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以出土4500萬年前人類遠祖“世紀曙猿”化石,而改寫了人類起源歷史聞名於世的土橋溝遺址,為垣曲縣貼上了遠古文明的震撼標籤,令人感奮。然而這只是這塊文明熱土的眾多古遺址之一,據有關資料介紹,垣曲縣已經發現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古遺址就達近300處,比如著名的南海峪遺址、商城遺址、東關遺址、上亳城址等等。這些光耀世界的文明遺存,讓我感知了古河東運城浩蕩的人文底色,感知了垣曲宏大的文明脈搏。垣曲,大河之曲,文明其恆。我們無法全景展示垣曲古遺址的華彩,現謹選取部分古遺址予以介紹。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垣曲縣城亳清河風光

1.丁家河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55公里的英言鄉丁家河村村南。

類型:舊石器時代遺址,距今100多萬年。

出土文物:舊石器時代石器五件。

2.南海峪遺址

位置:位於垣曲縣南海峪山坡的洞穴中。

類型:推斷可能與北京猿人較為接近,屬於中更新世或稍晚。是目前山西省唯一舊石器時代早期洞穴遺址。

出土文物:出土有石製品和哺乳動物化石。石器種類有尖狀器和刮削器,形體較小,與北京猿人石器工業接近。動物化石的種類有犀牛、鹿、豪豬、獼猴等。還發現了用火遺蹟。

3.下馬新石器遺址

位置:位於垣曲縣蒲掌鄉下馬村。

類型:新石器時代遺址。

出土文物:細泥紅陶尖底瓶殘片、紅陶罐、盆片,夾砂粗紅陶片等,以及完整陶器8件,器形有斂口平底罐、曲腹平底盆、小口弧腹平底瓶等。除2件素面外,其餘均飾黑色彩繪花紋。文化內涵屬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下馬遺址出土彩陶罐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下馬遺址出土的彩陶瓶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下馬遺址出土的單耳葫蘆口壺

4.上亳城遺址

位置:位於垣曲縣王茅鎮東南上毫村。

類型:新石器時代遺址。

出土文物:大量陶器、骨器、石器、蚌器等。遺址內涵豐富,包含仰韶文化中期和晚期、廟底溝文化二期,以及龍山文化遺存,是研究垣曲盆地新石器時代文化序列及其文化面貌的重要遺址。另有少量東周時期遺存。

5.河西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45公里同善鎮河西村村西。

類型: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出土文物:石斧、石鏟、石鐮、石鏃、骨器、陶器等生產工具;器皿與卜骨等生活用具。

6.後灣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13公里的長直鄉後灣村南一百米的山丘上。

類型: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時期。

出土文物:泥質紅陶彩繪片、夾砂褐紅陶片、灰陶、夾砂灰陶、石斧、石刀、石鏃、石環、石球、骨刀等。代表性器物:仰韶文化時期的寬帶紋花卉與幾何紋圖案的缽、罐等;龍山文化時期的附加堆紋直筒罐、折沿繩紋罐、圓點鼓腹尊、單耳杯、回雷紋罍以及陶環等。

7.宋村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24公里的華峰鄉宋村東南。

類型:仰韶文化時期和龍山文化廟底溝II期 。

出土文物:泥質紅陶刻線紋尖底瓶、泥質紅陶帶黑色和褐紅色花卉圖案的缽、夾砂褐紅色弦紋的陶罐、鏟形的鼎足等;龍山文化廟底溝II期時期的灰色夾砂繩紋直筒罐、折沿罐、橫藍紋罐、附加堆紋罐等。以及石刀、石鏟等十餘件石器。

