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癌

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癌

2020年4月15~21日,是第26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週,為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對癌症防治工作的決策部署,推動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癌症防治專項行動,提高全社會癌症防控意識,營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圍,紅河州腫瘤醫院(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突出“癌症防治 共同行動”主題,積極行動起來,廣泛開展防癌科普宣傳,提高全社會癌症防治意識和能力,有效遏制癌症帶來的社會危害,切實降低癌症疾病負擔。

健康中國,我們在行動!尤其是2020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一手抓防癌,彰顯出應有的作為與擔當。對此,筆者訪談了該院院長楊連升。

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癌

筆者:楊院長,請你介紹一下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紅河州腫瘤醫院基本情況。

楊連升: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紅河州腫瘤醫院是國家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腫瘤研究所肺癌防治合作中心,雲南省腫瘤臨床醫學中心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分中心,雲南腫瘤綜合治療中心紅河(箇舊)基地,紅河州腫瘤放射治療中心,紅河州腫瘤質量控制中心,紅河州腫瘤影像診斷中心,紅河州職業病治療中心,紅河州癌症中心,紅河州紅十字醫院。系雲南中醫藥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雲南省腫瘤專科聯盟醫院,青島大學附屬醫院腫瘤專科聯盟醫院,紅河州腫瘤專科聯盟醫院主體單位,雲南省抗癌協會常務理事單位,中國-東盟國家醫院合作聯盟首批成員單位,雲南省腫瘤醫院互聯網醫院成員單位。同時,是大理大學、楚雄醫藥高等專科學校的教學醫院;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紅河衛生職業學院實習醫院;雲南省助理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

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癌

今年,醫院已經建院80週年,並於1975年3月9日,在雲南省率先成立腫瘤科。曾承擔和參加原國家衛生部及美國國立癌症研究所對肺癌早診早治的科研工作,《雲錫礦工肺癌病因學研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是迄今為止雲南省醫療衛生單位唯一榮獲的最高級別的國家科技進步獎。曾榮獲“全國衛生先進單位”、“全國衛生文明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我們勵精圖治,不忘初心,奮力前行,致力於將醫院建設成為“立足紅河、面向雲南、輻射東南亞”的現代化腫瘤醫院。

筆者:請問楊院長,可以簡要為大家介紹一下州三院的腫瘤專科特色嗎?

楊連升:眾所周知,癌症是一類嚴重危害群眾健康的慢性病,我國每年新發癌症病例超過350萬,死亡病例超過200萬,防控形勢嚴峻,每65個人當中就有一個罹患癌症,最常見的癌症包括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結直腸癌、食管癌、子宮頸癌、甲狀腺癌等。近年來,肺癌、乳腺癌及結直腸癌等發病呈顯著上升趨勢,肝癌、胃癌及食管癌等發病率仍居高不下。

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癌

為此,緊緊圍繞健康中國行動戰略目標,我院走出了一條特色明顯、優勢突出的專科創新發展之路。據云南省DRGs權威公示,近年來,我院胸外科、乳腺外科、甲狀腺外科、結直腸癌外科、神經外科等5個專業進入前9名,前3個專業全年均保持在雲南省排名前5名內,位居紅河州之首。2019年,醫院收治的腫瘤患者比上年增加3000多人,腫瘤患者出院突破10000人次,佔全院出院患者總數的39.9%,全覆蓋了醫院22個臨床科室。

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癌

站在時代前沿,篤力前行,新的滇南腫瘤醫學中心藍圖已經鋪開,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立足“三甲”新起點,開啟新徵程,依託省腫瘤醫院及紅河州腫瘤臨床分中心,突出腫瘤外科治療成效,細化腫瘤內科分類,完善腫瘤放療手段,豐富腫瘤治療內涵,發揮區域醫療引領作用,實現區域內規範化、同質化的腫瘤診治,致力於把滇南腫瘤醫學中心打造成雲南省第二、國內富有影響力的腫瘤中心。

筆者:談到健康中國行動,紅河州腫瘤醫院如何主動融入和開展工作,楊院長可以為大家作一些更具體的介紹嗎?

楊連升: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健康領域改革發展成就顯著,同時,我國也面臨著工業化、城鎮化、人口老齡化以及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等帶來的新挑戰,需要統籌解決關係人民健康的重大和長遠問題。必須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健康基礎。例如,2020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一手抓防癌,在健康中國行動中,彰顯了應有的作為與擔當。

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癌

2020年3月17日,湖北咸寧市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率先在湖北全省“清零”。我院援助湖北咸寧嘉魚縣的醫療隊隊長黃志兵說:“我們去的時候,迎來一場滿天飛雪,而今,真的開始春回大地!”實現了“打勝仗,零感染”的總體目標。

2020年3月18日下午,雲南援湖北醫療隊首批205名隊員從武漢撤離返回昆明,包括我院援助江漢方艙醫院醫療隊的10名隊員也首批返回。我院援助江漢方艙醫院醫療隊隊長黃錦感受很深:“江漢方艙醫院,在武漢開放的方艙醫院中床位數最多、累計收治患者人數最多、累計出院患者最多,在34天運行時間內,累計收治了輕症患者1848人,於3月9日正式休艙。醫療隊員們從2月4日立春出發,正是為了喚來春回大地!2020年4月6日,我院援助湖北醫療隊的兩批20名隊員全體平安凱旋!

