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小行

哈爾濱小行

還有三十多分鐘,即將離開這座城市,小雨不住地四處飄蕩,抵不住大地的擁抱,激起小小地雨花,一瞬而過,不間不斷……松嫩平原,呼蘭河流域的肥沃培育了最富繞的黑土地,形成了重要的高品質的糧食基地,養育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方民風……帶著你(五常稻與稻花香),一起飛!飛的更高看的更遠……當然了,少不了紅腸與大列巴!

哈爾濱小行

三天前向著東北方向飛行,向下看去肥沃的土地呈現著自然的生機,見證著黃土地走向黑土地的變遷……

帶著小學生的狀態,感恩的態度,此行學習與感悟互聯網信息化農業轉型與構建的新思維,關注與傳承、還原食品本質的屬性(營養、自然、安全),行程只有三天,所以並沒有過多的旅行計劃!

僅僅改變飲食結構,就能帶來健康觀念的顛覆!

凌晨03:30分的哈爾濱,夜色已在漸漸褪去,進入了白晝的前奏……

哈爾濱小行

二十四節氣中,涉及春耕的就多達六個: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春耕的雨如約而來,也是不期而遇,黑土有了雨的相隨,更加顯得生機盎然,卻是好雨知時節不變的承諾與堅承…

哈爾濱小行

風依就在按照慣例跑來跑去,似乎也在溶入春耕的氣息,追尋稻苗地呼吸,追逐稻田的波紋,探索一粒米的旅程……風是載體,無論萬水千山,只為黑土地濃濃的泥土芬香,孕育出鮮活地胚芽,成就出不一樣的你,春耕即將開啟……

哈爾濱凌晨的風很大很大!樹木都向著一個方向呈現出七十多度的樣子,不知朝向哪裡,因為方位感不強,所以自己此時並不知曉東南西北的方向……

距哈爾濱170公里的慶安縣是國家綠色食品A級水稻生產基地,享有"中國綠色食品之鄉"的美譽。

慶安縣屬於低山丘陵平原區,屬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適宜種植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

一場大雨來的匆匆,走的更是匆匆,雨後的黑土地稻田越發敞開廣闊的胸懷,毫不吝嗇地接納包容滋養嫩綠的稻苗,播種機翻起的泥團簇擁著水花,不斷地形成一道道波折散向四方,散了又聚聚了又散……漸漸的出現一排排一行行的稻苗方陣,經過黑土地的養育,幾個月後,田間將是一幅幅稻香滿雲間,稻穗壓彎腰的畫卷,地埂間將滿是豐收喜悅的笑容…,自然賦予了慶安豐沃的資源與回報……

哈爾濱小行

回到哈爾濱城區, 漫行在始建於1898年的中央大街,其北至抗洪紀念塔,全長1450餘米,寬21.34米,其中方石路10.8米寬,全部由方石鋪成。

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彙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保護建築。含括了西方建築史上最有影響的四大建築流派,含括了歐洲最具魅力的近300年文化發展史。

鋪路用的方石塊每塊長18釐米、寬10釐米,其形狀大小就像俄式的小麵包一樣,石面呈渾圓型,精巧、密實、光亮、圓潤,在中外道路史上極為罕有。據說,當時的一塊方石價錢相當於一塊銀元,足有1公里長,粗略算下來,整條街大約鋪有方石87萬塊。

抬頭仰望聳立在中央大街盡頭松花江畔的抗洪紀念塔,該塔是為紀念哈爾濱市人民戰勝"57年特大洪水"於1958年10月1日建成的。

哈爾濱小行

具有非常的時代特徵與現實意義!塔身中部浮雕雕刻著防洪築堤大軍,從宣誓上堤 、運土打夯、搶險鬥爭到勝利慶功等場面,集中描述了人們在防洪鬥爭中所表現的英雄氣概;塔頂是工農兵和知識分子組成的圓雕;塔身下部是群像浮雕,描繪了哈爾濱人民戰勝洪水的生動場面。

一江(松花江)一塔(抗洪紀念塔)一街(中央大街)構成了哈爾濱地標性的象徵。

注視著面前的松花江……

松花江,中國七大河之一,在隋代稱難河,唐代稱那水,遼金兩代稱鴨子河、混同江,清代稱混同江、松花江。

根據東流松花江的地形及河道特性,可分為上、中、下三段。

上游江段,由三岔河至哈爾濱市為上段,上段全長240公里,河道流經松嫩平原的草原、溼地;

中游江段,哈爾濱市至佳木斯市是東流松花江中段,河道長432公里。由哈爾濱市至通河,江道比較平緩,左岸有最大的支流呼蘭河匯入,下行130公里進入低山丘陵地帶,兩岸是張廣才嶺和小興安嶺的山前過渡帶,河谷較狹。

………

歷史每天都在書寫,也每天都在思考……

松花江在抗洪紀念塔旁流淌,相守與望昨天、今天與明天的故事,流淌中依然駐留著滄桑,中央大街百年青磚路踏過無數的印記,又見證過多少的傳奇與憂傷,索菲婭教堂的洋蔥頭頂已走過百個年頭,是否還有人會想起歷史長河中那段萋萋的傳說與故事,甚至是“恥辱”!!無論是悲傷與堅強,無論是變遷與穿越,那是一個城市永遠的歷史餎印,時刻在鞭策……

哈爾濱小行


哈爾濱,黑土地中的一座城市!跨越歲月的年限,在講述一個故事,那年那日那歷史,那人那物那座城——《夜幕下的哈爾濱》!

七十萬字的小說中一個又一個懸念,於激烈緊張的拼死搏殺中潛伏驚心莫測的意外變故;錯綜複雜而又纖微畢露的人情世態,映襯出纏綿純潔的兒女衷腸;慷慨壯烈的浩然悲歌,濃墨重彩潑灑出北滿哈爾濱市絢麗多姿的社會生活眾生相,展開一幅視野寬闊、色調豐富的生活畫面,塑造了主人公們鮮活血肉的平凡英雄形象,為家庭,為信仰,為國家,為民族……

“各位聽眾,從今天開始,在這個時間裡,連續播送長篇小說《夜幕下的哈爾濱》,作者陳璵,由王剛播講”

曲折驚險故事拉開了篇章:“這是1934年的春天,清明早已過去,眼瞅著快到穀雨,可是地處北滿哈爾濱的夜晚,還是涼風撲面…………”

隨著王剛略帶彈性與憂重聲音的響起,帶我們走進了那個民族抗爭的歷史年代! 不能忘卻!

…………

鄭軍 2019年5月25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