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族的發展史(39)

1945年,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勝利了,舉國歡慶。

白恩海因為沒有血債,並且幫助過八路軍游擊隊,回到紅嘴鷗村依然做他的鄉紳,免不了以功臣自居,好發宏論,口無遮攔,得罪了不少人。

漢奸楊二明被押解回南山,準備公審,執行死刑。

張友全從嵐縣回到南山,看望兒子兒媳。

當他調查清楚,是張萬全和楊二明,合起夥來,狼狽為奸,共同敲詐勒索了張寬明兩口子,每人五十私分了一百元大洋,不由得怒火中燒,非要張萬全說個清楚。

張萬全百般抵賴,死活不承認,無奈楊二明已經交待,弟兄倆幾乎要對薄公堂。

最後通過白恩海以及眾人調解勸說,方平息了爭端。

但是張敬山卻從此懷恨在心,伺機報復。

張敬蓮看不慣父兄的做法,感覺家裡面戾氣太重,和她二嫂康素梅也互相看不順眼,就明裡暗裡時時、處處維護堂嫂徐閨珍的利益,有時候張寬明出外,就搬過來和堂嫂徐閨珍一起住,和堂嫂成了情投意合,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張敬山有個好朋友叫白如林,是東冶鎮所在的四區地下黨領導人,早就發展張敬山康素梅兩口子成了地下黨,隱蔽的開始工作。

張敬山軟弱無能,毫無主見,一切惟老婆的眼色行事。

康素梅是一個心狠手辣、潑辣大膽的女人,好吃懶做,但頗有姿色,女人們背後都叫她狐狸精,男人們送她外號“妲己”,把個張敬山狐媚的五迷三道,不知道輕重緩急,是非曲直。

不久,張敬山成了貧協會會長,有什麼髒活累活就專門交給張寬明幹,橫挑鼻子豎挑眼,怎麼也幹不對。

並且有什麼出遠差的任務,就交給張寬明幹,好藉機打擊報復。

張寬明是一個非常聰明,又極端忍辱負重的人,他有幾個本事,一個是過目不忘,記憶力驚人,交待的任務都能記得清清楚楚,完成的明明白白,讓張敬山挑不出毛病來,以防借題發揮,借刀殺人。

二是心算能力特別強,什麼東西多少錢一斤,買賣幾斤幾兩,能夠脫口而出,馬上算清楚幾元幾角幾分。

三是語言能力強,到一個地方,用不了幾天,就能說一口地地道道的當地話,交流起來方便,也便於隱瞞身份。

也許是命不該絕,他一副氣喘吁吁,病病歪歪的樣子,人往往對他沒有防備之心,總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

張寬明一走,張敬蓮就把被子搬過來,整天和堂嫂徐閨珍在一起,充當了她這個舉目無親的外鄉人的保護傘。

張友全考慮到這樣長期下來不是辦法,又讓張寬明兩口子回到了嵐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