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學西漸:西方人對中華“詩與遠方”的朝聖之旅

20世紀以來,似乎“西學東漸”很是流行,學習西方的科技、先進治理經驗、人文思想。但根據歷史事實,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東學西漸”從來就沒有中斷過。季羨林先生就說過,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了西方傳教士、外籍華人、留學生、商人等的注意,並通過他們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國。

2018年,曾經見過瑞士洛桑大學的一個專攻中國法制史的西方教授Harro von Senger(中文名勝雅律)。他70年代就曾去北京大學留學,此後與中國結緣,一輩子都在研究中國的文化、歷史、哲學與法律。他可以說一口流利的中文,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如數家珍,對中國現有體制的瞭解更是讓人側目。此後,我開始關注一些西方的漢學家,他們從西方的角度、或者說在具有西方的底蘊後再來研究中國文化,有時比中國人更“中國”,其視野的廣度、思考的深度,會給我們很大的啟發。

我近期看了兩本書,《中國縱橫:一個漢學家的學術探索之旅》和《尋人不遇:對中國古代詩人的朝聖之旅》,分別來自:研究中國史的奇才史景遷,另一位是研究中國文學的美國漢學家比爾·波特。

史景遷

史景遷,英文名Jinathan D. Spence,中文名是其在耶魯大學研讀歷史學博士期間,由中國史學前輩房兆楹所命,原義為“景仰司馬遷”。從早期的《康熙與曹寅: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秘》、《中國皇帝:康熙自畫像》,到後期的《毛澤東》、《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史景遷的著作,讓西方人深入理解中國近代的歷史,特別是中國人生存的時代環境與生命意義的追尋。是西方少數的能將史學寫成暢銷書的作者,對中國歷史、文化在西方英語世界的傳佈發揮了重要的影響。

史景遷引用了漢學家先驅巴耶爾在《漢語博覽》中的話,從馬可波羅在中國的遊歷,到元朝崩潰、所有商路中斷,“這個國家越來越遙遠,像是消失在黑夜中的一顆星星”;但是一旦中國“再次揭開它的面紗,我們將看到一個全新的世界,那裡居住著知書達理、溫文爾雅、循規蹈矩的中國人,和歐洲國家的榮耀不相上下”。

東學西漸:西方人對中華“詩與遠方”的朝聖之旅

尋人不遇的比爾·波特

比爾·波特,是美國著名的作家、翻譯家、漢學家。他曾隱居於中國,後來雲遊四方追尋先人的足跡,探尋修行人、禪宗、黃河文化、絲綢之路、西南雲貴黔,相繼推出過《空谷幽蘭》、《禪的行囊》、《黃河之旅》、《絲綢之路》、《彩雲之南》等作品。

2012年,69歲的比爾·波特用30天的時間,開始尋訪36位他所欽佩的中國古代詩人故址,並寫下了《尋人不遇:對中國古代詩人的朝聖之旅》。他從北京(古稱幽州)出發,以唐朝詩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開始他的文化之旅。在第一站孔子的出生地尼山,比爾面對沂河想起“逝河如斯夫,不捨晝夜”(論語·子罕篇),以及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的“人不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感慨生命流逝、時代變遷,中西方的融合那麼自然地閃現。

之後他到濟南,探訪“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李清照;在河南拜謁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書香世家蘇洵、蘇軾、蘇轍“三蘇”(平頂山)以及白居易(洛陽)的墓冢;一路經昔日長安(王維、杜甫、柳宗元、韓愈、杜牧),遂寧、成都、奉節(賈島、杜甫),湖南秭歸(屈原、騷壇詩社),湖北(白居易、歐陽修、孟浩然、蘇東坡),在江南徜徉於謝靈運的山水、陶淵明的桃花源之中,最後駐足於浙江天台山詩僧寒山隱居之地,“一住寒山萬事休,更無雜念掛心頭”。

東學西漸:西方人對中華“詩與遠方”的朝聖之旅

結語

作為西方人,對中華文化有這麼深的情結,願意花畢生的時間探尋、弘揚,更是不易。在《尋人不遇》中,當比爾寫到他此次去屈原廟時,廟中唯一的管理員、當地騷壇詩社的復興者徐正端住院了,因20年前比爾第一次來時認識他,所以專門折去醫院看望這位80多歲一生坎坷、但執著愛詩的已身患癌症的老人。這樣的情懷與友誼,讓人動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