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打算放棄把SCI作為評估學者的指標?這是個好主意嗎?


中國打算放棄把SCI作為評估學者的指標?這是個好主意嗎?


導語

最近,教育部、科技部聯合發文,要堅決破除論文“SCI至上”的學術評價模式,對此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討論,那麼,我們不妨從國外學者的角度去看待這一舉措,我們邀請查爾斯沃思英國編輯團隊成員,讓他們談談對此的看法。譯文如下

中國政府擬推行新舉措——評估學術表現時減少對SCI期刊論文的依賴,這也引起近期中國社交媒體的熱烈討論。這些新舉措可能會產生突破性進展:以後研究人員所在的大學或機構在對其進行評估時,其他因素會和期刊質量一樣重要。

如何評議期刊質量?影響因子通常作為期刊評議的指標。這種評價方式是否公平?

多年來,部分領域的研究人員(人文學科)一直認為較之其他科研同事,僅將所謂的“期刊質量”作為評價指標,對他們來說是不公平的。新舉措有助於研究人員晉升,或者至少是保住工作。中國政府可能已經意識到,還有其他方法可評估研究人員的影響力。目前多數研究人員認為把SCI期刊論文作為評估指標之一的新舉措似乎是往正確方向前進的重大正面舉措。

對科學出版物價值和潛在影響力的主觀評價通常在科學家自身研究的過程中進行,這也是晉升、任命及政府委員會的一部分。依據影響因子評估的方法雖不完善,但仍是評估論文質量最有效的方法。

我們應如何評估科學出版物的質量和影響力?評估影響力時,對博學廣識的科學家、論文發表期刊或論文引用次數的判斷,是否優於影響因子?這些都是關乎個人生涯和大學院系的重要問題,對政府來說也至關重要。

總之,在這種背景下,影響力可以被定義為研究帶來的社會經濟影響。但這種評估也必須在科學素養的範圍內進行。科學家自己往往不善於評估科學出版物的價值;他們的評估容易出錯,也會存在對論文發表期刊的偏見。此外,主觀評估花費不菲且耗時。科學家也不善於預估一篇論文的未來影響力,這是由論文被引用的累計次數來衡量的。

中國政府對學者的評估改革看上去確實在向前推進:更看重學者的研究影響力,減少對SCI出版物感知質量的依賴。廣義地說,影響力就是研究人員對世界做出的貢獻。這包括研究直接或間接產生的非學術利益。當研究中的數據和信息成為人們能夠運用或受益的知識時,通過學習進行知識交換就成為影響力的先導。有多種因素可能與研究影響力的可能性有關,包括工作環境、參與人員、參與方式、個人知識交換方法和管理權力動態的能力。

出版物影響力如何評估?

把影響因子作為唯一指標並不是理想的方法。因為這種方法在雖然預評估中大有幫助,但它是以主觀評估為依據,不受論文發表期刊的影響。

相對於論文發表後的主觀評論和作為價值衡量標準的引用次數,影響因子還有其他作用。首先,影響因子公開透明。其次,決定哪些論文應被篩選提交、以進行評估是項艱鉅的任務,而影響因子能消除其中的困難。

把影響因子作為價值衡量標準並沒獲得多數科學家贊同,《關於研究評價的舊金山宣言》(DORA)表達了這種不滿的心聲(http://am.ascb.org/dora/)該宣言敦促各機構、資助機構和政府避免使用期刊級別指標(如影響因子)來評估科學論文的價值。相反,該宣言提倡使用主觀評論和文章級別指標。

衡量影響力的其他標準通常有兩個:意義和影響範圍。首先,問問自己,自己的研究能發揮哪些作用。對同事來說,自身工作有什麼意義或價值,能發揮多少作用?其次,自身工作的影響力有多深遠。是否有其他團體會以相似的方式獲益?自身工作的新用途是否會給新團體帶來新利益?

中國政府現在的努力或許正在發揮作用

時間會證明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