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的諾獎季,有人和合作者、學生、伴侶一同喜提諾獎,皆大歡喜;也有人和競爭對手同臺領獎,不知他們當時是什麼心情。一百多年前的一次演講就因此留下了名場面——一位獲獎者現場激烈批評另一位獲獎者的工作,因為對方用他發明的技術推翻了他相信的理論。
這個故事要從一位立志成為畫家的科學家說起。
1852 年,聖地亞哥·拉蒙-卡哈爾(Santiago Ramon y Cajal)出生在西班牙北部的納瓦拉省。因為性格頑劣,他從小就被踢皮球一樣從一間學校轉到另一間學校,11 歲的時候甚至用自制大炮轟掉了鄰居院子的大門。為了讓孩子學會守規矩,父親一度想讓他去做學徒,將來當個鞋匠或者理髮師。
但卡哈爾對繪畫有著極大的熱情和天賦。他的父親是外科醫生和解剖學教師,曾帶著十幾歲的他去墓地,搜尋人的屍骨進行研究。於是卡哈爾對繪畫的熱情轉向瞭解剖學,隨後進入父親任教的薩拉格薩大學(University of Zaragoza)學習醫學。到 31 歲那年,他當上了西班牙瓦倫西亞大學(University of Valencia)的解剖學教授。
約 1884-1887 年間,卡哈爾在實驗室裡。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 19 世紀下半葉,細胞學說已經經過了約三十年的發展,人體中的許多細胞都得到了描述,但神經細胞仍然是個謎。這些細胞具備高度不規則的外形,朝外伸出一束束纖細的分支,誰也不知道這些分支延伸到什麼地方、發揮了什麼作用。不過,打破這個困境的技術已經誕生了十多年,它在等待卡哈爾發現它。
這次相遇發生在 1887 年。卡哈爾到馬德里拜訪精神科醫生路易斯·斯馬羅·拉卡布拉(Luis Simarro Lacabra)。拉卡布拉從法國學習歸來,他對卡哈爾展示了自己學到的一種組織染色技術。卡哈爾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經過處理的神經組織標本放在顯微鏡下,一片淺黃色的背景當中,被染成黑色的神經元如同舒展枝葉的樹木。
使用高爾基染色法染色的錐體神經元。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這就是高爾基染色法。
在廚房裡切腦子的人
高爾基染色法得名於意大利科學家卡米洛·高爾基(Camillo Golgi)。高爾基發現了許多解剖結構,包括被寫進中學生物課本的高爾基體,細胞內部的“中轉站”。但影響最為深遠、並使他獲得諾貝爾獎的成就,還是他在自家廚房裡發明的“黑色反應”(black reaction)。
高爾基體 3D 示意圖,來複習一下。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在此之前,學界研究細胞主要依靠兩種方法。一種方法是將組織切片後使用蘇木精(hematoxylin)或胭脂紅染色,這種方法用於研究其他組織是夠用了,但是對於神經細胞,它只能讓細胞核周圍的一圈著色,最多能夠展示一些樹突的基部。另一種方法是使用鉻酸(chromic acid)或重鉻酸鉀(potassium dichromate)溶液浸泡,使神經組織固定、硬化,然後在顯微鏡下用針將神經元分離出來。這種方法也只適用於一些較大的神經細胞,那些纖細的軸突末梢都不可避免地在處理過程中被破壞了。
第一張神經細胞圖片,發表於 1865 年,發表時作者奧托·弗里德里希·代特(Otto Friedrich Deiters)已經逝世。圖片來源:Deiters, 1865
1873 年,高爾基染色法的誕生改變了這種局面。這種染色方法的步驟如下:
1. 將新鮮的神經組織用福爾馬林固化,然後浸泡在 2.5% 的重鉻酸鉀水溶液中 1 至 45 天(有時需要更久);
2. 在 0.5% 至 1% 的硝酸銀溶液中浸泡一定時間;
3. 將組織脫水並切割,不包埋;
4. 用振動切片機切成 60 微米厚的切片,放進蒸餾水中;
5. 將切片放置於正電荷防脫載玻片(superfrost plus sludes),風乾 10 分鐘;
6. 用 95% 酒精、100% 酒精脫水,用二甲苯清理,蓋上蓋玻片。
高爾基。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高爾基染色法只能讓 1% 到 5% 的神經細胞染色。由於這種不可靠的性質,學界對這種方法反應冷淡,只有很少人使用它。高爾基感到灰心喪氣,轉而研究瘧疾,竟鑑定出幾種不同的瘧原蟲,聲名鵲起。多年以後,這種方法才在另一位科學家——卡哈爾的手中重新發揚光大,但高爾基本人顯然對此並不高興。
重新發現高爾基染色法
只有少數細胞能被染色,這乍看之下是個缺陷,但在卡哈爾眼裡它是個優點。如果所有神經細胞都被染色,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就會是一團亂麻。而使用高爾基染色法,被染色的細胞雖然佔少數,但它會被整體染色,讓卡哈爾得以觀察單個神經細胞的完整結構。
卡哈爾作品,人類小腦中的浦肯野細胞。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等一下,神經細胞真的存在嗎?