8.南堡頭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30公里的古城鎮南堡頭村。

類型:二里頭文化夏、商遺址。

出土文物:二里頭文化時期夏縣東下馮類型的單耳罐、小口罐、附加堆紋甕、繩紋盆、折肩罐、大口尊等。另有戰國時期的陶盆、筒瓦殘片。

9.神後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北45公里的同善鎮神後村東。

類型:仰韶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早商文化時期、春秋戰國時期等。

出土文物:紅陶罐、夾砂褐陶殘片、泥質灰陶片、鼎足、石刀、石斧等。

10.諸馮山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45公里同善鎮諸馮山小腳下。

類型:西周時期遺址,距今約3000餘年。

出土文物:紅陶、紅褐陶、灰陶殘片,石斧、石刀等。

11.劉村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45公里的同善鎮西南劉村。

類型:龍山文化時期和漢代文化時期。

出土文物:龍山文化時期的陶罐片;漢代陶片。

12.龍尾頭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43公里英言鄉龍尾頭村東。

類型:仰韶文化時期和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商周時期。

出土文物:仰韶文化時期的陶盆、缽、劃線紋尖底瓶;廟底溝二期文化的橫藍紋灰褐色折沿罐、繩紋釜灶、寬沿折腹罐和附加堆紋罐殘片等;龍山文化時期的雙腹盆、小口鼓腹繩紋罐、小杯、器蓋等;商周時期的鼎、罐、豆等遺物殘片等;以及石斧、石刀、石鏃、石鐮等十餘件石器。

13.三家溝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45公里的蒲掌鄉三家溝村。

類型:仰韶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東周時期,但主要為戰國時期。

出土文物:繩紋罐、瓦、豆等殘片,泥質紅陶與彩陶片。

14.南橋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43公里的英言鄉柏底村南南橋西。

類型: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遺址。

出土文物:泥質灰陶盆殘片、夾砂灰陶殘片、紅燒土塊,以及東周時期陶罐、瓦片。

15.口頭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13公里的長直鄉口頭村西北一百五十米的柳溝嶺上。

類型:仰韶文化遺址。

出土文物:紅陶缽、夾砂褐紅陶罐、盆,橘紅色寬帶紋缽、夾砂凹紋陶罐等仰韶文化遺物;二里文化夾砂灰陶罐、杯、骨刀、石斧、骨塊,舌銴帶把繩紋罐、鼓腹繩紋大口尊,以及銅鏃、鋌、深腹盆、陶壎、骨耜、石斧、石鏟等。

16.舜王坪遺址

位置:縣城東北70公里處。

類型:中石器(細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遺址。

出土文物:一萬三千年前的燧石片,泥質紅陶片、灰陶片,以及石刀、石斧等。

17.北堡頭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約30公里的北堡頭村。

類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廟底溝二期文化。

出土文物:仰韶文化時期的彩陶片、灰陶片、石斧、石刀等;廟底溝文化時期的大口直筒罐、橫藍紋折沿罐等。

18.小趙遺址

位置:垣曲縣古城鎮小趙村西。

類型:新石器時代遺址。

出土文物: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陶器,以泥質紅陶和夾砂褐陶為主,另有泥質褐陶、泥質灰陶、夾砂紅陶等。器形以尖底瓶、平底瓶、盆、缽、缸、甕和罐居多,另有鼎、灶、盂、盤、碗、杯以及器座等。

19.龍王崖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7公里處龍王崖村東山嶺上。

類型:仰韶文化時期、龍山文化時期和廟底溝文化時期。

出土文物:廟底溝文化生活用具:鼎、釜灶、甕、罐、壺、杯、碗等。生產工具:石刀、錛、錐、骨、玉器等;龍山文化時期生活用具:深腹罐、鬲、高領鼓腹雙耳罐、釜灶、甑、單耳罐、圓底缸、雙腹盆、器皿等。生產工具:長方形石鏟、石刀、石鑿、石斧、石鏃、石錛,以及骨器刀、刀、鏟、鑿、錐等。

此外還有東周時期六件陶器。

20.東關遺址

位置:垣曲古城鎮東關。

類型:文化遺存從早到晚可分為東關一至四期、廟底溝二期、三里橋類型及商、周、宋代等。其中,東關一至四期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期,廟底溝二期和三里橋類型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龍山文化。

