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大維度分析唐朝文人懷才不遇,引古喻今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胸羅文章兵百萬,膽照華國樹千臺”

的賈誼,因官場不順英年早逝,成為後世文人重點緬懷的對象。而在和賈誼有關的文章詩賦當中,以唐朝為盛,相關詩文不少於200篇。“眾推賈誼為才子”、“賈生才調更無倫”、“文章賈誼才”等詩文對賈誼推崇至極。

從三大維度分析唐朝文人懷才不遇,引古喻今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賈誼在漢朝是非常受推崇的,漢文帝、漢武帝和漢章帝都給予了非常高的評價。而在唐朝,賈誼在唐朝官方(唐朝皇帝都沒有對賈誼有過評價)反應一般,民間反應很火熱,大部分都是用來比喻自己懷才不遇,痛斥朝廷不給自己機會。本文將對賈誼的真實情況進行分析,唐朝文人不同角度看待賈誼的詩篇分析以及從三大維度來分析唐朝文人所謂的懷才不遇,引古喻今是不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賈誼的真實狀況,是天妒英年還是生不逢時?

賈誼18歲成名,21歲任博士,22歲任太中大夫,33歲英年早逝。後世看前史,從賈誼個人、漢文帝和當時的時局來分析賈誼的真實情況。

蘇軾在《賈誼論》中說:“非才之難,所以自用者實難。惜乎賈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賈誼,曠世之才氣量卻有點小,自我調節能力較差,三個事情可以佐證。在朝堂的時候,才能出眾卻沒有多少支持者,特別是眾多老臣的排斥,典型的智商高情商低。被貶長沙的時候,心情抑鬱做出千古名作《吊屈原賦》,心病開始滋生,在二次入朝沒有留任的時候心病很重了。在陪伴梁懷王的時候,因為懷王墜馬而死耿耿於心不能釋懷,最終鬱郁而亡。

“一時謀議略施行,誰道君王薄賈生。”王安石認為漢文帝並沒有輕視賈誼,從歷史來看這也是屬實的。漢文帝長賈誼3歲,年齡相仿共同語言必然很多,在初期的時候漢文帝對於賈誼的策略很多都是聽取的,特別是《論積貯疏》,大部分內容都獲得了執行。有些政策因為時機不成熟沒有推廣,後期晁錯很多政策也是和賈誼一脈相承的。梁王事件後,漢文帝也並沒有追究賈誼的責任,並按照他的建議對梁王封地進行安排。

從三大維度分析唐朝文人懷才不遇,引古喻今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很多史實都可以說明漢文帝並沒有虧待賈誼,那為什麼會出現賈誼被貶不得志的事情?因為朝居!漢文帝的帝位是靠運氣得來的!23歲的劉恆在莫名其妙的情況下被群臣擁戴稱帝,這對於一直戰戰兢兢過小日子的代王來說,在朝居沒有任何根基!想要一下子撼動錯綜複雜的朝廷簡直是痴心妄想,一不小心都會把自己玩完。而賈誼,就是在漢文帝剛登基的時候被重視的,被朝廷排斥也是必然的!

賈誼認清了自己,認識了漢文帝,但卻沒有認清朝居!如果要歸結賈誼的遭遇,生不逢時可能更適合,如果再晚幾年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而後人在詠歎賈誼的時候,也只是看到了所謂的懷才不遇,並沒有看清事情的真正原因。

唐朝文人詠賈誼,不同角度折射出不同的情懷

從目前可以統計到的唐詩來看,和賈誼直接有關的詩賦有129首。詩句裡面含賈誼的有65首,含賈生的有43首(在唐朝賈島也被人稱為賈生,已排除),詩名含有《賈誼》的5首含《賈生》的有3首,其他的如“洛陽才子”的有13首含“賈太傅”的2首,還有其他以長沙、屈原相關聯提到的賈誼沒有列入統計。

從三大維度分析唐朝文人懷才不遇,引古喻今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在文化繁榮的唐朝,寫賈誼相關的詩人就超過了60人,而超過3首詩的有13人,最多的是白居易。這些詩人大都是當時非常出名的詩人,我們耳熟能詳的李白杜甫劉長卿也都寫了七八首。梳理這些詩人詠賈誼的詩句,大概可以分成讚歎其才能的,同情其遭遇的,反思其人生和自認為感同身受懷才不遇這四種。

