵野花、残花。“衰草闲花”一词出自宋韩维的《胡捣练令》:“夜来风横雨飞狂,满地闲花衰草。燕子渐归春悄。帘幕垂清晓。天将佳景与闲人,美酒宁嫌华皓,留取旧时欢笑。莫共秋光老。”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时光如飞,人之将老的一种悲叹。

但《红楼梦》的作者在此想表现的,或者说作者想暗示的,是指某位女性的不贞不洁。这里的“闲花”指的是野花或残花,而残花大多都用来比喻不贞不洁的女性。

“浅池”则是一句俗语:“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毛泽东主席在文革前期就曾经也说过:“庙小神灵大,池浅王八多。”意思是别看地方不大,厉害的角色倒是不少。因为是俗语,在《红楼梦》中关于“王八”一词,还是特指戴绿帽子的男人的统称,而“庙”字又多用来称呼皇家皇宫。《红楼梦》的作者废太子胤礽,一直在怀疑自己的王妃瓜尔佳氏跟父皇康熙有染,不但如此,他更怀疑八福晋郭洛罗氏也与父皇康熙有染。所以说,别看皇宫这么个地方,那可是“庙小妖风大,池浅王八多。”的地方哩。

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桃叶渡怀古谜底是照妖镜,谁会现原形

康熙当初就是把这两个儿媳妇放在身边的,享受着人间的天伦之乐,并且对这两个儿媳妇那是疼爱有加。让太子妃管理后宫,这本该是皇后的责任和权力;让八福晋做大管家,这也是本该皇后的事。康熙这样做,所以让人生疑也是正常的。而后来康熙也似乎感觉到这些,于是康熙便借故,在毫无理由的情况下,把这俩人从自己的身边给踢开了。所以清史学家杨珍就非常得质疑,“康熙骂八福晋时,骂她,让八阿哥无后。可当时八阿哥已经有了一儿一女了,根本就是个借口而已。”康熙之所以要这样做,就是为了堵人的口,也为自己洗清嫌疑。

《红楼梦》的作者是不是这个意思呢?我这样解释有没有附会之嫌呢?接着来看下面一句“桃枝桃叶总分离”。南宋诗人韩元吉的《六州歌头·桃花》:“东风有意,先上小桃枝”之句。韩元吉的这首词很长,表面上写的是桃花,暗喻与“红粉佳人”的一段艳遇,是写男女之情的一首词,写得是情意绵绵。再结合《红楼梦》第十八回,宝玉的一首《怡红快绿》对比来看,其中有一句“绿蜡春犹卷”。《红楼梦》书中明确告诉我们这一句是出自钱珝的“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这其中的“东风”二字在《红楼梦》中,作者暗指的就是康熙帝,而所有的“一缄书札藏何事?”指的就是发生在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的“矾水密信”事件。

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桃叶渡怀古谜底是照妖镜,谁会现原形

“桃枝桃叶总分离”,这里指的应该是夫妻的分开分离,总是不在一起。而每当这个时候,便是“东风有意,先上小桃枝”的时候。《红楼梦》的作者一再地给我们明示、暗示“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一家庭丑剧。

“六朝梁栋多如许”。“梁栋”一词,有实指和虚指两种,实指指的是房屋的房梁。虚指是指人才,指人的才华就像房梁一样支撑着房屋或国家。诗的表面意思就是虚指,指就是那些当官为宰的人。南京素有“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之称。而这些帝王将相们又大都生活不检点,王献之与桃氏姐妹便是一例,竟然还被后人传为佳话。这些人偷情爬灰那是家常便饭,一条秦淮河,十里画舫间。陈后主秦叔宝就有“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

更有杜牧的《泊秦淮》说的更加直截了当:“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揭开《红楼梦》千古之谜-桃叶渡怀古谜底是照妖镜,谁会现原形

“小照空悬壁上题”。小照空悬,指的是门楣上镶嵌的小镜子,镜子照到进门人的肖像,高悬于门楣之上。这种小镜子俗称“照妖镜”。所谓的“壁上题”,在古民居中,门的两边是有固定的对联的,或者说门对子。

门联起源于桃符,在周代的时候是悬挂在大门两边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到五代时,才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中国第一联。

王安石的《元日》诗就说的很清楚了:“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到了明代,才把桃符改为我们现在的贴春联的形式。

《桃叶渡怀古》这首绝句的谜底应该是:“照妖镜”。

“衰草闲花映浅池”,门楣上小小的照妖镜,就像一汪浅浅的小水洼,映照着庭院里的花开花落,草衰草长。

“桃枝桃叶总分离”,正是因为是门楣上的照妖镜,它的体型很小,照不到事物的全貌,庭院中的桃树在风中摇曳,照到桃枝就照不到桃叶,照到桃叶就照不到桃枝,所以是“桃枝桃叶总分离”,照不到桃树的整体。

“六朝梁栋多如许”,是说六朝的房屋大都镶嵌有这种照妖镜,这是特指,其他的朝代和民居也多有此镜。

“小照空悬壁上题”,照妖镜镶嵌于门楣之上,高高地映出进门人的肖像。门的两边还有题的门联,所以是“壁上题”。因此说,这首绝句的谜底就是“照妖镜”。

那么《红楼梦》的作者为什么制作“照妖镜”这样一个谜语呢?作者废太子胤礽一直怀疑自己的王妃瓜尔佳氏与父皇康熙有染,苦于没有证据,故才有“照妖镜”一说,意思是,在照妖镜的面前,任何人都会原形毕露的。这和作者给宝钗的判词“金簪雪里埋”是同样的心理,试想:雪能埋得住金子吗?

欲知究竟如何,且看我下节分解。

【喜欢的别忘转发,加关注噢,敬请提出不同观点。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