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分手後痛哭?別怪他軟弱——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1774年,歌德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著作《少年維特的煩惱》(The Sorrows of Young Werther),整個世界突然就出現了“維特熱”,不但有關維特的各種事物都成為了商品,還有不少人效仿維特,光榮地為愛情而自殺。

男人分手後痛哭?別怪他軟弱——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在歌德本人年老時,都經常要為這一陣“維特熱”作解說。拿破崙於1808年拜訪年老的歌德,他以“《維特》的作者”去指稱歌德,又說把小說讀了足足七遍之多。

當然,在歌德死後,人們還一直在讀《維特》,甚至,作為一個文藝青年,沒讀過《維特》的,或許會受到歧視。它之所以能歷久不衰,是因為它的“世界文學”特質。

晚年的歌德受波斯詩人哈菲茲(Hafez)影響很深,曾書信友人艾克曼(Johann Eckermann)提出德國文學應該面向世界,成為世界文學。歌德或許沒有想到,他年青時寫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也算是世界文學了。其中一個原因是,故事的設定跟當時的社會環境沒多大關係。但更重要的,是當中的愛情元素,愛的情感是人類共有的。它本身就是一種世界語言。愛情是世界語言,就連當時文化上截然不同的中國也出現了中文譯本。

男人分手後痛哭?別怪他軟弱——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為愛情自殺:男性與女性的區別

《少年維特的煩惱》之所以風行世界,是當中的愛情元素。我們或許都愛過,甚至愛得叫生要死。這是人們效仿維特為愛自殺的原因(當然,這也是我們到了今天還在讀這本書的原因)。然而,人們不只是讀它,還認真地研究它。

其中一個緣故,顯然是歌德的偉大:我們確實想要仔細看看一顆偉大心靈的模樣。其次的是,我們想知道維特當時的心理特質。為愛自殺的心理雖然說起來並不陌生,但若要說非常理解,卻又說不上。現代的一些心理學研究指出,女性因為愛情而自殺似乎比較普遍。但不論這些心理學研究結果是否屬實,在18世紀,甚至到了今天的社會看來,為愛情而自殺似乎成了女性情感的性別標籤。

男人分手後痛哭?別怪他軟弱——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維特的自殺從一開始就被視為具有女性的陰柔氣質。還不僅如此,一些研究還指出,年輕男子其實還較傾向於不留下自殺動機的線索。然而,維特卻向喜歡的對象夏洛蒂寫了最後一封信,解釋了對她的愛如何置自己於死地。

然而,維特除了留了一封信,還為學者們留了一道難解的、令人發癢的自殺線索:在維特開槍自殺時,桌上放著的是萊辛的劇作《艾米莉亞.加洛蒂》。 雖然說,《少年維特的煩惱》的書寫看似跟當時德國社會的語境沒有直接關係,但桌上的這本劇作卻又把人帶回了現實。1722年,萊辛的朋友卡爾·耶路撒冷自殺了,發現桌上放的正是《艾米莉亞.加洛蒂》。

男人分手後痛哭?別怪他軟弱——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哥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可說是那次自殺情境的再現,具有強烈的符號意義。萊辛知道哥德如此書寫自己的好友時,曾經說過,維特的自殺行為只是沒有頭腦的愚笨所致的。言下之意:他朋友的自殺似乎比維特的高尚,並非一時的浪漫化衝動。在當時的社會,自殺是不被知識分子所接受的,更何況是為情自殺?

在知識分子之中,德.斯戴爾夫人是少數讚揚為愛自殺的人,其言論甚至引起了歌德的注意。談及德.斯戴爾夫人,很多人會提起她對德國的浪漫主義在法國發展的貢獻。為愛自殺,自然會被一些浪漫主義者所推崇。特別是在法國大革命剛結束的社會處境之下,出現了一批對推崇理性的啟蒙思想家的質疑。

男人分手後痛哭?別怪他軟弱——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為愛自殺作為反叛:啟蒙思想與比浪漫主義的對比

