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前段時間與幾位好友去南京遊玩時,恰好路過鐘山風景區中的蔣陵(

孫權之墓),在那裡短暫休息時,我們一行人聊起了三國曆史。當時有位體制內的朋友嘆息道,東吳坐擁長江天險,進可攻,退可守,但吳主孫權卻“不思進取”,只求“閉國自守”,從而喪失了爭奪天下的機會,實在是有負大帝(孫權諡號為大皇帝)之名。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起初筆者並不打算反駁他,因為這確實是當下的主流思想。但回到家中後筆者輾轉反側,還是覺得有必要向大家澄清一下,那就是我們經常提到的孫權“不思進取”及“閉國自守”等話題,其實都是《三國演義》這本小說所帶給我們的錯覺。正史中的孫權雖然不敢說是英明神武,但這進取之心與開拓之心是絕對存在的。

下面筆者會舉三個例子,也希望通過這三個例子來改變一下千百年來,我們對孫權孫大帝(開發江南第一人)的誤解。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第一個,四徵江夏,四徵合肥

江夏在古代隸屬荊州,三國時期魏吳兩國皆設江夏郡,其中吳國的江夏郡內含四縣(省襄、鍾武、平春和南新市)。江夏郡上接長江下接漢江,自古以來皆為兵家必爭之地,因此孫氏三代都曾到此,力求掌控此地。東漢末年,荊州太守劉表令麾下大將黃祖鎮守荊州,而黃祖也不負眾望​,先後擊敗了孫堅及孫策,為劉表守住了這荊州最為險要之地。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孫策遇襲身亡,孫權在短暫的混亂後正式繼承江東基業並穩定了內部局勢。同時,孫權將自己繼位後的第一道目光就投向了江夏,而此時鎮守江夏的依然是大將黃祖。

建安八年,孫權首次征討江夏,但因為當時劉表健在且江夏兵馬糧草充足,因此孫權無功而返。

建安九年,孫權經過短暫的修養後再次征討江夏,但依然被黃祖堅持奉行的守土防禦戰略所擊敗。

建安十二年,孫權又一次令周瑜親自領兵攻打江夏,但因為周瑜得到了一份假情報,誤以為黃祖兵馬糧草不足,因而大舉進攻,結果自不用說,周瑜在損兵折將後不得不退回江東。

建安十三年,孫權親征江夏,這一戰孫權帶上所有的家當,而且下定決心必須拿下江夏。此戰進行了兩天兩夜,最終黃祖不敵孫權而敗退。可惜的是,不僅他自己在逃跑的途中被殺,就連江夏也被孫權佔領。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合肥在古代隸屬揚州,因為合肥是南京的門戶,佔據合肥即可虎視南京,因此東吳政權對於合肥是勢在必得。但可惜的是曹魏也知道合肥的重要性,因此無論是曹操還是曹丕與曹叡,都對合肥十分看重,後面的曹叡甚至曾親自帶兵前往合肥助陣。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建安十三年,孫權為協助周瑜攻打南郡,便親自領兵攻打合肥,可惜圍城數月依然無法攻克,後面曹魏援兵趕到,只能敗退。

建安二十年,孫權又一次圍攻合肥,但魏將張遼以800勇士便在逍遙津打散了孫權十萬大軍,最後更是憑藉堅城固守,因此孫權又一次無功而返。

青龍元年(223年,曹叡國號),孫權再次出兵圍攻合肥,但因為這次曹魏已經在合肥建造了新城,而且守將滿寵也提前做好了埋伏,所以孫權再次失敗而歸。

青龍二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同時邀請孫權一同出兵,孫權同意。這次孫權發兵十萬,且兵分三路攻向合肥。此戰因為孫權勢大且曹魏兩面受敵,因此魏明帝曹叡親率援兵南下,經過數日激戰孫權又一次兵敗。

這裡筆者要指出,孫權四徵合肥雖然都失敗了,但這只是戰略上的。別的我們或許不能確定,但如果孫權真的沒有進取之心,那他又為何要發這起四次合肥之戰呢?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第二個,固守江東,以觀天下

史料《三國志·孫策傳》記載:

呼權佩以印綬,謂曰:“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卿不如我;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我不知卿。”

史料《三國志·魯肅傳》記載:

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

史料《三國志·呂蒙傳》記載:

徐土守兵,聞不足言,往自可克。然地勢陸通,驍騎所騁,至尊今日得徐州,操後旬必來爭,雖以七八萬人守之,猶當懷憂。不如取羽,全據長江,形勢益張。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這三句話都出自吳國的真正核心,也就是說,這三個人的思想基本就代表了大半個江東的思想。

