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匣子思維》:從失敗中學習,是快速成長的捷徑

一個人面對錯誤的態度,往往會決定他的高度。孔子周遊列國時,看到顏回在偷吃米粥,就認為他沒有遵循周禮。孔子等顏回將米粥端來時候,藉機委婉地批評了顏回。聽到孔子的批評,顏回立刻解釋道當時不是偷吃,是在撈米粥中的髒東西。孔子才明白自己誤解了顏回,當場就承認了錯誤,並以此訓誡學生要注意瞭解事實後才發言。

孔子這種知錯就改的性格,是他成就一代偉人的重要原因。因為承認錯誤使得他能從錯誤中學習。這種對待錯誤的態度本身就非常罕見,大多數人對錯誤是“甩鍋”,把責任推給他人。這種態度在馬修·薩伊德看來,是一種危險。因為這種“拒絕錯誤,拒絕失敗“的態度,對個人的職場發展乃至行業發展,將會產生巨大的負面影響。而對失敗的態度是如何影響個人未來的,都體現在《黑匣子思維》這本書中。

《黑匣子思維》:從失敗中學習,是快速成長的捷徑

《黑匣子思維》是一本講述如何面對失敗並從失敗中學習的書。馬修·薩伊德藉著大量的事例講述了面對失敗的兩種態度、解釋了“拒絕”失敗帶來的影響,也講解了從失敗中學習的方法,讓讀者知道了一種接受錯誤,超越錯誤的路徑,學會更理智地犯錯。

對錯誤的兩種態度

在馬修·薩伊德看來,人對錯誤有兩種態度,一種是把錯誤當作前進路上的障礙,拒絕犯錯誤。另一種態度是接受錯誤,不僅努力從錯誤中學習,還將錯誤視為機遇,主動去犯錯。大多數人對錯誤的態度都拒絕,他們不僅害怕錯誤,,甚至犯錯時第一時間選擇否認錯誤,讓其他人“背鍋”。

人對錯誤持否定態度,有兩個原因,一方面來自內部,是因為他們將錯誤與自尊聯繫起來,認為犯錯誤就是丟臉,所以拒絕犯錯誤。另一方面是職場上的容錯率低。在職場上,不小心犯錯就會給公司帶來損失,甚至被降薪裁員。所以他們會嚴格要求自己,不允許犯錯誤,甚至都不允許別人糾正自己的錯誤。

《黑匣子思維》:從失敗中學習,是快速成長的捷徑

許多醫生就承受著這樣的壓力。在書中,一位從業30多年資深醫生在做手術時,無法將導氣管插入患者的呼吸道。隨著患者血液中的氧氣越來越少,醫生仍然想不到其他方法,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試著將導氣管插入患者的呼吸道給患者供氧。等患者身體因為缺氧而變成紫色時,醫生都沒有將導氣管插入。而在整個醫療過程中,醫生的注意力過度集中,完全沒有想到可以通過切開氣管,插入導氣管,救活患者這一方法。

當其他人開始調查此次醫療事故時,醫生們只是簡單地用“這種事情在所難免,大家已經很努力了”來搪塞,完全忽視了自己在手術中的巨大失誤。而這種態度,也使得醫療上的失誤在當時非常常見,根據相關統計,每年有數以萬計的患者因為醫療過失而死亡,有不計其數的患者因為醫療過失而受到傷害。

在航空業中,人們並不排斥錯誤,反而主張從失誤中學習,為此,他們在飛機中安裝了兩個黑匣子,一個記錄飛機上的指令,一個記錄駕駛艙內的聲音。通過保留事故發生時候的原始數據,方便日後分析事故發生的來龍去脈,及時修正出問題的操作流程,避免了重蹈覆轍,使得航空業的死亡率從早期的25%降至二百四十萬分之一,即飛機飛行兩百四十萬次才有可能死亡一個人。而對抗拒失敗的醫療行業,沒有建立相應的反饋制度,使得每10名患者中九有一人因診療失誤或制度的問題而受傷甚至喪命。

相比起來,對錯誤保持開放態度反而能夠獲得更好的成長,但為什麼許多人仍然不願意承認並且從錯誤中學習呢?在馬修·薩伊德看來,許多人並不是不願意從失敗中學習,而是因為他們看不到錯誤。

我們拒絕錯誤,是因為認識不到錯誤

而阻礙人們認識到錯誤的原因,往往有兩種,分別是對事實的罔顧以及犯了邏輯上的錯誤。對事實的罔顧,首先會導致認知失調,即不斷找藉口證明自己是對的,其次是會導致證實性偏見,即只關注支持自己主張的信息,忽略另外的信息。邏輯上的錯誤則會導致閉路循環,否定了失敗的存在。

《黑匣子思維》:從失敗中學習,是快速成長的捷徑

一、 對事實的罔顧


1、認知失調,指人們在犯錯誤後會努力找盡各種藉口證明自己是對的,無論這個藉口是多荒誕,只要能夠維護他們的信念,他們就認為這個理由是正確的。這是人們下意識的維護自尊的方法,在他們看來,一旦承認自己失敗,就相當於在承認自己無能。

2002年美國發起的伊拉克戰爭,就是認知失調的典型案例,當時美方發動戰爭的理由是維護世界和平,因為他們懷疑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武器。

