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點擊紅色“關注”,關注本頭條號,更多行業精彩推送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中國傳統珠寶製作工藝

是融合了幾千年來

世代手工藝匠人的智慧結晶

七大傳世手工藝你瞭解多少?

最宏偉的金銀器藝術——燒藍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燒藍也稱為“銀藍”、“銀琺琅”

這種工藝興盛於清代

銀藍工藝主要應用在銀飾件上

是金屬製胎工藝與點藍施色工藝

相結合的一門藝術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在銀器上塗敷一層

五光十色的釉彩的燒藍工藝

為古老的首飾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當代從事燒藍工藝的藝人們

對傳統的工藝製作進行了大膽的創新

在一件銀飾品上將掐絲 點瓷白

畫琺琅 點銀藍等技法融會貫通

並製作出一批別具特色的藝術品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燒藍工藝首先是在銀質胎面上

通過磨壓、勾與抬、鏤空

焊接掐制銀花絲等 技術製成圖案

而後在圖案中點藍、燒藍

最後形成顏色豔麗的透明銀藍

最複雜的綜合藝術——景泰藍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琅”

是我國最為著名的傳統工藝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景泰藍的生產工藝是一門綜合藝術

是美術、工藝、雕刻、鑲嵌、

冶金、玻璃熔鍊等技術的結晶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它的製作工藝精細複雜

需要經過設計、制胎、掐 絲、點藍、燒藍、

磨活、鍍金等10餘道工序才能完成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舊時的景泰藍藝術品是專供皇宮貴族享用

它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

在昔日的皇室聖地紫禁城

我們還可以看到留下來為數不多的景泰藍藝術珍品

歷史最悠長的雕刻工藝——玉雕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中國玉雕工藝有長達7000餘年持續發展的悠久歷史

玉雕工藝是一門相對複雜的手工技藝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每一件作品特有的美感、情趣、風格、價值

不僅通過玉雕藝術品的內容和形式展現出來

而且還通過玉石材料 工具的使用表現出來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玉雕大作不僅為歷代帝王權貴們玩賞

還被禮學家們詮釋美化

成為具備政治 宗教 道德 文化等內涵的藝術品

這是中國工藝文化中僅有的一種現象

最華麗的宮廷藝術——花絲鑲嵌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花絲工藝又稱為細金工藝

將金、銀、銅等抽成細絲

再通過推壘、掐絲、編織等工藝進行造型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花絲工藝用料珍奇、工藝繁複

一向是皇家御用之物 屬於宮廷藝術

同時也是我國傳統奢侈品的傳統工藝之一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它可以被焊接在金銀方片上製成底託

將珍 珠、水晶、白玉、翡翠等珠寶

固定在金銀首飾上

也可以獨立造型

修飾出一個創意構圖中的細節

最傳統的金屬雕刻藝術——鏨刻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鏨(zàn)刻盛行於戰國時期

在金銀器上鏨刻紋飾的製作手法

以鏨刻 鏤雕為主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鏨刻工藝的操作過程相對複雜並且技術難度較大

所以要求工藝師具備極高的綜合素質

不但需要有繪畫、雕塑的基礎

同時還要掌握鉗工 鈑金 鑄造 焊接 等多種專業技術

對傳統文化還要有一定的理解和鑑賞能力

最有“活力”的手工藝——點翠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點翠首先需要收集翠羽

也就是一種顏色豔麗的翠鳥的羽毛

然後才是承造翠活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古時翠羽必須從活的翠鳥身上拔取

才可保證顏色之鮮豔華麗

因手段太殘忍在清末時改用燒藍代替

現技術提高便有了更多人工替代品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1933年中國最後的一家點翠工場終於關閉

原因是點翠翠羽鳥毛已經絕市

點翠工藝退出了歷史舞臺

最精細的金銀刻縷工藝 ——金銀錯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金銀錯工藝主要用於青銅器上的裝飾圖案

其表現手法為在器物表面上繪出精美圖案


中國珠寶七大傳世手工藝,驚豔世界的美!


金銀錯工藝是銅文化與鐵文化結合的產物

因為沒有堅硬的鐵器是沒法在銅器上精細地刻鏤

伴隨著青銅器輝煌時代的逝去

金銀錯工藝也逐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注:本文部分圖文來源於最陶瓷,如侵犯您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道文旅很榮幸和您分享這篇文章!不落地,不創意,如果您有好的素材案例,也歡迎下方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