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堡垒行动,为何苏军损失坦克6800辆,德军只损失1500辆?

二战堡垒行动,为何苏军损失坦克6800辆,德军只损失1500辆?

二战苏德战争,一些人认为德军不该在1943年7月5日,对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苏军发动堡垒行动。由于这场战役致使德军在东线丢掉了战场主动权。实际情况却是,德军在这场战斗中的坦克损失远比苏军小得多,战后统计显示,苏军坦克损失高达6800辆,而德军只损失了1500辆。那么,苏军坦克损失这么大,难道对后续战场形势没有影响吗?换句话说,苏军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为了从曼施坦因手中夺回战场主动权值吗?我们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

一方面,堡垒行动,德军的损失不仅仅是1500辆坦克,还有36万兵力被歼,东线再难发动新的进攻

库尔斯克战役,双方首次投入参战兵力如下:苏军130万人,20000门火炮、3400辆坦克和2100架飞机;德军90万人,2700辆坦克、10000门火炮、2000架飞机。战斗打响仅两天,到7月9日,双方不断投入预备队,参战兵力和装备火爆登场,苏军总兵力达到264万人,火炮52500门、坦克8200辆,飞机6950架;德军总兵力也达到154万人,16000门火炮、5000辆坦克和5000架飞机。

二战堡垒行动,为何苏军损失坦克6800辆,德军只损失1500辆?

战斗过程其实并不复杂,由于苏军提前掌握了堡垒计划内容,所以在德军准备发动进攻的7月5日凌晨,苏军率先进行了3个小时的炮火准备,等到德军开始进攻,第一阶段德军精心准备的突然袭击就失去意义了。

关键的战斗实际上是两个部分,一部分是7月9日到12日的普罗霍夫卡坦克大战。双方投入坦克多达1500辆,但德军的损失并不大,原因是从7月5日开始发动进攻,到7月9日苏军展开反击,双方一直处于拉锯状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盟军要在西西里登陆,希特勒要调走几个精锐装甲师,客观上影响了德军的排兵布阵。

另一部分是南北两个方向苏军同时展开奥廖尔战役和别尔哥罗德-哈尔科夫战役。北线德军莫德尔集团被歼9万人,损失坦克500辆,苏军伤亡43万人,损失坦克2600辆,把莫德尔向西撵走150公里。南线德军损失15万人,1000多辆坦克。而苏军损失更大一些,伤亡26万人,1900辆坦克损毁。

至8月27日库尔斯克战役结束,德军损失坦克1500多辆,36万人伤亡,7个坦克师被击溃;而苏军损失更大,坦克高达6800辆,是德军的4倍,人员伤亡也达到了86万人,是德军的2.5倍。相比德军损失900架飞机,苏军共有3500架被击落,5244门火炮被摧毁。

二战堡垒行动,为何苏军损失坦克6800辆,德军只损失1500辆?

虽然从数字上看,德军损失要小一些,但对于兵力不足和装备缺乏的德军来说,面临的困难却是越来越大,战线太长和补给不足严重影响了战斗力和士气。

另一方面,堡垒行动,使希特勒抢占乌克兰丰富资源的希望落空,德军在东线的后勤补给越来越困难

1941年6月22日德军闪击苏联以后,巴巴罗萨计划从开始的三路大军齐头并进,到库尔斯克战役准备抢占南线顿涅茨平原资源,这个计划改了又改。德军在两年多的时间内,也一直在莫斯科战役开始前的战线上拉锯。对于希特勒为什么要发动库尔斯克战役,争议也是从这个层面上展开的。

其一,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分水岭的由来。如果说1941年底的莫斯科战役,是德军推迟进攻时间造成气候影响失利的话,那么,1943年夏季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失利,却是希特勒分兵导致的最大失算。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本身是为A集团军群占领高加索打掩护的,结果却从次要战场变成了主要战场,这个锅希特勒必须背。

其二,库尔斯克会战是由曼施坦因哈尔科夫反击战演变而来的。希特勒派曼施坦因到南线指挥,刚开始并没想到他会取得哈尔科夫的大胜,如果曼施坦因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营救保卢斯第6集团军成功,可能就没有了后面的这些麻烦事。但他并没有完成任务,而是中途撤离了战场,在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他再重新占领哈尔科夫的,随之才有苏军撤到库尔斯克突出部一说。所以,该不该去惹突出部的苏军,才是争议的焦点。

二战堡垒行动,为何苏军损失坦克6800辆,德军只损失1500辆?