等到推翻伊朗政權後,美方仍然宣稱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武器,並且集中存放,只是他們沒有在戰鬥中使用。於是一支由世界各國成員組成的伊拉克調查組組建起來,開始調查伊拉克的大規模殺傷武器。

等到12個月後,伊拉克調查組仍然沒有找到這些大規模殺傷武器,美方又改口說這批武器可能早已經被轉移或者藏起來了。

再過幾個月,當伊拉克調查組連武器的殘骸都沒找到時,美方又改口說推翻伊朗的政權,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用來證明自己入侵伊拉克是正確的選擇。

等到2014年,伊拉克國內並沒有變得更好,而是即將陷入內戰時,美方又辯解道,正是因為他們當初入侵伊拉克,不然伊拉克現在的局勢更差。

這就是認知失調的典型特徵,不斷找藉口證明自己是正確的。


《黑匣子思維》:從失敗中學習,是快速成長的捷徑

2、證實性偏見,這是因為注意力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當人們將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情上時,反而會對其他信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

曾經科學家做過一個這樣的實驗,他們將實驗對象分成支持死刑與反對死刑的兩組人,讓兩組人分別閱讀一些材料,再問實驗對象是支持還是反對死刑,這些材料中有些指出了死刑的好處,有些指出了死刑的壞處。令人驚訝的是,閱讀完材料後,反對死刑的人更多地關注到死刑的害處,更加反對死刑了,而支持死刑的人也更加支持死刑了。

這其實就是證實性偏見所導致的,它在潛意識層面控制了大腦對信息的提取,欺騙了大腦,讓大腦根本就認識不到“我的觀點有錯誤”。

二、 邏輯上的錯誤也會導致我們認識不到錯誤

1、作者將這種行為成為“閉路循環”,也是科學上的“無法證偽”,而許多人在面對錯誤時候,往往會採用詭辯的邏輯,將失敗歸咎於其他人,而成功時候則歸因於自己。通過運用雙重標準,避免了承認自己是錯誤的。

在歐洲中世紀大為流行的放血療法,就充滿了“閉路循環”。當醫生使用“放血療法”後,如果患者恢復健康,人們就會稱讚放血療法的神奇。而如果患者死亡了,人們就會感嘆道:“他的傷情真重,連神奇的放血療法都不能治好他“。在這種思維中,永遠得不出”放血療法是不恰當的“這一結論,這也導致了放血療法直到十就世紀仍然在歐洲流行。


從失敗中學習

在馬修·薩伊德看來,要從錯誤中學習,有兩個關鍵的地方,第一個是對錯誤的態度,只有正視錯誤,從錯誤中學習才成為可能。第二個是建立發現錯誤、總結錯誤的機制,這樣子才能推動進步。而如何做到這些,作者也提供了三個方法。

第一個方法是建立終身成長的思維。終身成長的思維的核心理念是認為人是不斷成長的,而成長的途徑就是從失敗中學習。在他們看來,每次犯錯誤,就代表自己的知識有漏洞,一旦糾正了錯誤,知識也就增長了。

《黑匣子思維》:從失敗中學習,是快速成長的捷徑

貝克漢姆成功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他有著終身成長的思維,當人們點評貝克漢姆的絕技任意球時,他總會說:“我一想到任意球,就會想到所有那些失誤。在掌握訣竅之前,我射失了無數次。 “而追溯到他的童年,會發現他在童年時就踢出了五萬多次任意球。

第二個方法是注意使用對照試驗。這是科學研究中經常使用的方法,俗稱“對照組”,也就是執行一個決策時,同時留下另一部分對象不採取策略,通過對比兩種狀態,判斷採取這個策略是否真地有效。

中世紀的歐洲之所以能發現放血療法的錯誤之處,就是因為有科學家採取對照試驗,他們將20名重症患者按照一組10人分成兩組,一組稱為治療組,使用放血療法治療患者,一組稱為對照組,不使用放血療法。等一段時間過後,治療組5名患者死亡,而對照組3名患者死亡,由此人們得出了放血療法不僅沒能治病救命,反而會害人性命,由此慢慢地取締了放血療法。

第三個方法是建立記錄的制度。因為認識到錯誤是改正錯誤的前提,而建立記錄的制度能克服大腦的缺點,最大限度地復原失誤時的場景,方便事後分析原因,找出進步的方向。

現代飛機中的黑匣子,就是這樣一種記錄的工具,而且為了保證在飛機失事後能夠從黑匣子中提取記錄,人們為黑匣子提供了諸多保護措施,不僅能在1100℃的氣溫下燃燒10小時不損壞,還可以承受至少2噸的衝撞力,是空難中最可能保存下來的唯一一件物品。

而隨著人們對黑匣子的分析,建立了許多現代航空業中的制度,這些制度大大降低了飛機出事故的可能性,保護了乘客的生命安全。

對失敗的厭惡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在潛移默化的成長中養成的,如果能夠突破這一層思維,將失敗當成學習的機會,並在失敗的基礎上建立一個完整的糾錯制度,就能實現每天進步一點點。而不是在同一個坑裡面連續摔倒七八次,仍然不吸取教訓,永遠不能成為你真正想成為的那個人。

《黑匣子思維》:從失敗中學習,是快速成長的捷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