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單于死亡,王昭君給皇帝寫信請求回家,皇帝對她說:從胡俗

和平是國家和百姓最希望的事,在古代,周邊少數民族由於自身不會耕種,只懂得打獵,一旦到荒年,草原不再肥沃,他們就會跑到中原來搶糧食,這種漁獵為生的少數民族人民戰鬥力強悍,中原人民經常受到他們的欺凌,特別是靠近邊關的百姓更是不堪其擾。為了防禦這些人,中原政權不得不想出更多的方法。如派兵討伐,如築長城防禦等,今天要講的就是古代對付周邊遊牧民族的一種方法。

老單于死亡,王昭君給皇帝寫信請求回家,皇帝對她說:從胡俗

和親,這種方法在我國曆史久遠。最早的和親記載要追溯到周朝,周襄王時期,為了討伐鄭國,襄王和戎狄和親,娶狄女為王后,借戎狄兵馬來對付鄭國。歷史上的和親很多,大部分的和親是屈辱的,歷史上最有名的和親當屬漢朝時的昭君出塞。

老單于死亡,王昭君給皇帝寫信請求回家,皇帝對她說:從胡俗

王昭君本是宮中的宮女,因為得罪了畫師毛延壽,得不到皇帝寵幸的機會,正趕上南匈奴的呼韓邪單于向漢朝求親,王昭君就主動請纓,在皇帝見到王昭君的那一刻,他就後悔了,但君無戲言,只能割愛給呼韓邪單于,王昭君嫁到匈奴後,致力於維護漢朝和匈奴的關係,對雙方的和平是立了大功的。

老單于死亡,王昭君給皇帝寫信請求回家,皇帝對她說:從胡俗

和親多數時是為了維護雙方的和平,但和親的效果是跟國力有關的,漢朝初年,漢高祖劉邦遭遇白登山之圍,從此對匈奴開始採取安撫政策,每年都把宮女當作公主嫁給匈奴的冒頓單于,雖然漢朝表現得很卑微,但匈奴不會可憐你,依舊每年過來擄掠,漢朝嫁過去的女人也沒有地位。到王昭君時則不同,王昭君時期的漢朝國力強盛,匈奴的實力卻比冒頓單于時弱小很多,所以王昭君嫁過去後在匈奴那裡的地位還是很高的。

老單于死亡,王昭君給皇帝寫信請求回家,皇帝對她說:從胡俗

古代和親大致有這麼幾種目的。第一種就是漢朝和匈奴這種的,由弱國嫁女,安撫匈奴,維持短暫的和平,為漢朝休養生息爭取時間;第二種是借兵或者報恩,如周襄王向狄戎借兵,與狄戎和親;第三種是隋唐和突厥的和親,目的是分化少數民族的政權;第四種是交流發展關係,如唐和吐蕃、契丹,歷史上的文成公主就作為和親的公主嫁給了吐蕃的松贊干布;第五種是鞏固關係,如遼國和西夏的聯姻;第六種是滿蒙聯姻,目的是為了政治聯盟。

老單于死亡,王昭君給皇帝寫信請求回家,皇帝對她說:從胡俗

和親對於女子是不公平的,他們作為男性的附屬品,沒有自己選擇的權力,只能被動接受。和親的女子多數也是命運悲慘的,他們背井離鄉,從文明發達的中原嫁到經濟文化落後的邊關,不但生存環境惡劣,生活方式和文化差異懸殊。如王昭君,在呼韓邪單于死後,寫信給漢朝皇帝請求回家,但漢朝皇帝為了維持雙方的良好關係,讓王昭君從胡俗。王昭君不得不嫁給呼韓邪的兒子復株累單于,併為他生下二個女兒。

老單于死亡,王昭君給皇帝寫信請求回家,皇帝對她說:從胡俗

之所以歷朝歷代對和親政策情有獨鍾,是在於他們相信自己人不打自己人。經過和親,雙方的子女都是親戚,大家都是自己人,自然有利於維護和平。當然,和親政策對於各民族的交流自然居功至偉。我們同情和親的女人,但也不得不承認和親確實有些作用的。只不過作用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最關鍵的還是要自己國力強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