德.斯戴爾夫人的思想好像也有一些引伸的意義。其一是她女性的身分。偏要提議自殺的美,或許同時在為女性權力而說話。其次是她對法國啟蒙思想的看法。在見證著法國由啟蒙思想到暴力的革命,再到拿破崙的霸權統治,她漸漸想到,單一的理性並非通向真理的唯一依據。理性不是無所不能的,在理性之外,人類獨有的情感或許是我們理解世界的重要依據。特別是,當她因為批評拿破崙而遭到流放,便漸投所謂“法國浪漫主義”的道路。

不少人會認為,《少年維特的煩惱》中的情感主義特質,是德國從啟蒙思想走到浪漫主義的先兆。小說因而是一部過渡至浪漫主義的作品。然而,偏要提到德.斯戴爾夫人,是想讓讀者不要忘記她跟拿破崙之間的共通點:他們都對啟蒙思想推崇至極。也不要忘記,這個被浪漫主義者所批評的拿破崙,是《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忠實讀者。

男人分手後痛哭?別怪他軟弱——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又或者說,維特自殺時桌上放的不是別的,正是萊辛的《艾米莉亞.加洛蒂》。萊辛本人就是德國啟蒙思想的一大幹將呢。再讀這本《艾米莉亞.加洛蒂》,便會發現當中不缺對人類情感的描寫。所謂尊崇理性,其實由始至終都不代表要放棄承認情感的重要性。

說到底,問題在於難以區分啟蒙與浪漫主義的實質區別。其實,不少讀者早就發現了這個困難。甚至有人說,整套浪漫主義的思想不過是文學界的醜聞,所指的是,大部分文學批評家其實並不確實知道自己的論點。就如學者弗裡德里克·貝瑟爾(Frederick C. Beiser)說,浪漫主義從一開始就不一定是反啟蒙的。而且,它的本質從一開始就不在於文學書寫上的風格區分──它首先是哲學上的,繼而是政治和道德上的。

男人分手後痛哭?別怪他軟弱——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於哲學上,當然便會涉及對“理性”的理解,接著是人類心靈與世界真相的連結。

文章一開頭就指出了《少年維特的煩惱》作為世界文學的重要性,繼而推展到探究德國啟蒙思想的本質問題。匈牙利作者盧卡奇說:“受德.斯戴爾夫人的思想影響,我們從一開始就被教育成把《維特》歸類為浪漫主義的作品。要把《維特》歸類為浪漫主義,其實等同要把盧梭都一併歸類為浪漫主義的,只是,浪漫主義者們為了實施他們的政治理念,只好不惜代價”。

盧卡奇的論點不一定是對的,但卻富有深刻的意味。首先,他說穿了文學批評背後的政治動機。他批評一種“保守的浪漫主義”(reactionary romanticism),期望把《維特》乃至歌德歸類為代表革命的啟蒙派。

但綜合不同想法的人的觀點,便會發現,大家之所以喜歡《維特》,其實離不開當中的反叛元素。雖然德.斯戴爾夫人被盧卡奇批評為保守的浪漫主義者,但她把《維特》視為浪漫主義先鋒,其動機不就是要對拿破崙叛逆?而再看拿破崙,他不又是一個對世界規則叛逆的人?

男人分手後痛哭?別怪他軟弱——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以愛為由﹑死為反叛

其實,在《維特》問世前,歌德一直在寫詩作《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中的愛和反叛自然是不言自明瞭。

縱觀歷史,關於愛情的文學作品不計其數。但同時關於為愛而死亡的,好像多帶有反叛的特質。這特質甚至可以說是埋藏在人類巨大的歷史精神之中,一直世代相傳的。當文學詮釋學家漢斯.特喬斯提到《少年維特的煩惱》時,會馬上提到盧梭的《新愛洛伊斯》,其中的緣由是他受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的影響,提倡以歷史作為詮釋和理解藝術品的根據。

男人分手後痛哭?別怪他軟弱——讀《少年維特的煩惱》

《少年維特的煩惱》受了前人的影響,繼而影響後世。 托馬斯·曼《綠蒂在威瑪》就是對《少年維特的煩惱》的回應。有趣的是,托馬斯·曼的《魂斷威尼斯》同樣是以愛為由﹑以死為反叛,只是,其性質跟《少年維特的煩惱》有點不同,所挑戰的對象也有所不同。

本文作者:書爾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