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強勢是對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

女人的強勢是對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

-1-

一是容易造成父親角色的缺位。

在子女的教育當中,父親的地位至關重要,沒有人能夠替代。

有研究證明,孩子從母親那裡可以更多地接受語言、日常生活知識、物品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和藝術性等方面的知識。而父親會給予孩子更豐富、更廣闊的知識。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孩子樹立怎樣的人生觀,怎樣的價值取向,父親都有著特殊的影響力。

單親家庭的孩子更容易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就是這個道理。

而家裡什麼事情都是媽媽說了算,爸爸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插不上嘴,丈夫在妻子眼裡只是相當於另一個聽話的孩子,這樣的成長環境,無異於單親家庭。

-2-

前兩天,表姐來我家,說起孩子的教育一臉委屈。

她和我抱怨說,自從兒子小學後,發現越來越難管,成績不理想,作業也經常完不成。

她問我:“到底問題出在哪兒呢?我恨不得一天24小時都盯著他,為什麼還會這樣?”

我對錶姐說:“原因不在孩子,而在你。你太強勢了。”

在表姐家,她是理所當然的“一把手”,凡事都自己說了算,姐夫和小外甥簡直就是她的兩個下屬。

這樣的家庭,孩子的教育非常容易出問題。

-3-

容易造成孩子的極端性格。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所作所為,其實都是在對孩子言傳身教。

對於男孩子來講,有一個過於強勢的母親,有一個形象弱化的父親,他會在潛意識裡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等長大了,很容易造成懦弱膽小的性格,也容易像父親一樣在家裡被邊緣化。

我對錶姐開玩笑說,你天天這麼管他們爺倆兒,將來你兒子也會和姐夫一樣,你這是幫未來的兒媳婦打基礎呢!

同樣的道理,對於女孩子來講,母親的行為也會對孩子潛移默化,長大後很可能也性格急躁,凡事強勢而刻薄。

說實話,表姐這樣的脾氣,和她的媽媽就特別相似。

女人的強勢是對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大忌

-4-

每個人的智商、學歷、能力等各方面存在不同,不一定每個家庭都一定是男強女弱。

但在教育孩子方面,我更贊同家裡有一位溫柔體貼的媽媽,加上一個偉岸威嚴的爸爸。

即使你在職場是鐵娘子,回家後也只是一位賢淑的妻子,一位溫婉的母親。

比如香港特區第五任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她的兩個兒子都畢業於英國的劍橋大學。

她談起對孩子的教育,就特別強調要做到家庭共融,“一齊講、一齊聽、有商有量”,一家人平等交流。

真的,強勢的母親是教育孩子的大忌。

在家庭教育當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分工,你再有本事也不能全部代替。

否則,很可能費了很大力氣,卻事與願違。

-5-

在電視連續劇《急診科醫生》中,江曉琪接待了一對母子。

即使在醫院,那位母親也是一直在對孩子大聲訓斥,動不動就伸手打孩子。

最後,那位男孩被確認為“貓抓病”。

那位看起來怯怯的男孩,竟然是在外面偷偷虐貓,以至於被貓抓傷,所以患病。

他的母親非常生氣,又要打孩子。

江曉琪建議那位母親去看心理醫生,她對那位母親說:“孩子模仿的往往是他身邊最親近的人,從我進這間診室開始,你有好好說過一句話嗎?你都在嚷,要不抬手就打,你自己很暴力,你沒有意識到嗎?”

那位媽媽委屈地說,自己作為單親媽媽,事事小心,處處注意,怕他凍著,怕他熱著,怕他生病,天天下午給孩子量體溫,結果卻是這個樣子。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媽媽只是和電視劇裡的那位有程度上的不同,她們以愛的名義干涉孩子的一切,對孩子性格造成了負面影響還不自知。

-文章來源於網絡純屬個人感想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