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桃葉渡懷古謎底是照妖鏡,誰會現原形

桃葉渡懷古 其六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桃葉渡懷古謎底是照妖鏡,誰會現原形

衰草閒花映淺池,桃枝桃葉總分離。六朝樑棟多如許,小照空懸壁上題。

桃葉渡,位於江蘇南京秦淮區,是秦淮河上的一個古老的渡口,在秦淮河與古青河的交匯處,又名南浦渡。桃葉渡乃南京名勝之一,列於金陵四十八景。渡口處有“桃葉渡”亭和“桃葉渡”碑。金陵從六朝到明清就是富賈雲集之地,秦淮兩岸,青樓林立,美女成群;秦淮河上,河舫竟波,燈船簫鼓,絲竹管絃;才子佳人,吟詩唱和,為當時“一二等繁華富貴”之地。

“桃葉渡”如此的有名,這和東晉大書法家王獻之的一段風流韻事休慼相關。清張通之在《桃葉臨渡》中寫到:“桃根桃葉皆王妾,此渡名惟桃葉留。同是偏房猶側重,秦臣無怪一穰侯。”詩中的“桃根、桃葉”為親姊妹倆,又同為王獻之的小妾,此渡口因王獻之當年在此迎娶桃葉而得名。

王獻之當年也曾賦《桃葉歌》曰:“桃葉復桃葉,桃葉連桃根,相憐兩樂事,獨使我殷勤。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從此,此渡口才叫“桃葉渡”,隨之也就名聲大噪。鄭板橋說“究竟桃葉桃根,古今豈少,色藝稱雙絕?”說桃葉桃根姊妹倆不但人長得漂亮,而且是很有才華。

注意:幾乎和《紅樓夢》同時代的偉大的小說家,《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就住在“桃葉渡”的渡口。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桃葉渡懷古謎底是照妖鏡,誰會現原形

首句的“衰草閒花映淺池”。“衰草閒花”,是說庭院中枯黃的野草一片,零星地開著幾朵野花、殘花。“衰草閒花”一詞出自宋韓維的《胡搗練令》:“夜來風橫雨飛狂,滿地閒花衰草。燕子漸歸春悄。簾幕垂清曉。天將佳景與閒人,美酒寧嫌華皓,留取舊時歡笑。莫共秋光老。”表現了作者對人生短暫,時光如飛,人之將老的一種悲嘆。

但《紅樓夢》的作者在此想表現的,或者說作者想暗示的,是指某位女性的不貞不潔。這裡的“閒花”指的是野花或殘花,而殘花大多都用來比喻不貞不潔的女性。

“淺池”則是一句俗語:“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毛澤東主席在文革前期就曾經也說過:“廟小神靈大,池淺王八多。”意思是別看地方不大,厲害的角色倒是不少。因為是俗語,在《紅樓夢》中關於“王八”一詞,還是特指戴綠帽子的男人的統稱,而“廟”字又多用來稱呼皇家皇宮。《紅樓夢》的作者廢太子胤礽,一直在懷疑自己的王妃瓜爾佳氏跟父皇康熙有染,不但如此,他更懷疑八福晉郭洛羅氏也與父皇康熙有染。所以說,別看皇宮這麼個地方,那可是“廟小妖風大,池淺王八多。”的地方哩。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桃葉渡懷古謎底是照妖鏡,誰會現原形

康熙當初就是把這兩個兒媳婦放在身邊的,享受著人間的天倫之樂,並且對這兩個兒媳婦那是疼愛有加。讓太子妃管理後宮,這本該是皇后的責任和權力;讓八福晉做大管家,這也是本該皇后的事。康熙這樣做,所以讓人生疑也是正常的。而後來康熙也似乎感覺到這些,於是康熙便藉故,在毫無理由的情況下,把這倆人從自己的身邊給踢開了。所以清史學家楊珍就非常得質疑,“康熙罵八福晉時,罵她,讓八阿哥無後。可當時八阿哥已經有了一兒一女了,根本就是個藉口而已。”康熙之所以要這樣做,就是為了堵人的口,也為自己洗清嫌疑。

