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門口創業 讓候鳥變留鳥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左翰嫡

4月27日深夜,貴州省松桃縣木樹村村民文安仲組裝好店鋪裡的最後一把餐椅。他拍拍手上的灰塵,環顧四周,新粉刷的牆壁乾淨平整,冰櫃風扇電磁爐一應俱全,網購來的三口不鏽鋼鍋靜靜地躺在角落裡,一家全新的牛肉湯鍋粉店已經初現雛形。

今年35歲的文安仲是木樹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此前常年在廣東從事餐飲服務工作,妻子李娟娟是聾啞人,自去年5月分娩後就一直在家中照顧幼子,一家人的生計全靠文安仲一人的微薄工資支撐。春節過後,受疫情影響,文安仲無法正常復工,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村幹部為他詳細介紹了當地的創業優惠政策,這讓心急如焚的文安仲看到了希望。

“像咱們家這樣的情況,可以減免整整一年的店面租金,開業滿半年後還能享受相應的補貼,我想試試在家門口創業。”文安仲打著手語跟李娟娟商量。夫妻二人一拍即合,在易地扶貧搬遷的松桃南站安置點租下了300平方米的店面,主廠房用於生產銷售火箱,隔壁則改造成牛肉湯鍋粉店,由李娟娟負責打理,兩口子的生計一下有了著落。

繳納押金、裝修設計、購置設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文安仲忙得不亦樂乎。他興奮地告訴記者,“五一”假期過後,自家的火箱廠和牛肉湯鍋粉店就會正式投入運營。

“以前在外面打工時,幾年都回不了一次家,現在從店裡回家只需要2分鐘,多了很多時間可以陪寶寶。”文安仲的語氣中透著溫柔,“感覺自己找到了歸屬感。”

文安仲所在的銅仁市屬於連片特困區,為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今年2月以來,該市實施“留雁行動”,打出“尋雁、送雁、育雁、助雁、護雁、繁雁”組合拳,引導群眾就近就地就業創業,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我們對外出務工返鄉人員的就業意願進行了整體摸排,針對有意留在本地工作的群眾實施育雁培訓、助雁成長、護雁保障、繁雁孵化工程。引進一批勞動密集型企業,開通‘銅仁人才雲網’發佈企業用工需求,對招聘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和易地扶貧搬遷勞動力的企業兌現‘以工代訓補貼’,同時以‘創業培訓+創業貸款+創業補貼’的優惠政策引導群眾進入園區創業。”銅仁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壓實職能部門“留雁”責任,銅仁市紀委監委班子成員帶隊深入各縣區和市直相關部門開展專項督查30餘次,將各項補貼發放情況列為監督檢查重點,督促各級人社、財政部門加強對相關人員的勤政廉政教育和法規法紀教育,不斷完善資金管理使用監管制度,堅決杜絕造假、虛報等違規違紀行為。“留雁行動”開展以來,已有5.52萬名返鄉人員實現就近就業,7.89萬名務工人員順利返崗,招商引資創業項目360餘個,620餘人實現本地創業。

如今,開業籌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常年漂泊在外的文安仲露出了笑容:“上午忙完火箱廠的工作,中午能吃上一碗熱騰騰的湯鍋粉,再舒坦不過了。”

“幸福你”是李娟娟給即將開業的火箱廠取的名字。文安仲告訴記者,這個名字有兩層寓意:“一是希望來到店裡的顧客都能收穫幸福,二是希望我們一家人能靠著黨的好政策和自己的辛勤勞動過上幸福日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