儘管早在 1865 年,德國科學家奧托·弗里德里希·代特(Otto Friedrich Deiters)就繪製了第一張神經細胞圖片,但當時流行的觀點認為,神經系統是一張錯綜複雜、無法分割的網。這就是環路理論(reticular theory)。
高爾基也是環路理論的堅定支持者。在轉向瘧疾研究之前,高爾基利用這種技術繪製了大腦的多個解剖結構。他觀察到軸突存在廣泛的分叉,他認為這是大腦和脊髓中遍佈的網狀結構的基礎。
高爾基藉助自己發明的染色方法繪製的海馬體。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但使用高爾基染色方法,卡哈爾發現事實並非如此。在 19 世紀 90 年代,他繪製了一系列精美的圖片,表明神經元儘管形狀複雜,它仍然符合細胞的定義,是獨立的結構。他描述了神經元的胞體、樹突和軸突,證明這些複雜精細的結構都是從胞體生長出來的。更重要的是,神經元通過突觸相互連接,進行信號傳輸,但它們沒有發生融合,每個神經元仍然是獨立的個體。這就是與環路理論相對立的神經元理論(neuron theory)。
憑藉無可辯駁的證據和過人的洞察力,卡哈爾讓學界同行紛紛放棄了環路理論,也為現代神經科學打下了基礎。1906年,諾貝爾獎評審委員會決定將生理學和醫學獎授予高爾基和卡哈爾,以“表彰他們在解釋神經系統結構方面的研究工作”。
和死對頭同臺領獎
看著自己發明的方法被用來推翻自己維護的理論,高爾基的心情一定十分複雜。在頒獎典禮上,高爾基先發言,決定再為環路理論辯論一番。他說:
“很奇怪,我一直反對神經元理論,但是這個理論開始得到承認還是因為我的工作。我選擇神經元作為我的演講主題。現在這個觀點大體上已經不受歡迎。”
接下來,他談到大腦受傷後復原的能力、導航能力和整合不同功能的能力,他認為這些都是支持環路理論的證據。他還說:“儘管這和將組成元素個體化的趨勢背道而馳,但我仍然無法放棄這個觀點,神經系統是整體行動的,別怪我堅守舊觀念。”
面對比自己大 9 歲的前輩的公開批評,記錄顯示卡哈爾沒有生氣,而更多是尷尬。但他仍然不卑不亢,現場感謝了許多對他有幫助的人,並對聽眾們介紹了自己的工作。最後他說:
“沒錯,從分析工作的角度來看,如果所有神經中樞都由運動神經……和感覺神經之間的連續中介網絡組成,這將是非常方便且經濟的。不幸的是,大自然似乎沒有意識到我們的智力對便利和統一的需求,而常常對複雜性和多樣性感到高興。”
卡哈爾作品,一個溺亡的人小腦中的浦肯野細胞。圖片來源:卡哈爾研究所
高爾基一生反對神經元理論,直到 1926 年逝世。但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解剖結構和染色方法仍然留在了教科書裡,並且諾獎官網介紹,他是一位很好的老師,實驗室永遠對好奇的學生敞開大門。而卡哈爾後來寫道,在分享諾獎方面,“命運是如此殘酷而諷刺……將科學上個性鮮明的對手配到了一起。”
或許,哈卡爾和高爾基代表了兩類不同的科學家。“科學的主要貢獻者可能會發明一種新方法,並花費數年時間進行觀察,描述觀察結果。但是,偉大的科學家所做的不僅如此。他們根據研究工作,提出了深刻的、一致的原理,來解釋大量數據,並最終證明該理論是正確的。”一本高爾基傳記的書評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