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唐朝的时候,佛教极为盛行,与佛教有关的绘画自然也就大受欢迎了。这个时候的佛教题材绘画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相比,风格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从这一时期的敦煌壁画中就能够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敦煌壁画主要取材于佛经中的"本生故事",宣扬的是一种众生平等的思想,还劝导人们要有慈悲之心和献身精神,后来又宣扬"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思想。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而到了唐代,敦煌壁画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与菩萨有关的内容。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简称,梵文是印度的古典语言。

"菩提萨埵"在梵文里大意是:有觉悟的、智慧的、悲悯的。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佛教中有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和地藏菩萨,人们相信,这些充满智慧和爱心的菩萨会拯救苦难中的人们,会给人间带来幸福和祥瑞。所以,人们都很喜欢菩萨,就经常画一些菩萨的形象,也在寺庙里塑上一些菩萨的像,人们就像敬仰父母尊长一样地敬仰菩萨,希望他能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直到现在,我们遇到什么危难的时候不是总在心里说"菩萨保佑,菩萨保佑"吗?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在我们的印象当中,菩萨都是女性的模样,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在佛教里,菩萨一开始却是男性的形象,菩萨变成女性的形象是我们中国人的创造,是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一次创造性的吸收和升华。唐代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女性美已经成为了艺术审美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审美标准也不知不觉地渗透到了宗教艺术当中。人们或许觉得佛教中的著萨以男性的形象出现总还是给人一种距离感,如果菩萨以女性的形象出现,不就变得更加柔美和亲切了吗?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于是,他们照着仕女图中的贵族美女的模样来画菩萨像,甚至一些画家还以自己熟悉的那些地位卑贱的使女为模特来塑造菩萨形象。唐代画家没有太多的顾忌,只要是美丽的女子,就可以成为他们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神的化身。

但菩萨从男到女也还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渐变过程。在敦煌莫高窟第328窟中的一尊菩萨像就是这种变化还不彻底的产物。他的模样已经趋于中性,脸庞的轮廓很和,显得丰满圆润,很像仕女画中的女子。但他的嘴唇上方却还有两撇胡须,身子看上去也还具有男性特征,但没有了男性的肌肉,线条变得比较柔软了。后来,人们越来越觉得女性的菩萨更能满足他们的审美和情感需求,菩萨也就彻底地女性化了。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这句话我们应该不会陌生吧?这句话出现的时侯,金刚和菩萨的形象对比已经非常的鲜明了。怒目圆睁的金刚形象很是硬朗,非常男性化,而菩萨则眉宇低垂,俯视众生,温柔而端庄。她很像一位慈祥而美丽的母亲,心中充满了爱和温情。她的心肠也一定很柔软,我们不是常说"菩萨心肠"吗?即使我们做错了什么事情她也是不会怪罪的,她会永远像母亲一样呵护着我们。

所以,当你注意看敦煌壁画中的菩萨的时候,总会有见到母亲的感觉。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唐代的文化很发达,影响力也很强大,既然它能够影响到日本和高丽,当然也就会影响到本土的宗教艺术。画家们在绘制敦煌壁画的时候,也就有意无意地将这种世俗文化的因子带到了他们的创作当中。佛教艺术的世俗化就不可避免,且呈现出日益浓郁的中国特色,佛教艺术形象与佛教传入中国时的面貌便大为不同了。

另外,我们在敦煌壁画中还可以发现,这时又出现了大量的"净土"题材的绘画。那什么是"净土"呢?佛教所谓的"净土"是指没有被污染的清净世界,是人们所向往的极乐天堂。那里没有罪恶没有战争,没有肮脏的一切。那里有明媚的阳光和人们犹如阳光一般明媚的笑容;那里的空气中都弥漫着花的香味;那里有蝴蝶翩跹和鸟儿啼鸣。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于是,画家们就凭借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幅幅"净土"世界里的美丽景致。但这些"净土"题材作品中的景物却和唐代的皇宫非常相似。

如《西方净土变》,楼台亭阁都是唐代宫廷的形制。尽管画中有一些头带光环的仙人,但依然充满了人间的气息。画家将现实生活与理想境界结合在了一起,开拓出佛教壁画的崭新境界。事实上,佛经中的"净土"是想象中的世界,要将它变成具体的画面,需要画家们发挥联想并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在现实生活中,皇宫是画家们所能见到或者想象到的最漂亮豪华的地方,当他们描绘佛教"净土"世界的时候,往往会把皇宫作为最直接的参照,因此,敦煌壁画中的"净

土"就有了几分皇宫的味道这便一点也不奇怪了。他们不仅将皇宫画成"净土"中的宫殿,日常生活中的场景也都一一入画。

金刚怒目,菩萨低眉:唐代佛教绘画开始转轨“世俗、亲民”路线

或许,当时的画家们已经慢慢地意识到了宗教的真义,不管是金碧辉煌的官殿,歌舞升平的乐舞,还是静谧悠然的乡村,只要生活中充满了和平与安宁就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就是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