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在最新一期的《奇葩说》中,詹青云肖骁强强联合,在关于“是否应该给好人发红包”的选题中作为反方,赢得了本季的胜利,詹青云的表现一如既往的稳准狠。

奇葩说第六季以来,詹青云频频占据热搜,与黄执中“神仙打架”,浩瀚的阅读量和强大的思辨思维令人感叹,与同为学霸的许吉如讨论“精致穷”短短两句指出,“精致穷不是一个人的选择,是一代人的困境。”

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来源于网络截图

这个刚刚从哈佛大学法学院毕业的学霸,不禁让人感到好奇。

90后哈佛女博士、最佳辩手、公益人,詹青云身上有太多闪亮的标签,可能是很多人穷尽一生,也无法企及的高度。

30岁,她就实现了人生的很多设想,走遍20几个国家,贷款百万哈佛留学,也正是她的出现,打破了在网络上流行的“别让孩子赢在起跑线”和“苦学霸”的定义。

“真正优秀的孩子,可以改变评价体系,重新定义优秀。”

1. 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

1990年,詹青云出生在贵州清镇一个大化工厂大院,妈妈是中学老师,爸爸是普通工薪。

詹青云的启蒙小学是在外婆家,一个闭塞的乡村小学,一个年级四十几个学生,只有两个老师教全部科目,那里的孩子每天早早就放学回家,帮家里做农活,还有同学会牵着牛来上课。

教育资源的匮乏,闭塞的乡村环境,詹青云是名副其实输在起跑线的孩子。

在上学期间,她没有一点学霸的样子,多次被老师因为成绩拖班级后腿、不遵守学校规则批评。

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来源于网络

有老师当众说是“猪”,还有老师用歇后语骂她“詹青云呀,是马尾巴穿豆腐,提不起来了。”还有一位老师当面告诉她的妈妈“这孩子将来连高中也考不上的,趁早送去技校吧。”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这些恶语是打击性的,今年教师节,詹青云在微博上回忆部分片段,她说不是原谅,是算了。

对于詹青云来说,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有一对可爱的父母,他们不会因为詹青云的成绩而指责她,反而用鼓励的教育方式,给了詹青云一个快乐的童年。

每次詹青云觉得自己很笨,没有自信的时候,她的妈妈就会出现,用掐指一算的方式告诉她:妈妈给你算过了,你要先倒霉三年,到了四年级你就会成为全年级最聪明的小孩。

到了四年级,成绩还是不见起色,妈妈又说:不用着急,妈妈重新算过了,你变成“好学生”的时间就在初二。可是到了初二还是没有好转,一直到高二那年,詹青云才拿到了第一个年级第一,从此和学霸沾上了边。

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来源于网络

詹青云说:我的爸爸不会要求我出人头地,他对我没有要求,只要快乐就好。

小时候,班里的同学都玩四驱车,詹青云也买了一辆,可家里没有跑道,为了让詹青云玩的过瘾,爸爸买了一个四驱车赛道,家中小客厅容纳不下,爸爸就把把沙发和茶几给卖了。

后来即使四驱车不流行了,他们家也没有添置新的沙发,客厅又成了詹青云踢球,打排球的地方,周围的墙壁上都是詹青云的涂鸦画作。

爸爸因为工作忙不能经常陪着詹青云,所以一到寒暑假,就会带着詹青云出差,在路上给她讲金庸的故事。

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图片来源于网络

没有大量的课外辅导班,丰富的教育环境,甚至没有很富裕物质,这个输在起跑线的孩子却在高考考出了超出685以上的成绩,要被迫在北大、清华和香港中文大学之间做出选择。

这样与众不同的起跑经历,开启了詹青云不被框架、随心所欲的人生。

2. 最佳辩手

爱玩的孩子保持了对这个世界的绝对思考,她不被世俗所绑架,看待事物总能另辟蹊径,她人生懵懂的初辩论发生在初二那年。

历史老师让大家讨论杨贵妃是不是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关键因素,班上大部分人比较偏「是」那个立场,觉得杨贵妃是红颜祸水。

詹青云听完很气愤,就站起来说杨贵妃就是一个小女人,要不是那个皇帝那么色,她能怎么样呢,这次的反驳收到了很热烈的反响。

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来源于网络

那个时候,詹青云完全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可以站在最佳辩手的位置,甚至她开始接触辩论,都只是因为好玩。

上大学期间,一起玩的好朋友加入辩论队,每隔一段时间,对方就会告诉她又去哪个地区打辩论刚回来。

“可以去各种地方玩”,吸引了詹青云,于是她毫不犹豫的加入辩论社,初期出门比赛10天,如果第二天就被淘汰,剩下的8天就用来玩。

这极大满足了詹青云一颗不安分的心,然而,詹青云第一次感受到辩论的魅力是大三那年,在她从美国交换生回来,观看了一场高级别的辩论赛。

关于“武昌起义在武昌这座城市爆发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

作为“偶然”方的刘彦理,抛开辩题,站在“普通大学生”的角度,感叹若是没有他们抓住这样偶然机会改变这个民族的命运,不知错过这一次,一个民族还要再等多少年。

詹青云被震撼了,原来辩论还可以这样打。

“我意识到一个好的辩手,就应该把辩论变成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能够向外输出一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于是她开始了认真的辩论生涯,跟随着教练邱晨征战辩论赛场,每隔一段时间,邱晨都会给他们列一个书单,一个星期一本书,看完之后要拆解分析,随着大量的知识输入,高密度的训练,让她在辩论赛场愈发成熟稳重。