我們一句一句的分析,先說孫策的。從字面意思看,孫策是說我適合征戰天下,你適合固守江東。但換個思路,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在孫策看來,衝鋒陷陣開疆拓土之類的事情他已經做完了,剩下的任用賢能穩固疆土之類的事情就交給你(孫權)了。如果在深一層,我們同樣可以理解為,孫策將東吳交到孫權手中時,東吳的國策就已經從積極進取切換成了觀望固守。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再說魯肅的。同樣從字面意思來看,魯肅是說漢室已經不能復興了,曹操也已經不能消滅了,為了你(孫權剛接手東吳基業時被漢獻帝封為討虜將軍)著想,只能以江東為立足之地,然後再觀望天下態勢。同樣換個思路,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曹操篡漢已經難以避免,我們既然打不過他,不如先掌控整個江東(孫權剛剛即位時,前有外姓叛亂,內有宗室不軌),然後以此為立足根本,再圖謀天下。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最後說呂蒙的。依然是從字面意思來看,徐州(當時孫權想要發兵徐州)守軍不足掛齒,如果我們願意隨時都可以佔領它。但徐州地勢平坦,適合大軍馳騁,而且我們如果今日佔領徐州以圖中原,那麼後面必然會和曹操有直接接觸。與其將七八萬人用來防守徐州,不如用他們來攻取關羽駐守的荊州,到時候我們佔據整個長江,形勢就是一片大好。依然是換個思路,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與其北上與曹操爭雄於中原,不如南下消滅關羽而佔據整個南方,屆時我們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分析完這三段話不難看出,當時東吳內部其實是不願意北上爭鋒的,如果孫策還在或許能力壓群雄,因為東吳本身就是他一人打下來的。但問題在於,當時的東吳繼承人是孫權,是一個年僅19歲且毫無根基的“官二代”。所以,就算是孫權有天大的理想,他也得先明白現實,因為再豐滿的理想也得有現實做支撐。因此,孫權雖然有北上爭鋒的雄心,但礙於殘酷的現實,他不得不先處理好當前的種種現實問題,然後才能著手實現自己的雄心壯志。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第三個,內部空虛,有心無力

仔細翻看孫權的發展史與整個東吳的發展史,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那就是孫權繼位後的中期與後期,一直在不斷地聯繫海外各國及其他割據勢力(最遠時甚至到了遼東和南洋),而且東吳中後期的所有將軍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戰績,那就是拼命的攻打山越(古越國後代)。

這裡說個小故事,那就是孫權死後曾讓諸葛恪(諸葛瑾之子)擔任首席輔政大臣,而當時諸葛格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戰績就是三年收服數十萬山越百姓,並挑選四萬青壯年編為新軍。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言歸正傳,魏蜀吳三國如果單從勢力分佈及勢力大小上看,東吳可能與曹魏等同且略強於蜀漢。但事實上,孫權繼位的初期,東吳完全是一副“爛攤子”,就文獻中能找到的叛亂記載就多達六處,如廬江太守李術,廬陵太守孫輔(孫堅長兄次子),定武中郎將孫暠(hào,孫堅之弟長子),丹陽諸縣的媯(guī)覽和戴員、豫章、會稽之地的世家大族及山越部眾等。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因此,在孫權繼位的初期,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來討論北上爭鋒的事情。

另外,孫權繼位時的南方與後世宋明清時期的南方根本不能同日而語,就當時來說,南方是一個非常貧窮且落後的地方。最為關鍵的是,因為貧窮與落後,所以江南的百姓大多聚集在州縣附近(如果不聚集的話就會時長被山越所騷擾),這就導致人口居住的十分密集,而如此一來大片大片的耕地就必然淪為荒地。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孫權繼位後大力發展民生,其本人也帶頭崇尚簡樸,但在發展農業的時候孫權又碰到了一個難題,那就是人口不足,原因是南方貧窮所以北方很少會有人遷移過來(除非是躲避戰亂)。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孫權的整個中後期幾乎都在大力地尋找人口及開拓更加適宜居住和生活的地方。這裡筆者提到一點,我國古代最早與臺灣(當時叫夷州)有往來的就是孫權建立的,而且最早通過海路與南洋諸國建立聯繫的,也是孫權(不過孫權的目的是為了掠奪人口和尋找財務而已)。

孫權為何不派軍北上爭鋒,而要偏居江南一隅?

文章到這裡就快結束了,但筆者再提一點,就是當下大多數人都以為孫吳政權的首都是南京。誠然,這的確是一個。但事實上,孫權最早稱帝且定都的地方是鄂州,而鄂州位於九州要道且為三國交匯之地。如果細論的話,孫權定都鄂州,比後世朱棣定都北京還要危險。借用一句古話,當時孫權所想的,恐怕是“禦敵於國門之外”!

最後,孫權之所以不派軍北上而偏居一隅,不是說他沒有進取之心及開拓之心,而是實在受限於地理位置的困擾和殘酷現實的打擊,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心有餘而力不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