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得水在于揭露和撕开

开始看的时候有些钻牛角尖了,很多动机和转折我本人不认为成立,如 张一曼为什么利用完铜匠后,要那么故意羞辱他,其实完全可以敞开明说,而且这点落入俗套,好像故意营造一种我表面是坏女人,其实我是为大局考虑,我只是不被人理解,也不需要被人理解,让观众“伪共鸣”,对张一曼恨不起来。第二,铜匠,我看了有些影评说的,我觉得有些勉强,铜匠仿佛被张一曼“开光”,除了质朴外多了欲望与野心,但是面对张一曼的故意羞辱,然后抛弃了质朴,对整部影评仿佛一个关键点,成也铜匠,败也铜匠,但是我觉得如同和外国人一​样对这点感到不可思议,铜匠完全没必要这样打击张一曼,他要打击的对象是他们那群教师。最后一点就是对张一曼的半疯半癫就摸不着头脑了,不知道是因为的头发的事情,还是自己的遮羞布没了,还是看见各自周围人的丑态毕露的醒悟。毕竟不是专业的。就是对这个思想变化琢磨不到。

前面是我细枝末节钻牛角尖分析的,后面才是电影想说的,人性的劣根性,自由,理想,勇敢等高尚品质碰上利益后,一切都禁不起考验,校长为学校的未来一直牺牲其他人的,包括自己的女儿。

开始的时候,电影的讽刺意味已经出来了,一个没油水捞的山村,他们也打了“驴得水”的幌子多换取上面一点工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校长开始问资金的明细的时候 ,“驴得水老师”的工资根本不是用在教学上,个人开销都挪用驴得水的,电影的基调一切明了。这显然是一种风气问题,偏远山村如此,更何况那些富的流油的地方,这点讽刺无异。

驴得水在于揭露和撕开

驴得水在于揭露和撕开

驴得水在于揭露和撕开

在电影的背景下,教育已说不清楚是伟大还是虚伪,为人师表,为人师表,自己都不做好,怎么当老师,教出来的学生,只是多出像铜匠的人罢了。

电影中的角们也各自代表着导演想表达的东西。

如网友们所说的李铁男的有勇无谋,自以为能禁得起死亡或者权威的考验,但他的 尊严,勇气,正义,在死亡前统统粉碎,剩下的除了自欺欺人和虚伪浮上表面。

张一曼的“放荡的自由”,网上 评论很热的自由都是关于这个女人的,我想些这些影评的人都大多以女性视角写的。超前性观念喽,女人是水,养活那“驴”似的男人,然后被男人抛弃喽,导演或许有这样的意思,但是各位写的太自我了,那么男人就是一个这么惹人厌的生物吗?别说那个时代,就说现这个时代,为生理随便找个男人解决,这个是超前?这个点没get 到,为了自己的生理愉悦而不考虑后果,也是张一曼向往的自由,这个自由不敢苟同,如铜匠和裴万山和张一曼鱼水之欢后,别人都是表示愿意跟她在一起,或许是因为负责,或许是因为是真正动情,在张一曼拒绝后,要他们还要站在张一曼的角度考虑超前,明显是不可能的。只能认为张一曼是一个放荡的女人。关于这点根本不是所谓的超前性意识,只是关于对于男女之间的不尊重和对性的不尊重。

张一曼这个火引的线索,很无力,只是起勉强铺垫的作用,她是可悲的,是一种自我行为的后果。

裴万山自私的化身,校长虚伪的化身,不想多说,

孙佳的歇斯底里的正义,善良!或许表现的有点偏执,不够妥当。但是这也是一个纯真所固有的品质,也是导演告诉观众,人性还是可靠的,有希望的。

镜头语言不是很懂,但是也能看懂些许,不过我不想班门弄釜。

只是说一下我所看到后的想法,一个关于人性的脆弱性,负面性,某些社会制度的问题的电影,能引起许多人的共鸣,说明人心本来就是不相信人性的,一些价值观建立的一些东西。

人性这个话题永远都是一个矛盾和敏感的话题。

人们不愿意相信人性,又渴望人性的光明和温暖,但似乎永远达不到某种程度。一旦放到台明面上,许多东西禁不起考验,审视。

人性如深渊,你在审视它,它也在凝视你,时间一久,沉沦似乎是大多数的命运。

“驴得水”在我的阅片史中,它独特的,完整的的作品,独特是镜头和故事几乎都是在几个人身上完成的,完整就是在于结尾和开头呼应,完整呈现了一个故事。但是给予的意义,它在于撕开和揭露,放在阳光下,显得就是不那么光明和合群。但是人人都有权利认识这是个什么世界。

丑恶和光明从来都是正反面,此消彼长。

拓荒者,正在把黑暗的口子正在一条一条被撕开,光驱除黑暗,也可能黑暗侵蚀光明,所有人仍需努力,让人性不再荒芜,不要沉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