從三大維度分析唐朝文人懷才不遇,引古喻今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有8個詩人寫的詩作都是在感慨自己懷才不遇的,有3個詩人是同情賈誼的遭遇,白居易是以嘆其才能為主,王維是以反思人生為主。再深入地去分析,從每個人的經歷及職位可以看出,能夠進入到朝廷核心的都是持認可和同情的態度,而遠離朝廷難於入仕的都是感慨自己懷才不遇的抒情為主。

這些詩人貫穿了唐朝的各個時期,寫的也都是以賈誼個人相關的作品,並未對賈誼所在的時局進行深入的分析,也未對賈誼的個人性格以及賈誼和漢文帝的關係進行深入的分析,只是簡單以賈誼被貶長沙始終不得志的角度進行創作,其詩作的侷限性也相對的比較大。

唐朝文人懷不懷才遇不遇,從三個維度來分析

正常來說所謂的懷才不遇,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第一種是從來沒有被遇上過的,第二種是沒有把握住機會的,第三種是遇上了卻被貶謫的。而這三種情況我們可以從個人才能、上升通路和入仕表現三個維度來分析。

“漢朝之儒,唯賈生而已。”賈誼的才能天下所共識。而賈誼在年輕的時候就展現出其天賦,協助吳公治理河南郡獲得全國冠軍,並通過吳公直接對接到了漢文帝,整個上升通路是非常通暢的。入仕表現前期才能也是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因為沒有處理好朝廷關係被排斥,從這個角度來說,賈誼是屬於第三種的。

從三大維度分析唐朝文人懷才不遇,引古喻今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唐朝選舉官員的方式是推薦制和科舉制並行的選拔方式,在隋朝開始的科舉制度是人才選拔的一大創舉,唐朝對科舉進行了發揚光大。而從詠賈誼懷才不遇最多的8位詩人來分析,除了做好本職詩人的工作外,其他的表現都是比較一般的,大部分都是屢試不中,後來有機會入仕了,表現也都是非常一般的。

從三大維度分析唐朝文人懷才不遇,引古喻今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舉進士不中第,困長安”的杜甫,感慨“賈誼徒忠貞”,在不得志的時候“傷時哭賈生”。而在梳理杜甫從仕的情況來看,他並沒有教出一份很好的答案,在長安十年沒有人肯幫,難得入仕卻不明事理得罪了皇上。個人才能除了詩才以外,政治才能一般,上升通道已經打開了結果沒有把握住,在入仕表現上非常的一般。所以他是屬於第二種沒有把握住機會的。

被崔珏說成“虛負凌雲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的李商隱,經常“空聞遷賈誼”,也經常感嘆“賈生兼事鬼”,來表達自己對皇帝沉迷道教的不滿。在自己考不上的時候,令狐家族幫了他,結果他卻為了仕途和老婆投奔到別人懷裡,這個在當時是非常不齒的。個人才能除了詩才表現一般,上升通道因為自己的“作”兩邊都得罪了,入仕表現非常一般,沒有像樣的政績。李商隱也是典型的第二種情況。

從三大維度分析唐朝文人懷才不遇,引古喻今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的孟浩然,感慨“賈誼才空逸”,自己又經常“長沙賈誼愁”。流戀山水被逼入仕的他,奔波一生終無所獲。個人才能除了詩作,其他的一般,交友幾十年也沒有人幫忙推薦,更沒有入仕的表現。所以只能是第一種情況沒有機會入仕。

結語

“文帝時,可當大臣者,惟賈太傅一人。”賈誼不僅在政治,在文學、軍事、經濟和民族和思想等方面都有建樹,成就斐然。年輕氣盛的他少年得志容易“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因此貶謫對他來說更是一種歷練,只是他自己沒有看開想開導致英年早逝。我們偉人寫的《賈生》:“賈生才調世無倫,哭泣情懷吊屈文。梁王墮馬尋常事,何用哀傷付一生。”

從三大維度分析唐朝文人懷才不遇,引古喻今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而唐朝很多文人墨士喜歡以古喻今,特別是對自己所謂的懷才不遇。文中我們分析了幾個例子就能看出,除了詩寫的好,很多文人在其他方面的才能其實是一般的。而諸如張九齡等有才有能的政治家,他們看待賈誼的時候更是從同情的角度而不是借題發揮的角度。

沒有相應的才能,沒有全盤的去看待賈誼的歷程而去攀附賈誼,是對賈誼最大的不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