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至民國,湖南畫家不止齊白石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龍文泱 通訊員 鄧曉麗 韓珺

4月30日,“山川出雲天下雨——晚清民國時期湖南繪畫藝術特展”在長沙博物館開展。

“很多人以為,晚清民國時期,湖南的畫家獨有齊白石,這是不符合文化和歷史的發展規律的。英雄不可能孤零零地出現,只有有了相當規模的優秀群體,才會有傑出者脫穎而出。”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李蒲星教授說,本次展覽用豐富的實物告訴人們:晚清至民國,湖南畫家遠不止有齊白石,而是群星璀璨。

晚清至民國,湖南畫壇群星璀璨

“周家畇、夏士蘭、雷悅等丹青妙手,植根瀟湘,各擅勝場;齊白石、蕭俊賢、陳少梅等畫壇巨匠,四海遊藝,九州風行。晚清民國時期,湖南繪畫借古開今,滿紙雲煙,走向全國。”長沙博物館館長王立華介紹,本次展覽以該館館藏為主,彙集湖南省博物館、衡陽市博物館珍藏,共展出了30位湖湘藝術名家的75件(套)作品,是該館歷年徵集與初步研究成果的呈現。希望通過對晚清民國時期湖南繪畫藝術史的梳理,讓人們重新審視湖南繪畫的成就與意義。

“考古發掘表明,湖南美術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陶器紋飾。在中國美術史上,湖南美術有‘三度輝煌’,出現了3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師。”李蒲星介紹,湖南美術的“三度輝煌”分別為:以“四羊方尊”為代表的商周期湖南青銅美術;唐代長沙窯陶瓷器開通海上絲綢之路;以齊白石為代表的近現代美術湘軍群體。3位“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師”則是出生於長沙的北宋花鳥走獸畫家易元吉,出生于衡山的“明四家”之一、山水畫家文徵明,出生於常德的“清四僧”之一、山水畫家髠殘。

“鎮館之寶”《宋人鴝鵒圖》,時隔30餘年再展

秋枝橫挑,一八哥棲於枝幹之上。八哥目光銳利,體態豐滿,尾翼整潔,羽毛黑亮,顯出蓬鬆柔軟之質感。雙爪緊握枝幹,堅實有力,角質描繪細膩,筆墨細潤。

“這幅《宋人鴝鵒圖》是我館的‘鎮館之寶’之一,館內唯一一件宋人絹本花鳥畫,國家一級文物。上一次展出,還是20世紀80年代。”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長沙博物館典藏部書畫保管員陳立果說,此畫是該館從湖南著名愛國收藏家、長沙人易元九處徵集的。

這幅在兩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絹本花鳥畫,歷經了近千年歲月,仍然能夠完整保存至今,彌足珍貴。收藏鑑賞家張伯駒在給該畫的題署中感慨:“今求一元明真跡,亦屬難得。此宋人畫紈扇,易氏(易元九)世世相傳,保藏至(今),實難能可貴也。”著名紅學家周汝昌則認為該畫能入列北宋《宣和畫譜》,該書是官方主持編撰的宮廷所藏曆代著名畫家的作品集。

洞庭衡嶽間,走出大批中國畫壇名家

“湖南畫家襟懷散朗,擅長從優秀畫家和畫作中學習。”本次展覽的策展人之一、長沙博物館館員黃愛告訴記者,展覽中的畫作皆為精品,大多數是首次展出。

清初“四王”畫風瀰漫,筆墨蒼潤,“四王”之一王原祁的《山水圖軸》可窺一二。王原祁曾孫、有“小四王”之稱的王宸在永州為官多年,其《臨董源瀟湘圖》等作品中的涓涓瀟湘情愫,流淌為沈翰的心靈底色。

“沈翰是浙江紹興人,清代同治道光年間候補湖南通判,不得意,在長沙以賣畫授徒為生40多年。”黃愛說,沈翰畫名遠揚,以傳統筆墨寫湖湘之景,代表作為《鐵耕齋圖》《麓山精舍圖》。他弟子眾多,蒼崖、何維樸、夏士蘭、周家畇、雷愷、雷恪、雷悅等,皆為湖湘繪畫名手。細品展覽中的畫作,可以看出其中的師承關係。尹金陽花卉草蟲俱擅,齊白石、陳師曾、楊世焯等皆出其門。

“大批畫家從洞庭衡嶽間走向全國,匯聚成晚清民國時期中國畫壇的重要力量。”黃愛將展品一一細數。

《楚山晴曉圖》作者劉愔是長沙寧鄉人,因作《瀟湘八景圖》進呈皇帝,被詔充內廷供奉。與齊白石合作《花鳥圖》的馮臼,與齊白石、雪庵和尚共號“西城三怪”,名噪京華,為衡陽人。《雙清圖》作者曾熙、蕭俊賢皆為衡陽人。前者被《申報》譽其為“現代書畫界之泰斗”,有張大千、姜丹書等眾多弟子;後者是中國近代美術教育的先驅者,培養了王雪濤、呂鳳子等眾多傑出人才。畫《觀音圖》的衡山人陳少梅,有“唐寅以後第一人”美譽。而現代人最為熟知的齊白石,則將寫意花鳥畫推向了登峰造極的境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