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名“之”字的趣聞,與道教有很大關係

本文摘自濟源市陽臺宮公眾號,版權歸其所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人,圖文無關,轉載旨在弘揚道教新風,歡迎關注該公眾號,如拒絕轉載請聯繫本人,將即刻刪除。

古人講究避諱。尤其是避尊者的諱,避長者的諱,即兒女子孫不能使用尊長、父親以及祖宗的名諱,要換一個字代替。如宋太祖趙匡胤稱帝之後,其弟趙匡義就為了避皇帝的名諱,將自己的名改為“趙光義”。

古人取名“之”字的趣聞,與道教有很大關係

王羲之

但是在魏晉南北朝時期,有一種特殊的不避諱現象。如以書法家之名聞世的王羲之,其父子兄弟名中裡都有個“之”,那麼他們為什麼不避諱呢?王羲之的七個兒子,每一個名字裡都有一個“之”字,依次是:王玄之、王凝之、王煥之、王肅之、王徽之、王操之、王獻之。另外,“之”字並非是王氏家族的字輩,也就是說,這些名字帶“之”的王氏家族成員並不是同一輩人,他們彼此之間可能是兄弟,也可能是父子、爺孫,甚至隔著好幾代。

按照中國古代“避諱”的傳統。爺孫、父子名字中有一個字相同,實在不可思議。不過,在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名中帶“之”字的,其實大有人在,不僅僅侷限於王氏家族。比如南朝名將陳慶之、著名數學家祖沖之、著名畫家顧愷之、道教名士寇謙之;六朝大族沈氏家族的沈攸之、沈演之、沈慶之;司馬皇族的司馬尚之、司馬恢之、司馬允之、司馬休之、司馬楚之、司馬景之;《三國志》的註解者、南朝史學家裴松之;東晉的名將劉牢之等等。

古人取名“之”字的趣聞,與道教有很大關係

那為什麼這一段歷史時期,人們起名的時候總喜歡在最後面加一個“之”字呢?民國學者陳寅恪先生在論文《崔浩與寇謙之》(《金明館叢稿初編》三聯書店2001年版)指出,《魏書》中有“世祖時,道士寇謙之”的記載,而在《北史》中則將“寇謙之”稱為“寇謙”,《北史》中是否少了一個“之”字呢?

陳寅恪認為,“實非脫漏”,六朝天師道信徒“之”字為名者甚多,“之”在名中,是代表其道教信仰。也就是說,“之”用在名字中,代表得是道教信仰,代表這個人是道教徒。王羲之家族那麼多名字裡帶個“之”字的人,則都是信奉“天師道”的道教徒。

“天師道”俗稱“五斗米道”,是道教早期流派之一,兩晉南北朝人名中的“之”字,其實代表的是信仰,是道教徒的身份標誌,也就不犯諱了。

◎本文轉載自《玄門道語》第二十九期,圖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