出土文物:發現房址、灰坑、溝壕等遺蹟,環口狀小平底瓶是東關一期文化的類型的典型器物。該文化遺存的發現填補了黃河中游該地區考古學文化發展序列中的空白。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東關遺址圖(運城博物館圖)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東關遺址出土陶單耳杯(新石器時代晚期·公元前2500年-前2000年)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東關遺址出土陶鼎(新時代中期·公元前5000年)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東關遺址出土陶平底缽(新時代中期·公元前5000年)

21.洪慶觀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西南30公里古城鎮西南。

類型:商代遺址。

文物遺存:商代城址。出土銅鼎、銅斝、銅爵、陶鬲、陶盆、卜骨,以及少量玉器。

22.下亳城遺址

位置:位於垣曲縣城東南25公里上、下毫城村之間的第二臺地。

類型:龍山文化和漢代文化遺址。

文物遺存:出土有雙環素面扁壺、高和仰韶彩陶片及許多漢代瓦片。遺址現存元致和元年(1328)所立“殷商烈祖成湯聖王居毫故事片都”石碑。

23.土橋溝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30公里的古城鎮寨裡村土橋溝。

類型:距今約5000萬年的國際人類進化及始新統地層文化遺址。

出土文物:甲殼類、淡水軟體動物、黃河猴等8種動物化石。 以及震驚世界的、距今4500萬年的人類遠祖世紀曙猿化石。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世紀曙猿復原圖(攝於運城博物館)

24.擔山石遺址

位置:毛家灣鎮擔山石村龍骨山山腰。

類型:更新世晚期文化遺址。

出土文物:石英石片、三門馬牙齒、鹿牙等化石。

25.歷山大腰細石器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北70公里的歷山鄉西北大腰。

類型:細石器時代遺址。

出土文物:圓頭刮削器、尖狀器、楔形器、石鏃、石核等五十餘件細石器。是長城內細石器的首次發現。

26.豐村遺址

位置:位於垣曲縣華峰鄉豐村。

類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

出土文物:仰韶文化缽、罐、盆彩陶片;二里頭文化繩紋弦紋尊、單耳帶鋬罐、斂口盆等。

27.五福澗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51公里的安窩鄉五福澗村東50米。

類型: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址。

出土文物:陶罐、盆、鼎、石刀、石斧等廟底溝二期遺物。

28.趙家嶺古地道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30公里的古城鎮趙家嶺西端斷崖。

類型:疑為宋代文化遺址。

文物遺存:人工土洞,宋代瓷片。

29.青廉城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13公里長直鄉青廉村北一百米處。

類型:龍山文化時期和北魏時期遺址。

文物遺存:北魏孝昌年間青廉縣址。出土龍山文化罐、鼎、鬲、石刀等。
30.皋落城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6公里皋落鄉。

