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行普通話,中國的七大方言會消失嗎?

現在很多地方都要求講普通話了,要是你說不好一口普通話的話,比如進入學校或者一些大公司,會被別人恥笑的。

除非你能夠是在當地的一些部門進行工作,會講一些當地的方言的話,那當然是沒問題,但是你要是和其他地方人交流還是要講普通話。

隨著普通話的推廣,很多方言的話,是越來越少有人用了,除非是到了過年過節回了老家,大家打招呼的方式就是方言了,那照這樣下去中國是有7大方言的,他們會逐漸消失嗎?

大力推行普通話,中國的七大方言會消失嗎?

中國的七大方言是中國的寶藏,他們不會消失的。

現在我來講一下中國的七大方言分別是什麼?(按照我自己的理解)

1.北方話(簡稱:北語)

北方話就是北方人講的一句話,一般都是字腔正圓,語言就和我們現在的普通話是差不多的,因為我們現在普通話是以北京地區的方言為主。

2.廣東話(簡稱:粵語)

顧名思義就是流行在廣東的一種語言,尤其是在香港非常的盛行,很多廣東話說起來就像古代的官話一樣,像很多流行音樂都是在香港裡產出,很多人都喜歡模仿粵語的那種聲音,顯得委婉動聽。甚至念起古代的詩詞,都非常的有感覺。

3.江浙話(簡稱:吳語)

這是流行在江蘇和浙江的方言,他們的語言是非常的動聽,很多人剛開始聽的時候不知道在講什麼,聽多了就才會明白,和湖南話是有點相似的。

4.福建話(簡稱:閩語)

福建的語言的話是更像客家人那種,很多人要是聽別人講話的話,剛開始還以為是在講其他語言,但是聽久了,然後慢慢聽的話,還是能夠聽得出來的。

5.湖南話(簡稱:湘語)

湖南人的語言是講得比較快,而且像一種塑料的普通話,很多人把他的這種語言的話,聽別人講以為是人在吵架一樣,而且裡面有區分裡面有長沙話,還有其他地方的話,是區別非常大的。

6.江西話(簡稱:贛語)

江西話是和湖南話也是差不多的,湖南人總是喜歡稱江西人為江西老表沒有太大的區別,時間久了都能夠聽得出來,但也是我國非常重要的一種方言。

7.客家話(簡稱:客語)

這是客家人說的,在東南亞地區非常的流行,因為很多客家人是非常奮鬥的,有很多人下了南洋並且發家致富。

像這麼多種方言的話,都是中國的一種寶藏,我們都需要好好保護。

大力推行普通話,中國的七大方言會消失嗎?

中國的七大方言也是語言,他們也需要保護。

著名學者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語言是人類文化的載體和重要組成部分;每種語言都能表達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觀、思維方式、社會特性以及文化、歷史等,都是人類珍貴的無形遺產

一位著名的語言教授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講了這些話,他非常的重視語言在人類文化之中產生的價值,正是因為有了這些獨特的語言,人的文化才能夠百家齊放,會有更多的思想碰撞起來。

大力推行普通話,中國的七大方言會消失嗎?

每一種語言都需要保護,在當今的中國是非常受到重視的,像我們的人民幣有少數民族的語言,正是因為我們對於民族的語言的重視。

但是隨著生活的發展,很多年輕人跑去打工了,一些老輩的語言開始忘記,但是國家和政府沒有忘記,對於這些即將瀕臨滅絕的少數語言,已經開始大力的扶持和保護了。

大力推行普通話,中國的七大方言會消失嗎?

中國的七大方言也是家鄉的一種文化,是不可磨滅的。

方言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種語言,在我們和老鄉的交流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種語言就代表了家鄉養育我們的恩情,如果你在外打工的話,碰到一個老鄉,你們會用普通話講話嗎?這個當然是不可能的,當然會用你們家鄉話去講,那樣會顯得更加的親切

每到過年的時候,你一個人回到了老家,大家說著方言,聽著這熟悉的聲音,你不會想到這個聲音是多麼的好嗎?而且老一輩人傳承的記憶都是用方言這種形式,甚至如果用普通話的話都會感覺怪怪的。

大力推行普通話,中國的七大方言會消失嗎?

還有我們的山歌也都是我們的重要文化,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的組成,但這個就構成了我們自己的人生價值,我們是從家鄉里長出來的,我們不能夠忘記自己的家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