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取捨,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具體策略

教學素材在學習活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同的素材,甚至相同素材的不同呈現方式,都會導致不同的學習效果。教材中呈現的學習素材是具有普遍意義和代表性的,它為我們提供的是範例。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在充分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就具體問題做進一步的思考和改進,以期達到最好的學習效果。

1、素材選取要體現時代性。

課上教師選用的素材應當是當今發生的,最好是發生在學生自己身邊的事例。學生有生活體驗和感性知識,就容易在學生思維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在書本知識與現實之間架起一座貫通的橋樑,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與認同。所以教師應天天關注時事,並把它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起來。如2017年5月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峰會的相關內容;又如近期路邊擺放的“共享單車”的相關內容等都可以作為學習素材。

2、素材選取要體現生活性。

“數學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 生活離不開數學,數學離不開生活,數學知識源於生活而最終服務於生活。所以,數學教學應多選擇生活化的素材,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縮短數學與生活的距離,擴大學生的認知視野,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既滿足了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的需要,又體會了數學的價值。例如學習小數加減法可以選取微信紅包的素材;學習大數的認識,可以選取明星微博關注人數等。

學會取捨,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具體策略

3、素材選取要體現趣味性。

素材選擇時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根據具體學段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學生的興趣和生活實際,選擇學生最感興趣的素材,讓學生感悟數學的魅力,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達到心動和情動的學習效果。

4、素材的選取要體現主體性。

讓學生參與教學素材的提供與組織,如上例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舉例,給學生創設一個創新和實踐的學習環境,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探究慾望,又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一種成功的體驗。

教材只是提供教學的基本內容、基本思路,限於教學素材呈現的侷限性,教師應該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有目的的選擇、補充和調整。在教學素材的取捨之間,需要教師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提高教育智慧。

——節選自錢守旺主編《打造動感課堂的66個策略》(福建教育出版社)


學會取捨,教師創造性使用教材的具體策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