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胡軍毀了整部影片,愛國情懷能否拯救,這部讓人震撼的黃河絕唱

不知道什麼時候國內影片也開始了音樂劇,說實話這在以往是沒有發生過的事情,對於音樂劇或者舞蹈劇一般性都出現在歐美地區,而幾乎每一部音樂劇、舞蹈劇的口碑又非常不錯,有些音樂劇更是成為了經典影片。

而近期國內竟然有一部音樂劇要上映了,著實驚掉了不少人的下巴。國內可以拍出優質的音樂劇嗎?國內市場適合音樂劇嗎?一時質疑聲不絕於耳。

因胡軍毀了整部影片,愛國情懷能否拯救,這部讓人震撼的黃河絕唱

事實上質疑是沒錯的,畢竟音樂劇在國內算是開了一個先河,想要開闢國內這一類型影片著實不易。春節期間國內第一部硬科幻影片《流浪地球》取得了不錯的成就,那麼是不是這部音樂劇也會成為一部開創先河的影片的呢?

事實上並不能,我這樣斷言並不是對於影片有任何意見,而是這部影片早在4月13日就在北京國際電影節上映過了,取得的口碑簡直一言難盡,在豆瓣的評分也只有6.4分。

因胡軍毀了整部影片,愛國情懷能否拯救,這部讓人震撼的黃河絕唱

當然這些其實我們完全是可以想象到的,但是最開始令我沒想到的是這部影片是由胡軍與源泉主演的音樂劇,實在難以想象胡軍一個硬的不能再硬的人是如何演繹一位音樂家的,顯然強行飾演音樂家並不是什麼明智的選擇。

接下來我們聊一聊影片事故。《音樂家》這部影片主要以二戰時期的大時代為背景,以日軍侵華戰爭為主要導火索講述的戰爭、歷史、音樂片。主角是胡軍飾演的冼星海,冼星海是我國著名音樂家這個我們從小就知道,他曾經為我國寫了不少知名的音樂作品,最著名的莫過於《黃河大合唱》,是一個我們值得尊重與敬佩的愛國音樂家。

因胡軍毀了整部影片,愛國情懷能否拯救,這部讓人震撼的黃河絕唱

然而身披如此多榮譽的音樂家並沒有讓這部影片獲得很好的口碑,反而因為胡軍本身與音樂家的氣質大相徑庭使這部影片泯然眾人。

這部影片主要讚頌人民音樂家在一過他想遭受苦難依舊心繫偉大祖國的安慰。戰爭時期,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隱姓埋名,但一直在找機會回到祖國。而他的《黃河大合唱》也一直鼓舞著遠在延安的艱苦抗戰的人民,激勵了無數的有志青年為國而戰。

因胡軍毀了整部影片,愛國情懷能否拯救,這部讓人震撼的黃河絕唱

在這樣一個時代背景下講述一位為祖國抗爭默默做著貢獻的音樂巨人,在我們看來核心點應該在冼星海身上。觀看了預影版之後才發現影片實際上有“掛羊頭賣狗肉”之嫌,這竟然是一部典型的抗戰片?

你沒聽錯,整部影片實則就是在軍人、農名為主角的抗戰影片的前提下換了一個新角度來看戰爭。所以作為音樂劇這部片是失敗的,當然掛上音樂劇這個頭銜完全是因為冼星海本人,實際上就影片而言更像是一部記錄了在抗戰時期冼星海的故事。

因胡軍毀了整部影片,愛國情懷能否拯救,這部讓人震撼的黃河絕唱

就算這樣,這部影片依舊是失敗的。為什麼這麼說?首先這部影片主旋律就是戰陣,關於冼星海的所有都是圍繞戰陣而寫的。雖然冼星海生於戰爭年代,但是整部劇從頭到位都是炮火無疑不是將冼星海這位音樂大家放在了工、農、兵的立場上。

就影片立場而論,似乎將主角的定位有些偏離了軌道,就差給冼星海拿一把刀然後大喊“衝啊”。

我們都知道從始至終冼星海都是一位音樂人,他為戰爭時期的同胞們寫出了氣勢磅礴的音樂,激勵了艱苦戰鬥人民們的鬥志。但影片中並沒有過多的表述冼星海在音樂方面的成就以及,更多的是“悶裡悶氣”,當然這一點絕大多數都是選胡軍飾演冼星海的問題。

因胡軍毀了整部影片,愛國情懷能否拯救,這部讓人震撼的黃河絕唱

影片雖然不出彩,但是這部影片依舊值得我們所有中國人去觀看,而那一首《黃河大合唱》無論什麼時候唱都能給人以無限的鬥志與力量。這是中國抗戰時期少數的精神支柱,“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

寫出了戰爭的殘酷,也寫出了戰爭時期人民的吶喊與咆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