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提出退出的P2P平臺有哪些點需要我們注意?存在哪些陷阱?

提到P2P平臺清盤,大家似乎已經見怪不怪了,據一位出借人介紹,他投資的6個P2P平臺裡,有5個P2P平臺選擇了在2018年末清盤,但是清盤公告內容幾乎是一樣的,“套路”也是如出一轍,到目前為止都沒有能拿到錢。

主動提出退出的P2P平臺有哪些點需要我們注意?存在哪些陷阱?

在實際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平臺清盤存在很多陷阱,這些陷阱讓出借人很無奈。那麼這裡面都有哪些陷阱呢?

陷阱一:制定一定為期幾年的分期兌付方案,實際上是拖延術

我們發現,從2018年底開始,跑路的平臺相對要少一些了,更多的是平臺主動宣佈清盤,而且他們一般會出一個為期幾年的分期兌付方案,這個期限有的是兩年、三年,有的甚至達到了七年之久,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很多平臺的本意並不是心甘情願想要及時兌付出借人的錢,而是採用的拖延戰術。

主動提出退出的P2P平臺有哪些點需要我們注意?存在哪些陷阱?

陷阱二:折讓對債權進行回購

我們發現,很多平臺都開通了折價債轉的功能,我們不得不說,有一部分平臺的債轉方案確實是出借人之間在操作,但是也有一些平臺藉此機會進行低價收債,很多時候出借人也只能“割肉”進行債轉,原來10000元的債權只能5000元轉出,有的甚至只能1000-2000元轉出,前前後後損失50%-90%的錢,有的公司更是“有手段”,請專業的回購債權的公司進行收債,開出的價格低的驚人。

很多出借人都表示,他們發現很多自稱收債的公司在急著找P2P平臺的老闆進行合作,他們表示公司能滿足的一些要求,並開出了相應的條件。

其實不管怎麼樣,最終損失的都是平臺的出借人,有的甚至是血本無歸。

主動提出退出的P2P平臺有哪些點需要我們注意?存在哪些陷阱?

陷阱三:以搬遷為幌子,拖延時間

在實際過程中我們還發現,一部分平臺會突然進行搬遷,一般來說會從一二線城市搬遷到一些偏僻的城市,然後會發布相應的公告要求出借人去現場進行兌付,實際上真能兌付嗎?很多出借人表示這個只是拖延時間的伎倆,到現場後這些平臺也不會進行兌付,出借人還損失了路費,還有時間成本。

主動提出退出的P2P平臺有哪些點需要我們注意?存在哪些陷阱?

除了上面的陷阱外,還有其他的陷阱,比如一些平臺想盡辦法一次次降低出借人的心理預期,最終的目的就是儘量少兌付出借人錢,有的甚至是一分錢都不想兌付。

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主動提出退出的P2P平臺不見得都是誠心退出的,這裡面有很多陷阱需要大家注意!作為出借人一定要提高警惕,仔細分析這些“套路”,儘量減少自己的損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