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濰坊等地鄉村遊:農旅融合帶動增收

國慶中秋假期,鄉村旅遊持續升溫。體驗農活勞動、採摘瓜果蔬菜、品嚐農家美食、瞭解鄉村文化……人們在綠水青山中親近自然,享受美好假期,而火爆的鄉村旅遊也為鄉村振興注入了產業活力。

——編 者

籬笆上掛著國旗,遊客在園子裡採摘新鮮葡萄、垂釣……10月4日,四川德陽市羅江區新盛鎮珍果園家庭農場裡,《我愛你中國》小提琴樂曲悠揚,農場風景賞心悅目。“這裡集採摘、垂釣、遊樂、餐飲、住宿為一體,鄉村旅遊搞得不錯,空氣也好,一家人來休閒蠻好的!”來自重慶的張先生說。

鄉村旅遊人氣火爆

“假期前6天的房間都已經預訂一空,許多客人提前半個月就開始訂房。”北京延慶區大莊科鄉民宿花蹊麗舍負責人羅蓉說。今年,京郊鄉村旅遊成為不少北京市民國慶出行的選擇,鄉村酒店和農家樂餐飲住宿預訂火爆。截至10月5日,國慶期間大莊科鄉共接待遊客1.5萬人次,增收150餘萬元。

國慶中秋假期前3天,廣西陽朔縣遇龍河旅遊度假區迎來今年客流量峰值,帶動了遇龍河周邊村莊的鄉村旅遊。陽朔縣白沙鎮遇龍村村主任朱繼權說,“遊客好多,太忙了!村裡20多家農家樂、民宿全部爆滿。”遇龍河竹筏金龍橋碼頭的負責人劉傳輝這幾天很忙碌,遇龍河竹筏項目非常受歡迎,許多遊客都愛乘坐竹筏“慢”遊山水之美。

在德陽市白馬關鎮萬佛村,國旗飄揚,山林靜謐,一片祥和景象。山林裡散步,體驗農活,動手採摘瓜果,再做一桌團圓飯……這個假期,來自成都的李先生帶著家人到萬佛村感受農家生活,女兒體驗了農活後說知道了什麼叫粒粒皆辛苦。“這兩年,依託特色農產品和自然景觀,村裡發展鄉村旅遊,村民都搞起了第三產業,日子越過越紅火。”萬佛村黨總支書記金利瓊說。

浙江義烏市佛堂鎮龍溪村舉辦多種活動,包括田園音樂會、農產品展銷、美麗鄉村廣場舞大賽、村歌大賽、農田親子趣味運動會、稻草人展示、原鄉美食宴等內容,吸引眾多遊客到來。

遊客體驗普遍提升

隨著各地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日趨完善,鄉村旅遊愈加重視提升遊客體驗,在出行服務中增添科技設施,在山水風景中融入文化元素。

國慶期間,江西永修縣吳城候鳥小鎮迎來客流高峰。“尊敬的遊客您好,我是您的智慧導遊小Y。下面將由我帶您一覽鄱陽湖之美,候鳥之美。”為了方便遊客遊玩,景區推出“智慧導遊”,每名遊客由大湖池入口進入景區之後,都可以在停車場、休息區等公共場所醒目位置看到智慧導遊二維碼標識,拿出手機掃一掃,智慧導遊就會全程陪伴遊客遊覽候鳥小鎮。鄱陽湖吳城候鳥小鎮運營主管陳靜齡介紹,截至10月5日上午,這個假期候鳥小鎮已累計接待遊客3.6萬餘人。

湖南瀏陽市將假日期間的文藝展演送進鄉村旅遊特色景區,為鄉村旅遊注入多彩文化元素。

在瀏陽古港鎮梅田湖紫陽灣屋場,文藝進景區展演活動帶來了方言情景劇《蹚出新路子》,向遊客介紹瀏陽人脫貧致富的精彩故事。長沙彈詞《新時代新瀏陽》等原創節目輪番上演,展示瀏陽獨具魅力的非遺文化,受到遊客和村民歡迎。

近日,湖南寧鄉市黃材鎮龍泉村的100多畝獼猴桃陸續成熟,一串串獼猴桃掛滿枝頭,吸引許多遊客前來採摘。寧鄉市重點鄉村旅遊基地湘都生態農業園開展了“雙節同慶 樂享團圓”等主題慶祝活動,遊客在此體驗星空露營、月餅製作等豐富的活動。

農旅融合帶動增收

這個假期,山東濰坊安丘市柘山鎮張家宅村的柘鄉金水谷農業生態園格外熱鬧。“我們這裡可以提供吃玩住一系列服務,有農業生態觀光園、農家菜生態餐廳,還有民宿。”生態園負責人張曉東介紹,這得益於當地政府加大投入,改善鄉村遊基礎設施建設,好生態配上完善基礎設施,再加上運營有特色,吸引了大批遊客。

濰坊市是農業大市。近年來,濰坊推進文化旅遊與農業的深度融合,培育了一大批鄉村旅遊發展典型,為市民近郊出遊提供了更多選擇。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濰坊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過程中,濰坊開展景區村莊建設,培育了一批景區村莊,儲備了一批重點培育對象,成為全市鄉村旅遊精品化發展的基礎。

四川成都市舉行鄉村消費新場景推介專場活動,宣傳推廣10條鄉村旅遊精品路線。據介紹,此次發佈的2020成都金秋“美麗鄉村”消費新場景包括提供更好的旅遊觀光、鄉村美食、休閒體驗、農產品購物等。記者瞭解到,鄉村旅遊是今年助推成都旅遊復甦的重點領域,成都將積極探索鄉村旅遊提檔升級,以精品化、特色化吸引遊客,助力農業增值增效、農民就業增收。

(綜合本報記者王明峰、王永戰、賀勇、龐革平、顧春、朱磊、王雲娜、潘俊強報道)

人民日報關注濰坊等地鄉村遊:農旅融合帶動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