《紅樓夢》的作者是不是這個意思呢?我這樣解釋有沒有附會之嫌呢?接著來看下面一句“桃枝桃葉總分離”。南宋詩人韓元吉的《六州歌頭·桃花》:“東風有意,先上小桃枝”之句。韓元吉的這首詞很長,表面上寫的是桃花,暗喻與“紅粉佳人”的一段豔遇,是寫男女之情的一首詞,寫得是情意綿綿。再結合《紅樓夢》第十八回,寶玉的一首《怡紅快綠》對比來看,其中有一句“綠蠟春猶卷”。《紅樓夢》書中明確告訴我們這一句是出自錢珝的“冷燭無煙綠蠟幹,芳心猶卷怯春寒。一緘書札藏何事?會被東風暗拆看。”這其中的“東風”二字在《紅樓夢》中,作者暗指的就是康熙帝,而所有的“一緘書札藏何事?”指的就是發生在康熙五十四年十一月的“礬水密信”事件。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桃葉渡懷古謎底是照妖鏡,誰會現原形

“桃枝桃葉總分離”,這裡指的應該是夫妻的分開分離,總是不在一起。而每當這個時候,便是“東風有意,先上小桃枝”的時候。《紅樓夢》的作者一再地給我們明示、暗示“爬灰的爬灰,養小叔子的養小叔子”這一家庭醜劇。

“六朝樑棟多如許”。“樑棟”一詞,有實指和虛指兩種,實指指的是房屋的房梁。虛指是指人才,指人的才華就像房梁一樣支撐著房屋或國家。詩的表面意思就是虛指,指就是那些當官為宰的人。南京素有“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之稱。而這些帝王將相們又大都生活不檢點,王獻之與桃氏姐妹便是一例,竟然還被後人傳為佳話。這些人偷情爬灰那是家常便飯,一條秦淮河,十里畫舫間。陳後主秦叔寶就有“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後庭。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更有杜牧的《泊秦淮》說的更加直截了當:“煙籠寒水月籠紗,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揭開《紅樓夢》千古之謎-桃葉渡懷古謎底是照妖鏡,誰會現原形

“小照空懸壁上題”。小照空懸,指的是門楣上鑲嵌的小鏡子,鏡子照到進門人的肖像,高懸於門楣之上。這種小鏡子俗稱“照妖鏡”。所謂的“壁上題”,在古民居中,門的兩邊是有固定的對聯的,或者說門對子。

門聯起源於桃符,在周代的時候是懸掛在大門兩邊的長方形桃木板。據《後漢書·禮儀志》記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到五代時,才有人在桃符上題寫聯語。據《宋史·蜀世家》記載:“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中國第一聯。

王安石的《元日》詩就說的很清楚了:“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到了明代,才把桃符改為我們現在的貼春聯的形式。

《桃葉渡懷古》這首絕句的謎底應該是:“照妖鏡”。

“衰草閒花映淺池”,門楣上小小的照妖鏡,就像一汪淺淺的小水窪,映照著庭院裡的花開花落,草衰草長。

“桃枝桃葉總分離”,正是因為是門楣上的照妖鏡,它的體型很小,照不到事物的全貌,庭院中的桃樹在風中搖曳,照到桃枝就照不到桃葉,照到桃葉就照不到桃枝,所以是“桃枝桃葉總分離”,照不到桃樹的整體。

“六朝樑棟多如許”,是說六朝的房屋大都鑲嵌有這種照妖鏡,這是特指,其他的朝代和民居也多有此鏡。

“小照空懸壁上題”,照妖鏡鑲嵌於門楣之上,高高地映出進門人的肖像。門的兩邊還有題的門聯,所以是“壁上題”。因此說,這首絕句的謎底就是“照妖鏡”。

那麼《紅樓夢》的作者為什麼製作“照妖鏡”這樣一個謎語呢?作者廢太子胤礽一直懷疑自己的王妃瓜爾佳氏與父皇康熙有染,苦於沒有證據,故才有“照妖鏡”一說,意思是,在照妖鏡的面前,任何人都會原形畢露的。這和作者給寶釵的判詞“金簪雪裡埋”是同樣的心理,試想:雪能埋得住金子嗎?

欲知究竟如何,且看我下節分解。

【喜歡的別忘轉發,加關注噢,敬請提出不同觀點。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