類型:春秋時期文化遺址。

出土文物:陶鬲、罐、盆等殘片。

31.六花原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東南37公里的譚家鄉上敵原村。

類型:宋代文化遺址。

文物遺存:原建有嶽忠武王廟,現存岳家軍陣亡裨將張某石塋。

32.大漢溝銅礦遺址

位置:位於縣城西7公里大漢溝山壑內。

類型:夏、商及歷代文化遺址。

出土文物:繩紋陶片、瓷碗片、黑瓷碗、以及南宋嘉熙通寶貨幣一枚。

33.解村遺址

位置:位於垣曲縣解峪鄉解村西200米的一個二級黃土臺地上。

類型:舊石器時代至漢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

出土文物:舊石器時代砍砸器、新石器時代磨製石器、仰韶時期紅陶殘片、廟底溝時期灰陶、龍山時期陶片,戰國、漢時期的素面灰陶以及各類動物骨骸。

34. 劉家溝遺址

位置:垣曲縣皋落鄉劉家溝村東南的一處二級臺地上

類型:漢代古遺址。

出土文物:繩紋灰陶瓦片,灰陶罐殘片。

35.張家莊自然小莊古村落遺址

位置:垣曲縣長直鄉張家莊自然小莊。

類型:新石器時代古村落遺址。

出土文物:夾砂褐陶豎籃紋小罐、夾砂灰陶素面高領罐口,附加堆紋罐腹片,泥質紅陶線紋陶片以及殘石斧等。

36.寧家坡遺址

位置:垣曲縣古城鎮黃河小浪底水庫淹沒區內。

類型:新石器時代廟底溝二期文化遺址。

文物遺存:兩座廟底溝二期文化時期的完整陶窯。兩座陶窯均由火膛、火道、窯室、窯門、出煙滲水口等部分組成,窯體南北水平長度3.05米,垂直通高3米。

37.小趙遺址

位置:垣曲縣古城鎮小趙村西。

類型:新石器時代遺址。

出土文物:仰韶文化廟底溝類型陶器以泥質紅陶和夾砂褐陶為主,另有泥質褐陶、泥質灰陶、夾砂紅陶等。器形以尖底瓶、平底瓶、盆、缽、缸、甕和罐居多,另有鼎、灶、盂、盤、碗、杯以及器座等。

38.大腰遺址

位置:垣曲縣歷山鎮文堂村。

類型:更新世晚期舊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出土文物:人工打製的燧石片、圓頭刮削器、楔形刮削器、石核和尖狀器等。

39.垣曲商城遺址

位置:位於垣曲縣王茅鎮鎮南黃河與亳清河之間陡起的高臺。

類型:商代早期城址。

文物遺存:城址遺存;出土了銅器、陶器、石器、骨器、卜骨等商代文物數千件。農業生產工具方面,主要有砍伐工具石斧,翻土工具石鏟,收割工具石刀和石鐮等,刀和鐮的種類和數量都很多,石刀有長方形、梯形、半月形等多種形制,有的兩側帶缺口,有的中部有穿孔。石鐮也有長條形和半月形,另外還有陶鐮、骨鐮、蚌鐮等,這些收割工具的大量存在;製陶是社會生活中最重要的手工業部門,城址中除有陶拍、骨匕等製陶工具出土之外,還出土了大量陶器,輪制工藝已廣泛使用。古城地區以北蘊藏著豐富的有色金屬礦藏,是商城冶銅業發展的資源基礎,商城內出土的鼎、斝、爵等銅容器、銅鏃、銅刀等狩獵、生產工具以及有色金屬礦石和較多的銅煉渣,說明這些銅器很可能是在本地冶煉的。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商城遺址出土夏代卜骨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商城遺址出土夏代陶大口尊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商城遺址出土夏代陶大口尊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商城遺址出土夏代陶甑

40. 北峪銅礦遺址

位置:位於垣曲縣毛家灣鎮毛家村北峪自然村村東200米處。

類型:漢代、唐代遺址。

文物遺存:礦洞大小約4米 見方,深約2公里,幾經棄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重新開採。洞內分多條灰坑,灰坑內廢棄大量枯朽坑木及泥質灰陶四系罐。

41.其它

1995年8月文物普查發現的古遺址:

柳樹腰遺址,中石器時代。

四十畝古垛遺址,中石器時代。

楊家河遺址,新石器時代。

文家灣遺址,新石器時代。

小河遺址,新石器時代。

北河遺址,新石器時代。

馬村遺址,新石器時代。

北羊堡遺址,新石器時代。

二里半遺址,新石器時代。

南河遺址,新石器時代。

古堆遺址,新石器時代。

前山遺址,新石器時代。

西關遺址,新石器時代。

東寨遺址,新石器時代。

店頭遺址,新石器時代。

龍尾頭遺址,新石器時代。

趙寨遺址,新石器時代。

北窪遺址,新石器時代。

河西遺址,夏、商時期。

窪裡遺址,周代。

官道遺址,東周。

蒲掌遺址,東周。

堤溝遺址,東周。

芮村遺址,東周。

在文明宏大的維度裡,垣曲以其豐盈的古遺址遺存,彰顯著土地的巍巍情懷,風華穿越滄桑,風采燦爛流年,家國家園,血脈文脈,這就是崢嶸的風骨,這就是永遠的信仰。但願有一天,大遺址共同保護、開發,造福人們,再創新時代的文明。

文化自信,就在一方熱土。愛的熾烈,愛的永恆,愛的真純。

燦爛的垣曲古遺址文化

作者:胡春良

責編:張國平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