2020年三八節,紅河州文明辦、州婦聯聯合命名200名女性為“最美巾幗奮鬥者”,命名50個女性群體為“最美巾幗奮鬥集體”。我院躋身“最美巾幗奮鬥集體”,15名援助湖北抗疫的醫療女隊員,躋身“最美巾幗奮鬥者”。同時,我院援助湖北醫療隊20名隊員,獲得雲南省衛健委黨組嘉獎。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典型事蹟,也得到全國各級媒體的廣泛關注和報道,迄今為止,央視新聞聯播、光明網、人民網、新華網、學習強國,以及雲南日報、雲南政協報、春城晚報公眾號,雲南廣播電視臺、紅河日報、箇舊融媒矩陣等,發稿200餘篇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與讚譽。

筆者:一手抓抗疫,一手抓防癌,防疫救治兩不誤,患者安全感及獲得感與日俱增。那麼,在防癌抗癌方面,州三院做了哪些工作,楊院長可以介紹一下嗎?

楊連升:醫護在崗,患者放心!先用數字說話吧,僅2020年春節期間,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急診救護車就出診127趟,其中箇舊市區103趟,郊區18趟。而2020年1月以來,我院住院患者不斷增加,截止3月底,腫瘤放療科收治的來自全國全省全州的患者為歷年最多,創了歷史新高。

近兩年來,我院多措並舉,不斷強化學科建設,構建了紅河州腫瘤防治新體系。包括:成立紅河州癌症中心;牽頭成立紅河州腫瘤影像診斷中心,聯合州內各縣市18家醫療衛生機構,成立紅河州腫瘤影像診斷中心分中心,並經雲南省衛生健康委批准,獲得X線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儀(PET/CT)及直線加速器配置許可,成為滇南地區唯一獲此許可的醫院;率先在雲南省內成立健康管理腫瘤篩查中心;成立紅河州醫學會肺癌防治專業委員會;建立紅河州癌症中心腫瘤信息基層登記點152個;積極探索腫瘤診治新療法,成立“全國腫瘤熱療示範基地”;積極開展新技術業務,成功開展了經劍突下入路肺葉切除術、MYC基因斷裂檢測,以及在雲南省率先開展的肌間入路甲狀腺手術等新技術。同時,重點學科建設全面提速,腫瘤科、耳鼻喉科順利通過雲南省衛健委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驗收,腫瘤內科、腫瘤放療科、放射科、睡眠專業獲得院內重點學科、重點專業立項;腫瘤特色專科元素進一步凸顯,並且,“國醫館”開館,為中醫藥抗癌提供了有力支持。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我們可以通過三級預防來進行癌症的防控,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減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損害;二級預防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級預防是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國際先進經驗表明,採取積極預防,如健康教育、控煙限酒、早期篩查等、規範治療等措施,對於降低癌症的發病和死亡具有顯著效果。

筆者:那說到腫瘤的防治,我想了解一下除了以上介紹的傳統的防治方法,州三院有沒有一些特色的防治方法或建議,比如說飲食、心理諮詢疏導等等一些好的方法幫助預防和治療?

楊連升:腫瘤患者的心理疏導與治療也是腫瘤治療中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心理因素是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生活方式癌”的致病因素之一。情緒不穩定、心理不平衡、憂愁、苦悶、悲哀、憤怒、內疚等,被稱為C型心理模式,C是英語中“癌”Cancer的第一字母,即癌式心理(心理狀態)。具有此種心理的人容易生癌。為此,我院開設有腫瘤心理學科門診。重視對癌症病人的心理疏導,對於提高癌症的臨床治療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癌

集結號之後,衝鋒號吹響!我與隊員蘇濤、普傑、李娜、錢玲巧、趙美華、趙莎莎、王穎、趙梅鳳、李婕,於2020年2月11日凌晨1點30分,全體進入武漢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接班上崗。這是我們第一次全陣容上崗。期間,不吃不喝,穿著成人紙尿褲,下班換下防護服時全身已經被汗水溼透,頭暈、噁心、感覺整個人都虛脫,這種“高壓力、低血糖”的工作狀態,我們硬是咬牙堅持下來。每一天,都是滿滿的感動。我記得第一天上崗正值元宵節,收治的是18歲至60歲的輕症患者,他們大都情緒穩定,表現出互相尊重及配合默契。我們為患者送飯時,給他們寫了一張問候的小紙條,祝他們元宵節快樂,一位4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用武漢普通話,連連對我們醫護人員說“謝謝,謝謝你們來到武漢!”這是我有生以來,聽過的最多的謝謝!”這位患者見我們工作繁忙,主動拿起工作區內專用的手機,為醫護人員拍攝了工作鏡頭,當他把手機遞還給我們的時候,這個患者還用一張紙包裹著手機,避免病毒有可能汙染手機又傳染給醫護人員。一個小小的細節,一張薄薄的紙,讓我感受到醫患之間本應該有的深情厚誼。