接连在“第二届话语辩论邀请赛”、“2018话语辩论世界杯比赛”中夺得冠军,并获最佳辩手称号。

央视这样评价詹青云:说话慢条斯理,掷地有声,具备超强心理素质,是一位温柔的辩手。”

2018年9月,詹青云站在奇葩说的舞台上,说“我是邱晨徒弟”,态度谦卑又温和,但是她太过正经严肃的辩论方式质疑,这个风格不适合奇葩说。

但是,她在辩论中带出的对于问题的深度思考,常常让人陷入沉思,和黄执中关于知识的共享辩题,被誉为“神仙打架”。

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来源于网络

在奇葩说的舞台上,她永远一身朴素,戴着酒瓶底眼镜,一手拿着笔记,一手做一些引导的手势,旁征博引论证她的观点。

时而铿锵有力说理,时而柔情动以情感,她的论据中,包含金庸小说的经典台词,深奥难以理解的法律条文,新鲜的新闻资讯,包罗万象的阅读量和深度的思维思考。

詹青云曾在《人物》采访谈到:人感到孤独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情感上的孤独,就是没人在乎你的感受,一种是智识上的孤独,就是没有人在乎你的想法。我觉得辩论至少可以解决第二种孤独。

辩论为詹青云认识这个世界打开了一扇大门。

3. 为国为民的侠女

翻开詹青云的履历,就会发现,她不符合人们对于学霸的定义,甚至她身上有截然不同的方面,她不屈服于规则,她的世界里没有必须、负担、拧巴这些词,随心所欲不逾矩,虽然有很多标签,但是没有人可以定义她。

跳出大山的詹青云,回过头来,目之所及,都是需要帮助的人,她从来没有忘记有人还在深渊。

大学期间,詹青云的生活忙碌而有趣,支教、开青年旅社、做记者、打辩论。

她想到山里还有教育条件匮乏的孩子,就拉上同学回到老家支教,希望可以为那里的孩子带来一份曙光,但是她的到来并没有受到欢迎。

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来源于网络

那里的孩子,没有读书的动力,不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这比教育资源缺乏更让人难过。

詹青云突然明白,那里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支教,捐赠图书,更好的物质基础,而是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麻木的意识,这是一个重大的社会课题。

2014年,她受邀站在《精彩中国说》的舞台上,为那些山区里的孩子代言,她呼吁“那些山里孩子缺少的不仅仅是梦想,他们的梦也需要整个社会,去关爱和支撑,因为他们一样是祖国的未来。”

侠之大义者,为国为民,是金庸小说的一句话,詹青云对其践行的入木三分。

大二,詹青云还在读经济学学位,利用实习的时间,跟随环境系教授,前往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甘南,做起了环境保护志愿者。

可詹青云到了之后才知道,心目中美丽的青藏高原,因旅游的发展,现代工业的入侵,大量的现代化垃圾被带入藏区,但是当地居民没有处理垃圾的设备。

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是不容乐观,志愿者虽多,但得到的支持可谓少之又少,于是她成立了青年旅社“呼叫旱獭”,希望能通过盈利,给留在青藏高原的环境保护志愿者们提供资金帮助。

但是“呼叫旱獭”的情况不容乐观,经营惨淡,但她依旧坚持为周围居民科普环境知识,也向附近的居民推广比较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影响到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但她还在坚持地做下去,为守住这富有藏族魅力的甘南做一些事情。

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来源于网络

在一期采访中,被问到理想,我希望我能为改变社会做出一点点的贡献,比如支教,比如青年旅社,这都是我看到的,还有很多我没有看到的。

路见不平,就要拔剑相助,哪怕微不足道。

作为《南方周末》的专栏编辑,身为记者,认识了更多的有智识的人,也看到了更多的社会现实。

接触到更多养老、下岗等社会问题,尤其是小产权房的问题,让詹青云困惑起来,面对解决这样问题,她毅然决然从经济学转学政治,希望为中国社会问题的解决出一份力,可是现实却狠狠的打击了她,她的老师说:“我们学政治学,是做学术而不解决问题和观察现象。”

从不委屈自己内心,詹青云又从政治学辍学,申请哈佛法学院,在面试时被问到,为什么要来申请哈佛,詹青云一时忘记自己准备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脱口而出,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来源于网络

她身上有理想主义的侠气,也有一步步把理想变成现实的魄力。

有人评价詹青云:在詹青云的辩论中,总能感受到人性之光,她在为平苦大众,普通人代言。

如今已经小有名气的她,创办了自己的“知所云读书会”,在微博上开通了免费的法律援助,不管走到哪一步,她都心怀大爱,尽己所能,为弱者,为正义发声。

4. 理想的人生状态

与理性的外表不同,詹青云内心是一个浪漫的小女生,喜欢用漂亮的餐具,美好的房子,用美好的本子和笔写字。

“我的理想生活状态就是很诗意的、勤劳的状态,每一天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的那种状态,然后再给自己一个轻松的时间,那时候整个人是最满足的。我没有办法忍受我的时间被虚度,哪怕我抓紧这一个小时来画画、写字都可以,但是整个人要处在一种很积极的在生活的状态。”

詹青云:我想为中国的法治进程做出贡献

来源于网络

对于未来的状态,詹青云说:如果有计划,想要去开一个茶馆嘛,我觉得那个茶馆有一天它可能发展成一个沙龙,一个研讨班,一个论坛,甚至是一个小的书院,在这种缓慢的讨论当中,能够实现一些传递自己想法的改变。

三十岁,对于刚刚迈出校园的詹青云来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在她最喜爱的金庸先生去世时,詹青云感叹:有的人一直没有被世界改变,他们永远光明坦荡。

詹青云如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