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音總比可怕的寂靜好”,意大利在興奮與焦慮中“解封”

一輛輛小汽車從停車位裡蠕動而行;晨跑愛好者們繫好鞋帶推門而出;餐館和麵包房的百葉窗高高捲起,儘管只是為了外賣……“美麗的羅馬(Bella Roma)!”現年52歲的鞋匠馬可·切奇(Marco Cecchi)邊走邊叫好,他的喊聲在一幢幢公寓樓間迴響。


這是5月4日早晨6時50分的羅馬街頭。當天,意大利放鬆了持續近兩個月的嚴格封鎖,製造、建築和批發等行業開始復工,公園重新開放,約440萬人重返工作崗位。

有評論稱,這個國家既興奮又焦慮,慢慢恢復了生機。也有觀點認為,這是一場實驗,正在歐洲多國和美國的一些州展開,題目是如何在健康風險與經濟風險之間找到平衡。

忙碌的羅馬回來了

對於無數意大利人來說,剛剛過去的週一就像颶風過後的第一個晴天。

“我早上5點半就醒了。”瑪麗亞·安託尼埃塔·加盧佐(Maria Antonietta Galluzzo)告訴路透社,她是一位祖母,帶著三歲的孫子在羅馬波格賽別墅公園(Villa Borghese)散步,這是八週以來他們第一次見面。

“最令我心動的是清新的空氣。”居住在意大利中部翁布里亞區奧爾維耶託城的麗娜·桑迪(Rina Sondhi)4日對《衛報》說,“我真的沒出過家門。我感覺自己自由了。”

作為疫情“震中”之一,意大利人經歷了歐洲最嚴格的封鎖。1月31日,意政府宣佈實施緊急狀態。3月10日,意大利進入全國“封城”,並兩度延長至5月3日。3月22日,總理孔特下令關閉所有非必要的工廠。5天后,意大利單日死亡人數創下969人的最高紀錄。

直到4月14日,意大利政府出臺了極為有限的放鬆措施,允許書店、乾洗店、文具店等低風險零售店重新開業。5月4日起,意大利抗疫行動終於走出“封城”階段,進入“抗疫和恢復經濟並行”的第二階段:製造、建築和批發等行業約440萬員工重返工作崗位,約佔意大利勞動力的五分之一。“這是我們必須用信任與責任書寫的新篇章。”孔特4日對意大利民眾說。

與此同時,意大利各地的出行限制逐步解除。在羅馬、米蘭、那不勒斯等大城市,早高峰時段重現車水馬龍;羅馬錢皮諾機場和佛羅倫薩佩雷托拉機場恢復運營;城際高速列車允許接納有工作等正當理由的乘客。在疫情“震中”倫巴第地區,列車運營公司Trenord表示,早高峰通勤流量約為疫情暴發前的30%。

人們忽然發現,喧鬧的意大利彷彿又回來了。4日,敲敲打打和鑽孔的聲音在羅馬各處迴盪,一群人在萬神廟前用塑料杯喝意式濃縮咖啡。最大公園——多里亞潘菲利別墅公園(Villa Doria Pamphili)恢復了往日的忙碌,當地居民開始慢跑、遛狗和練太極。“我們現在能聽到更多噪音了,”羅馬一家雜貨店老闆丹妮拉對法新社說,“這總比可怕的寂靜要好。”

不過,意大利的“解封”仍是漸進式的。

儘管面向出口的工廠和建築工地獲准復工,但酒吧、餐館只可以提供外賣,要到6月1日才會全面開放;儘管人們可以出於有限原因、攜帶證明文件,進行跨城市探親旅行,但原則是不能跨省,也不能拜訪朋友;儘管公園重新開放,但不能進行團隊運動、娛樂活動或日光浴;葬禮儀式恢復,但最多隻能15人參加;博物館和圖書館將在5月18日恢復營業;理髮店和健身房將從6月1日起重新開張;學校則要到9月才會復課。宗教場所、電影院、劇院和夜總會暫無復業時間表。

“我們必須保持謹慎,但這是巨大的進步,我只希望一切順利。”在奧爾維耶託市Caffe Barrique酒吧工作的賈斯卡蘭·辛格(Jaskaran Singh)說。

沒有慶祝的氣氛

4日,意大利並沒有慶祝的氣氛。意大利人對未知的生活抱有熱切期待,也有毫不掩飾的恐懼。美國國家公共電臺稱,很多人仍然焦慮,因為“解封”將把更多責任放在個人身上。

“我們既高興又害怕。”現年40歲、三個孩子的父親斯特凡諾·米蘭諾(Stefano Milano)說,“能再次無憂無慮地跑步,能讓我兒子邀請小表弟來吹生日蠟燭,能看到我們的父母,這是巨大的幸福。但我們也很擔心,因為他們年事已高,屬於高風險人群。”

多家外媒和分析人士指出,數以百萬計的意大利人擔心疫情危機持續、經濟收入中斷,他們要拿什麼來支付未來幾周甚至幾個月的個人賬單和業務開支?

