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曲蘇三起解裡唱的「洪洞縣裡無好人」究竟是什麼意思?

百戲薈


《蘇三起解》是本戲《玉堂春》的一折,在從洪洞縣向太原府起解的過程中,蘇三思想起自己的遭遇,最後抱怨出一句“洪洞縣裡無好人”。

而這種說法可以從蘇三的曲折經歷中可以看出端倪,雖然有失偏頗,但從一個弱女子不幸的遭遇看,也並非空穴來風。蘇三自小被父母因生活所迫買於娼門,因此上對親生父母她是新存怨恨的,其所謂“恨之恨奴的雙父母,他不該將奴家買於娼門”。在青樓他看到的幾乎都是社會的黑暗面,只是在於王璟龍短暫的相處中得到了些許的慰籍,但到最後依然是音信全無。而被財主沈洪會同鴇兒設計將其買走做妾開始,蘇三的命運可以說是一波三折,讓人稀噓。面對蘇三的美貌,皮氏企圖用藥面害死蘇三,卻被沈洪誤食,七竅流血而亡。

由此開始,皮氏約同鄉鄰和地保,將蘇三以謀害親夫的罪名告到洪同縣衙,為了將其做成鐵案,皮氏無所不用其及。“知縣受賄一千兩,合衙得了八百銀”,於是乎大型逼問,屈打成招。反應出了洪洞縣官場的黑暗。

從以上的脈絡可以看出,在蘇三的經歷中,父母的絕情,老鴇子的壓榨,王景龍的杳無音信,沈洪的好色,皮氏的歹毒,洪同縣官吏的貪腐,無不反應出社會的黑暗面,在蘇三的生活經歷中,她所接觸的人以及看到的社會無不給她增加生活的不幸,因此上她脫口而出的“洪洞縣裡無好人”也就順理成章了。


秦腔鬚生


蘇三太偏激了,我們洪洞還是好人多😥😥




蝦皮輝


蘇三說自己遇到的這些事中無好人,並非是全部不是好人。結合全劇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