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回國「萬里投毒」,當生存無法保障時,道德還會存在嗎?

今天在網上看到一個問題:

有一位心繫中國的美籍華人,在1月份不遺餘力地為中國募捐口罩;而不幸的是,他在4月感染了新冠病毒、全美的醫療資源已捉襟見肘,這時候他應該怎麼辦?我們又該如何對待他?


其中一個回答是:

難道不應該全程把自己捂嚴實了,然後逃回來嗎?


這個邏輯與我最初的設想一樣,既滿足了回國看病的需求,又最大避免了他人感染。但是仔細推敲的話,它在執行層面上會遇到兩個挑戰:

  • 捂得再嚴實,體溫異常還是上不了飛機;
  • 穿著明顯與其他乘客不同,會不會令人起疑,導致無法登機或是折返?


這兩個挑戰最完美的應對方式是什麼?猛然想到了這條新聞。

疫情下回國「萬里投毒」,當生存無法保障時,道德還會存在嗎?

黎女士隱瞞實情回國內,被立案偵查。

「吃退燒藥,隱瞞真實情況,與正常人坐在一起」這就是黎女士的答案。我又進一步查了一下事件的細節,黎女士在飛機降落前兩小時坦白已感染——此時她知道飛機肯定會降落在國內了,猜測其或許早算好了時間主動承認,以此來減少刑罰。


有很多網友評論說,學歷高、履歷好的黎女士怎麼會幹出這樣的蠢事?分析完畢之後你會發現,不是聰明人都策劃不出這麼周密的方案。如果必須要犯法才能保住命,那麼聰明人會想盡一切辦法,用相對最輕的刑罰來100%保住自己的性命。


憤怒之餘,若是我們冷靜下來再看這件事,它將轉化成另外一個嚴肅的問題:

在醫療資源明顯不足的國家或地區,當自己或親人已經感染病毒的時候,我們應該怎麼辦?


首先一定會是恐慌,對嗎?接著大概會是瘋狂上網收集信息,打電話詢問、求助。這時候,如果看到了這段話:

新冠肺炎的重症率是20%,重症的死亡率會很高。如果長時間未得到醫治,大量輕症會轉化為重症。

大家又會怎麼辦呢?


加強鍛鍊、合理膳食、按時休息提高免疫力,期望自己戰勝病毒?燒香拜佛,積德行善,期盼上天自有好生之德?或者是,不擇手段地活下來?


很多影視劇,比如《行屍走肉》,已經以誇張的形式展示出了更多人的選擇——不擇手段地求生。自私是人的本性。當生存無法保障時,道德還會存在嗎?各種無法想象的惡,只會接連不斷地湧現。


莫提海外華僑與華人了,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國內各省份的地區歧視都相當嚴重,人民日報都發聲說「不要搞地區歧視」。如果按魯迅先生的方式「不憚以最壞的惡意揣測中國人」,那麼「搞地區歧視最兇的人」,在自己患病時可能卻是「逃得最快的人」;責怪別人在封城之前跑路,自己在要封城時第一個逃。


隨著疫情的不斷惡化,黎女士這類事件只會愈演愈烈。根源在於,部分國家與地區的醫療資源嚴重不足、而生活在當地的人又不想死,他們會逃到任何有可能活的地方、不在乎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不然,難道平靜地接受這樣的人生?

疫情下回國「萬里投毒」,當生存無法保障時,道德還會存在嗎?

特朗普:(有錢有勢的人無症狀也能優先檢測)或許這就是人生。

只顧自己逃命的患者,與歧視一切外來者的健康人,有誰更高尚、有誰更卑劣嗎?


當一個問題可以轉化成數學問題的時候,答案就變得簡單了——少數服從多數。為了多數人的利益,人類總是會選擇犧牲少部分人;對於健康人來說,患者就是少數群體。生存,將兩個群體擺在了對立面;沒有所謂的高尚與卑劣,只剩下人性的本能。


回到最初的那道思考題,在常規思路下沒有好辦法:

  • 國家派飛機接?他是美國人。
  • 國家送醫療資源?流程複雜(需要美國政府點頭),成本太高,沒有可操作性。
  • 自己捂嚴實了回國?不作弊(至少要吃退燒藥)的話回不來;機組人員與乘客沒人願意冒險,接收方也不想惹麻煩。能不能回來主要看命,不會有任何言論敢公開鼓勵此行為。


唯一的希望在於,題設中寫的是「他在4月感染了新冠病毒」,而現在是3月。趁早離開危險區域,是逃避病毒與真實人性的最優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