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接近尾声,苏军决定夺取柏林

战争接近尾声,苏军决定夺取柏林

莫斯科时间1945年3月31日晚间,盟军驻苏联代表向斯大林递交了一份通报。在这份通报中,盟军总司令艾森豪威尔上将概要描述了他在德国中部的作战计划,并宣称自己在包围和消灭鲁尔区德军部队之后的下一阶段作战目标是与苏军会师,从而将德军切成两半。艾森豪威尔认为实现会师的最佳路径是埃尔福特—莱比锡—德累斯顿一线。他还说当情况允许时,自己将尽快与苏军在雷根斯堡—林茨(Regensburg-Linz)地区实现第二次会师,以防德军在本国南部建立防御据点。

斯大林在第二天以便回复了艾森豪威尔,同意后者所提出苏军和盟军在埃尔福特—莱比锡—德累斯顿,以及雷根斯堡—林茨两个地区实现会师的提议。斯大林还补充道,由于柏林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战略重要性,苏联最高统帅部并不计划在该方向上配置主力部队。他宣布苏军将在5月中下旬重启攻势。

然而说归说、做归做,当时苏联军队已经开始从奥帕瓦北部向维斯瓦河河口推进,部队正在实施急迫得近乎疯狂的重新部署,以发起一场以柏林为主要目标的战役行动。3月31日,在上西里西亚,当乌克兰第1方面军的攻势因上文已述的原因猝然停下时,坦克第4集团军(现已被冠以“近卫”荣誉称号)开始将其部队从方面军序列中抽出,准备向北方的尼斯河进发。当近卫第5集团军从布雷斯劳西部地区往前推进时,原本承担乌克兰第1方面军左翼空中支援任务的空军部队如今也被调往北部。3月30日,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将其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留在了但泽湾,并全力清扫德国第2集团军的残余,主力则迅速调头、开始往奥得河下游推进。

4月3日,斯大林抗议了瑞士会谈的结果,他在给富兰克林·D.罗斯福总统的信中说:“基于他们所掌握的情报,我在部队的同僚们确认了此次谈判的发生,并且与德国人达成了协议。德国西线指挥官阿尔伯特·凯塞琳元帅由此向盎格鲁—美利坚部队敞开防线,任其东进。与此同时,作为交换的是,英国和美国承诺在停战条约上不会过分为难德国。”斯大林补充道 “我现在意识到,盎格鲁—美利坚军队必然拥有某种已经确定的优势……看看,他们居然可以不受抵抗地进入德国的核心腹地。但是,为何要对苏联人隐瞒这些呢?又为何不提前知会一下你们的盟国苏联呢?”

苏军的部署与计划

4月前两个星期里,苏军显然是在朱可夫指挥之下完成了战争期间最快的一次主攻方向转换。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将其右翼边界从波罗的海沿岸收回到施韦特;与此同时,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迅速派出部队进入了由于前者右翼撤出形成的力量真空地区;乌克兰第1方面军则将其主力从中央和左翼转移至右翼。苏军这三个方面军的兵力总计达到250万人,另有坦克6250辆、飞机7500架、火炮和迫击炮41600门、多管火箭发射车3225辆、汽车95383辆。

盟军新近取得的辉煌战果引起了苏军的猜疑。有鉴于此,苏方为兵力部署的调整以及紧随其后的进攻设定了一个最优先的目标:以最快的速度占领德国领土至少是易北河以东地区——即他们原本就会进行军事占领的区域。为实现这个目标,苏军甚至准备无视——虽然实际上本来就不会这样——盟军与德军私下达成妥协(对柏林的占领显然会是协议中的重要部分)的可能性。因为这个可能一旦变成现实,那么苏军便不得不抽出主要力量用以攻击柏林;而原因也很简单,不论这座城市是不是主要战略目标,只要它还没有被收入囊中,苏军就无法夺占、至少是无法迅速夺占易北河以东的广阔占领区。

苏军的进攻计划其实是以下三个方面互相妥协的结果:该计划把集中主力用以实施进攻的目标定为柏林,却给主攻部队规定了最大进攻正面和任务纵深;为尽早发起攻击,它也容忍了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迟滞数天后发起进攻可能带来的问题;它还额外保留了有朝一日能够从左翼突入捷克斯洛伐克的可能。

战争接近尾声,苏军决定夺取柏林

(上图)柏林,1945年4月16日—5月7日

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将其主力——包括近卫坦克第1、第2集团军在内的5个集团军——组成进攻柏林的第一梯队,攻击发起位置为屈斯特林桥头堡。在逼近柏林城外围时,苏军装甲部队将分成南北两个方向,随后绕城而行。北翼的苏军坦克部队将紧贴并掠过城市外围,构成柏林包围圈比较靠近中心的北段,协助友军从南翼迂回包围柏林守军。

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将在施韦特以北渡过奥得河,并向新施特雷利茨展开攻击。该方面军进行此次突击的任务是将德军第3装甲集团军逼往波罗的海海岸,同时掩护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向柏林进军时北翼的安全;然而,由于罗科索夫斯基需要更多时间来完成部署,白俄罗斯第2方面军的行动将至少推迟4天开始,因此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抽调了2个集团军,从费诺夫运河(FinowCanal)以南向费尔贝林发起攻击,以此保障本方面军北翼的安全。该方面军(白俄罗斯第1)还另外抽出了2个集团军——他们将从法兰克福北部的登陆场出发、对勃兰登堡发起攻击,在掩护方面军南翼的同时完成柏林包围圈南段的构筑工作。此外,上述2个集团军还会与乌克兰第1方面军取得联系,在尼斯河下游及奥得河流域共同包围和肃清德军第9集团军与第4装甲集团军的残部。

战争接近尾声,苏军决定夺取柏林

(上图)“喀秋莎”是苏军武库中最令人生畏的一种武器。图中这些车载火箭发射器是1945年4月在柏林近郊拍摄到的

乌克兰第1方面军计划了两次突击行动。其中一次是由近卫坦克第3集团军、近卫坦克第4集团军外加3个步兵集团军进行,他们将在福斯特和慕斯考(Muskau)之间渡过尼斯河,经过施普伦贝格的西部和西北部往前推进;另一次则是由2个集团军从格尔利茨向德累斯顿推进。科涅夫的主要任务是靠近德累斯顿至维滕贝格(Wittenberg)之间的易北河河段,并在上述地区与美军实现会师;而且他有意使部队的机动路线朝西北方向的贝尔齐希(Belzig)偏移,从而有能力在柏林以南地区支援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右翼。

不过乌克兰第1方面军对此目标并不热心,因为这将使他们陷入柏林城下的苦战,无法迅速变更部署抽身南下,经由德累斯顿进攻布拉格。但位于该方面军北翼的坦克集团军确实是一大重要的安全保障和助力,各种不同的计划都会提到安排这些部队急转向北、冲向柏林。整个进攻行动由朱可夫负责协调。在4月初,他已经将自己所辖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指挥权移交给了索科洛夫斯基。

#历史# #战争# #古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