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卧虎藏龙,体味经典

鉴卧虎藏龙,体味经典

一代芳华,奥斯卡得主“卧虎藏龙”


这部武侠电影并不像我们所想的打打杀杀,没有一般武侠片的那种笑傲江湖的豪气,取而代之的是寻找江湖人文内涵的一种深沉思索与含蓄。影片直逼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其深刻的一点:即对个体人的压抑与约束,同时展示了东方社会规范的强力作用和存在必要、以及他与人性的矛盾碰撞和最终的悲剧调和。​

这是一段复杂的江湖恩.....,一代大侠李慕白有退出江湖之意,托付红颜知己俞秀莲将自己的青冥剑带到京城,作为礼物送给贝勒爷收藏。这把有四百年历史的古剑伤人无数,李慕白希望如此重大决断能够表明他离开江湖恩怨的决心。谁知当天夜里宝剑就被人盗走,有人看见一个蒙面人消失在九门提督玉大人府内。九门提督主管京城治安,玉大人刚从新疆调来赴任,贝勒爷即不相信玉大人与此有关,也不能轻举妄动以免影响大局。

俞秀莲为了不将事情复杂化一直在暗中查访宝剑下落,并且对前来京城的李慕白隐瞒消息,只想用旁敲侧击的方法迫使蒙面人归还宝剑。不过俞秀莲的良苦用心落空,蒙面人真的归还宝剑时,不可避免地跟李慕白有了一次正面的交锋。

从叙事表层功能看呢,电影主线主要通过江湖正义之士李慕白与邪恶代表碧眼狐狸之间的争斗,表达了中国文化所追求的忠奸对立,邪不压正的武侠精神。

武侠精神简单说是武术伦理的外在表现,武侠伦理大到保家卫国,小到锄强扶弱、济困扶危。具体说是通过侠士独立人格、个体尊严,实现保家卫国,锄强扶弱、济困扶危。

武侠精神在本片中的表现英雄色彩、高尚情操、博大胸襟就影片本身来看,这种英雄色彩和高尚情操表现为李慕白和俞秀莲代表的正义一方与碧眼狐狸代表的邪恶势力的较量。

李慕白本以退隐江湖,却因闭关寻心静而心不能静,故而重出江湖,巧遇碧眼狐猩,于是舍私情,除奸佞,尽显英雄本色。

对俞秀莲虽一往情深,但碍于理法,终难好事成双,情操高尚。就收服玉娇龙来说,明知其施恶,但为武侠精神有传,仍颇费心机拼力制服。表现出武侠精神所具有的宽厚待人的胸襟,博大精深的气度。

上述为主线,下列是副线:

一是两对爱情,李慕白和俞秀莲压抑情感、恪守侠道的东方节制型爱情一-内敛。玉娇龙和罗小虎离经叛道、狂野不羁的肌肤之亲式的西方女权主义-张扬,两个传统与现代两个道德主题互为吟唱。

二是盗剑、寻剑与夺剑较量。是一种两面都有刃,顶端尖锐的可以用来刺击和砍杀的武器。

剑的特点:是刚柔相济、吞吐自如,飘洒轻快,矫健优美。

在中国古代,剑被称作“百刃之君”,乃短兵之祖,因其携之轻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历朝王公帝候,文士侠客,商贾庶民,莫不以持之为荣。因此剑是贵族的。

再者有更深层次的结构。

1、欲望与秩序的较量。本片名为卧虎藏龙,虎与龙代表什么?

虎:百兽之王。象征秩序。卧:一种安全感,权威感,是对既有秩序的看护,卧虎:它强调普天之下莫非王王,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优越感。

龙:虚拟动物。代表玄妙的道,潜伏的欲望,世界中尚不被我们理解的事物,等等。就李安给我们呈现的镜像世界营造出来的意境来看,这个龙理解为欲望更加的确切。

藏:看不见的意思。

藏龙:现实世界曝晒在阳光之下,看起来是在遵从着光明正大的原则,在井然有序的进行,可是那些隐藏在我们行为动机下面的欲望,那条可怕或者原始有力并且神秘的龙,却始终也在发挥着其不可忽视的效用。

镜像世界中龙的表现:

李慕白的心中有条龙,这条龙就是他对于玉蛟龙的制服与情欲。

玉蛟龙心中的龙是对于现行世界权威的轻蔑。俞秀莲心中的龙是对于李慕白的爱。

碧眼狐狸心中的龙是对于江湖秩序的重新建立。藏龙,是种植在我们体内的一切欲望,一切阴暗但是不可忽视的非理性的动机,使得这部片子具有了我们始料未及的联想空间。

2、剑与心的较量

本片讲述一个盗剑、寻剑与夺剑的故事同时,又在讲述一个修心、爱心与伤心的故事。就剑术来看:李慕白修炼武当绝学玄牝剑法。

玄牝出《老子六章》:“谷神不死, 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具体所指其说非一,有天与地、鼻与口、上与下、父精与母血和肾、元神、黄庭中丹田、心之左右二窍等诸说。又有认为即玄关一窍,《悟真直指》 :“谷神之动静,即玄牝之门也。这个门在人身为四大不着之处,天地之正中,虚悬一穴,开阖有时,动静自然,号之日玄关窍,又号之日众妙之门。

李慕白以道家哲学为本,偏重防守,讲究后发制人,以静制动。而收服玉娇龙的过程则以皈依正统武当剑道为宗旨,用武打动作启示她练武与修心的道理,引导她通过修炼武德体会静中制动”的武术境界。

李慕白以道家哲学为本,讲究以攻心为上策的制胜策略与其他武侠以暴制暴的武打况技截然不同。


鉴卧虎藏龙,体味经典


从声画世界来看:

画面:大漠黄沙、徽州民居、京城大院、竹海清风,它还有玄牝剑法、马贼骑术、摔跤角力、凌波微步,我们看着不新鲜,但那绝对是“东洋景”,体现华夏文明的魅力。武打的精彩绝伦(轻工对打、竹林翻飞)展示中国武林技艺。

音乐:缥缈幽怨古典蕴藉--《卧虎藏龙》协奏曲‘’6个乐章的《卧虎藏龙》协奏曲,更像篇分为6个块面的散文诗。

这部作品的旋律厚实抒情,既有抒发内心的情感世界,又展现出自然与人的交融,具有强烈的民族感。

尤其是章子怡在闺房里“书法吟苦”和周润发在大院中“练功消愁”两段乐章,人物的情感在旋律中欲隐欲现,含蓄地借笔、借剑来咏志、抒情。

而最后章子怡在山崖独木桥上惊天动地的纵身一跃,却用淡淡的、悠悠的音乐来营造出缥缈的、幽怨的氛围和心境,让主题旋律再次十分感伤地萦绕在听众们的耳畔,意蕴之美在心头挥之不去。


本片通过中华武侠精神展示,表达了人们渴望正义,祛除邪恶的美好愿望;通过两对不同爱情的渲染,表达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两难境遇;通过卧虎藏龙片名的隐喻,表达欲望与秩序的对垒。通过寻剑与救心的展示,写出重建道德与文化的可能,总之影片以东方的内容,西方的讲述,表达出对两种文化价值深深的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