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别想报复性消费,应该想的是报复性存款


这两天,网络上充斥了疫情过后将会迎来一波报复性消费的文章。可看看我周边各色人等,从企业家到小白领,我真的想对那些写此类文章的小编说:先别想报复性消费了吧,应该想的是报复性存款才对。

公司解散的通知就悬挂在头上,岗位岌岌可危,周边真没见到薪资上涨的,降薪的新闻倒是不断。这是大环境宏观层面的,就拿我身边的朋友讲起,说说微观层面的个体。


先别想报复性消费,应该想的是报复性存款

图片

我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五年,年轻有为,在省会城市上班,就职于一家区域知名连锁餐饮公司,收入与职位通道都处在上升期,对未来充满希望。

前几天找我聊天借钱,整个人处于崩溃状态。

一切都缘于,因不堪疫情压力,他们老板直接在工作群里宣布:股东开会决定解散公司。

看到消息的一刹那,我朋友就懵了,万万没想到,网上流传的段子竟然真切地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辗转反复、彻夜难眠,还不敢告诉家人。

刚买不久的车,首付家里支持了一点,自已每个月要还几千元车贷;房租还要几千元。

原本花钱大手大脚的他,现在开始算起了各种支出,压力巨大。


目前的状况下,一时还找不到工作。财务状况已经不堪压力,到处借钱了。

话说,成年人的崩溃都是从缺钱开始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殃及了许多人,同时也炸出很多隐形的穷人。他们原本以为工作体面,收入稳定,完全能应付日常开销和应酬,哪里知道人生处处充满不确定性,突发的事件让人懵圈,没有足够的存款根本应付不了。

这样的人多如牛毛,怎么还会有报复性的消费?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所以,我劝告各位:先别想报复性消费了吧,应该想的是报复性存款吧。千万不要学我上面所讲的朋友,人还是要有点未雨绸缪意识的。

一个人只要缺一次钱,就足以让坚不可摧的世界观崩塌一次。如果说生活是一场修行,缺一次钱就必须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借钱会让人看到世界残酷的那一面。

那位向我借钱的朋友,因我和他关系还是比较好的,再讲我对他的人品也是绝对相信,就借给他几万元,他非常感激。

他告诉我,在向我借钱之前,他已经向很多人借过了,但基本上都被拒绝。不管是谁,只要听到他开口说要借钱,直接哭穷说现在也很困难的,甚至有些说不到两句找借口挂电话的。即使借钱给他,也是少之又少,根本应付不了目前的窘境。真的是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识人,只要借一次钱就能看透许多人心。缺钱会让一个人深刻感受到什么叫孤立无援,有一种被逼到绝路上的无奈,而在借钱被拒的时刻,又让人体会到了无人帮助的悲凉。

借钱,会让成年人的崩溃更加彻底。


先别想报复性消费,应该想的是报复性存款

图片


他说他会尽快还钱给我。


但看看世界的形势,我对他这几年能还钱的把握是很低的。为了不让他难堪,我特地和他聊些和钱无关的轻松话题。


但无论如何,从头到尾我都能明显的感觉得到他的不轻松:一个人在迫不得已向人借钱的时候、不管语气装作如何平和,但实质上还是低声下气。


我相信,他在借钱的那一瞬间,体会到了什么叫力不从心、什么叫举步维艰。


先别想报复性消费,应该想的是报复性存款

图片


钱会蒙蔽人的双眼吗?是的,免于看见这世界最残酷的那一面。所以人在风调雨顺的时候,先别想报复性消费,应该想的是报复性存款。


以前听别人讲有钱才可以任性,觉得特别粗浅粗俗,诗与远方才应该是人生的主题,慢慢长大,有责任有压力后才能深刻体会此中道理。

没钱的人都不敢崩溃,更别说生活的选择权与主动权了。

这个世界,所有的计划都有同一个开头,等我有钱了。所以,不要有报复性消费这个念头,应该想想如何报复性存款才对。


本文系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授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