首先,儘管過去一個多月意大利感染率穩步下降、已度過第一波疫情高峰,但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揮之不去,擔心疫情回潮。

截至5月4日,意大利累計確診病例超過21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9萬例。目前,每天新增病例仍超過1000例,表明病毒仍在傳播,尤其在北部地區。因此,很難保證感染人數不會在“解封”後再次上升,從而導致意大利部分地區或整個國家再次封鎖。一旦那樣,意大利緊繃的承受力將被拉至極限。

“回來的感覺很好,但世界已經完全變了。”羅馬後街小巷一家餐飲店老闆詹盧卡·馬丁奇(Gianluca Martucci)說,“我擔心我們可能開始得太早了……我不知道這個國家能否挺過第二波浪潮。”

其次,除疫情風險外,意大利人還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

4日,羅馬一家服裝店老闆範妮·馬特拉(Fanny Mattera)到店裡進行消毒和清潔,儘管她還要再過兩週才能開門營業。她說,她目前積壓價值2萬歐元的商品,她懷疑自己能否以全價售出。羅馬一家咖啡吧老闆保羅·索爾達尼(Paolo Soldani)說,這場“經濟地震”已讓一些地區成為“廢墟”。

意大利去年是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20年意大利GDP將萎縮9.1%;意大利聯合信貸銀行則給出下降15%的預測。意大利經濟部認為,2020年公共赤字將從2.2%上升到10.4%,公共債務與GDP的佔比將從疫情前的135.2%上升到155.7%,失業率將達到11.6%。另外,1000萬意大利人(佔成年人口總數的五分之一)將陷入貧困,無法支付基本的食品、藥品和住房開支。更具諷刺意味的是,法新社指出,意大利南部地區預計將受到比疫情“震中”、北部工業地區更為沉重的經濟打擊。

從這個角度看,“解封”不僅意味著意大利6000萬人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善,隨著法拉利、菲亞特—克萊斯勒等以出口為導向的知名品牌重新開張營業,將為意大利經濟帶來急需的提振作用。

一場大型實驗

《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等外媒指出,“解封”也是一場大型實驗,在歐洲和美國的一些州都在進行。這些政府和他們的民眾正在做出的決定——如何重啟經濟,如何平衡經濟風險和健康風險——不僅關乎本國未來,可能也會影響其他國家如何前進。

圍繞何時“解封”、如何“解封”,意大利國內意見不一。

一來,許多企業對政府“解封”步伐緩慢感到不滿;而另一些人認為,過早重啟比等待更危險。二來,意大利政府分為兩派,一派主張按照科學建議採取極端謹慎的態度;另一派則希望加快重啟。三來,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間的摩擦日益加大。由於意大利政治體制高度分散,全國20個地區可以自行制定相關規則,“解封”行動變得異常複雜。儘管大部分地區的餐館要到幾周後才能恢復堂食;但南部卡拉布里亞地區已開始啟動戶外餐桌服務;熱那亞周圍的利古里亞地區正考慮允許一小群人出海航行並重新開放海灘。

作為歐元區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可能為其他遭受重創的國家如何把握經濟重啟的時機提供線索。”《華爾街日報》稱。

一些觀察人士則擔心,意大利政府可能遭遇新的危機,孔特真正的難題可能才剛剛開始。不管抗疫第二階段如何成功地在公眾健康和經濟重啟之間取得平衡,他總有一天會面臨一場清算,會發現自己將是“替罪羊”。英國索爾福德大學政治學教授馬丁·J·布爾(Martin J Bull)說,外界的批評將使孔特處境脆弱。因為他是一名獨立的技術官僚,政客們會很快拋棄一個沒有政黨的人。儘管由於“聚旗效應”,孔特的人氣一度迅速攀升。但4月底進行的民調顯示,孔特的光環正在慢慢褪去。

法新社稱,所有這些不確定性會讓這個國家承受心理壓力。意大利皮耶波利(Piepoli)研究所一項民調顯示,62%的意大利人認為他們需要心理上的支持來應對“後封鎖時代”的世界。

“病毒之夜仍在繼續。”意大利社會學家伊爾沃·迪亞曼蒂(Ilvo Diamanti)在《共和國報》上寫道,“很難看到地平線上的亮光。如果有什麼區別的話,那就是我們已習慣在黑暗中前進。”

(編輯郵箱:[email protected]

欄目主編:楊立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