思思:嗯嗯,紅河音樂人滕鵬,以及紅河衛生職業技術學院的音樂老師萬宇羽、武漢的國家級游泳健將王雅婕等,聆聽和見證了你們英勇戰“疫”的故事,為之創作、演唱、製作了一曲MV《我們來啦》:“一條紅河,血管裡奔騰,每次呼吸,牽掛漫天的櫻花……一場風雪,天地間飄灑,拼命為你,演繹不死的神話。黃鶴飛了,我陪你留下,奔向病魔決戰,讓春暖中華……”除了黃錦隊長江漢方艙醫院這邊,黃志兵隊長所在嘉魚縣人民醫院也一定有很多感人故事……

黃志兵:是的,我最難忘的是2020年2月26日,一個9歲的小女孩,當天下午治癒出院了。這是不幸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一家幾口人,就住在同一個病區,但是不能串門,中間剛好隔著一條走廊,一邊是爺爺和大伯,一邊是奶奶和孫女,只能隔窗相望。然而,小女孩9歲,卻很陽光。其他幾位家人,也都很客氣,無論醫護人員為他們做什麼,都連連說“謝謝!”每次打針,都和醫療隊員說:“放心扎,多扎幾次都不怕!”我們援助嘉魚的醫療隊員們說:“愛真的就在兩邊,中間那條走廊和不知疲倦的醫護人員,就是連接愛的希望所在。”或者說,這就是咫尺天涯,我們每一位醫護人員,都應該把中間那條生命與愛的通道,用希望連接起來!為咫尺天涯的愛,開闢一條通往希望的道路。全民抗疫,其實就是讓我們醫護人員在愛的中間,做這樣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癌

筆者:接下來,請楊院長談談,下一步,州三院將重點開展哪些工作呢?

楊連升:下一步,將充分發揮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作為紅河州癌症中心、紅河州腫瘤放射治療中心、紅河州腫瘤質量控制中心、紅河州腫瘤影像診斷中心、紅河州健康管理腫瘤篩查中心、紅河州職業病治療中心等各個中心的平臺互聯互通和技術支撐作用,從全局和大局上,規劃紅河州癌症防治工作、提出計劃和技術規範。積極會同相關部門開展腫瘤登記、報告與分析,組織紅河州癌症防治技能培訓、技術指導及工作督導,組織開展重點癌症如肺癌、乳腺癌、腸癌的機會性篩查與干預,組織開展癌症規範化診療,組織推廣適宜有效的癌症防治新技術等。要抓緊各中心、尤其是腫瘤影像診斷中心及腫瘤篩查這個關鍵,儘快實現區域內各醫院腫瘤防治工作全面、全方位的互聯互通,讓邊疆基層醫院通過遠程醫療協作平臺,更加方便和快捷地滿足就醫需求,享受高質量、高水平的診療服務,提高腫瘤診段和篩查的覆蓋率。

同時,加快落實省政府建立區域醫療中心工作,推進滇南腫瘤醫學中心建設步伐,儘快建立滇南肺癌診療一體化中心。以“大專科、強綜合、精特色”的醫院發展思路,實現綜合能力強勁、腫瘤專科特色鮮明、腫瘤亞專業學科完備、腫瘤治療手段齊全的新目標,著重提高腫瘤急危重症診治能力,建立起服務覆蓋紅河州全境,輻射周邊地區,延伸省內,影響國內,參與國際的雲南省先進的、區域性腫瘤醫學中心。

並且,進一步發掘和發揮好雲南省腫瘤專科聯盟的優勢,切實加強雲南省腫瘤醫院互聯網醫院的建設,真正融入和構建好雲南省腫瘤防治的新體系,並調整優化健康服務體系,強化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早康復,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同時,推進健康中國建設,要堅持預防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營造綠色安全的健康環境,減少疾病發生。我們將從長遠發展和時代前沿出發,基於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努力把紅河州第三人民醫院建設成為距離邊疆人民和醫學前沿最近的現代化三級甲等腫瘤醫院,為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進人民健康發展,為新時代建設健康中國,作出應有的貢獻。

紅河州腫瘤醫院:一手抓抗疫 一手抓防癌

作者:趙俊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