其三,对于希特勒来说,打与不打都难办。说库尔斯克战役是锅夹生饭,也许有人不认可。德军为了想打赢这场仗下了不少工夫。先是德军内部意见分歧,古德里安等强烈反对,因为装甲不够;后是希特勒嫌前线坦克装甲厚度不够两次推迟进攻时间。实际上,这些都说明德军在1943年在走下坡路,东线战场根本没有打进攻战役的基础。但曼施坦因苦口婆心多次提出建议,认为苏军的装甲主力都在库尔斯克,打一场坦克决战,就能重新获得战场主动权,实际上,这是一场冒险行动。

从这个层面讲,德军以占领苏联乌克兰地区的资源为借口,实际上是想通过堡垒行动把苏军的装甲主力打垮,没想到苏军即使损失了6800辆坦克,后续还有更多的坦克加入战场,因为1943年,苏联的军工生产能力完全恢复了。

再一方面,堡垒行动,不管德军进攻与否,苏军是不会主动撤出突出部的

就曼施坦因指挥南方集团军群来说,他是个合格的指挥官,但建议希特勒对苏军突出部发动全面进攻,这个是否合适就要考虑一下了。从一定程度上讲,没有曼施坦因,德军还没有哪个前线将领敢叫这个号。这是为什么呢?

二战堡垒行动,为何苏军损失坦克6800辆,德军只损失1500辆?

首先,苏德战争爆发以来,希特勒将东线将领换了个遍,唯独曼施坦因堪用而不重用。曼施坦因是人才不假,但希特勒并没有重用他。即使到1943年让他负责南线集团,也是找不出合适的人选了。这是因为,曼施坦因有些聪明过头了,让他制订堡垒计划,也是希特勒把宝押在他头上,在东线作最后的一次赔本买卖。所以,堡垒行动成功,德军在东线就能重振旗鼓,如果失败,账也要算在他的头上,这也是曼施坦因在回忆录中不断甩锅的原因。

其次,德军想消灭突出部的苏军,朱可夫求之不得。这个问题要从战场环境说起,因为斯大林格勒战役以后,苏军在盟军的有力支援下,加上苏联国内的工业生产水平,无论是兵员补给还是装备制造,都有了质的提高。到1943年夏季,苏军除了独立的机械化师和坦克军外,还新组建了5个集机械化军和坦克军为一体的装甲集团军,同时还专门组建了18个重型坦克团。到7月份,苏军作战兵力达到660万人,105000门火炮,22000台火箭炮发射架,10000多辆坦克和10300架飞机。

对于德军调集全部装甲主力和东线主要兵力来说,苏军除去投入库尔斯克战场的兵力和装备,后面还有预备队可用,况且工厂里还在源源不断的生产。

二战堡垒行动,为何苏军损失坦克6800辆,德军只损失1500辆?

第三,整个二战战场环境对苏军有利。库尔斯克战役打了7天,希特勒就终止了堡垒行动计划,这让曼施坦因好生郁闷,准备了几个月的进攻,就这么让盟军西西里登陆给毁了,所以他才单方面要求在南线继续与苏军作战。实际上,在北线莫德尔向西已经撤退,希特勒又下令停止行动的情况下,曼施坦因应该收手,但他固执要继续进攻,虽然大量消耗了苏军的兵力和坦克,却也杀敌3000自伤800,对于兵力严重不足的德军来说,这是得不偿失的。

综上:库尔斯克战役,苏军虽然损失比德军大,但还是值得的。一方面,相比之前的战场损失,苏德之比有时高达10比1,甚至德军完胜;另一方面,苏军有强大的国防潜力补充,打完了可以重建,而德军却不能。堡垒行动,最终使德军丧失战场主动权;更重要的是,德军的装甲打击再也对苏军构不成重大威胁。

更多资讯请关注岛主说事,喜欢本文的读者请点赞、收藏和分享一下吧!

参考资料:《二战全史》《库尔斯克战役》《朱可夫:回忆与思考》

精彩推荐:二战苏德战争,为何多线作战严重影响了战斗力,一口难吃个胖子

二战姆岑斯克伏击战,1个旅阻击2个师,苏军8天歼敌坦克133辆

二战德米扬斯克包围战,苏军2倍优势为何没围住?德军飞机不当数

二战莫斯科战役后,苏军为何向西反攻受阻?作战半径只有200公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