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評丨大學生虐貓被退學,不是一個人的悲劇

針對近日網傳的學生範某虐貓事件,4月15日晚7時許,山東理工大學發佈《關於對範某虐貓事件的處理公告》稱,依據學校學生學籍管理規定,對範某予以退學。

快評丨大學生虐貓被退學,不是一個人的悲劇

退學,是學校對違規學生所能作出的最重處罰。或許,有人會認為這樣的處罰太重了。但只要瞭解到涉事學生虐貓的殘忍程度,虐貓的數量之多以及其他的一些相關行為,應該就不會認為學校“予以退學”的處罰不當。

根據前期的報道可知,網友爆料範某在貓還存活的情況下,用剝皮、掏腸、火燒、電擊等極其殘忍的方式將貓虐殺致死,兩個月內虐死80多隻流浪貓。並且,其還在網上發佈、轉發他人虐貓視頻和販賣虐貓視頻。

學校作出“退學”的頂格處罰,並無不當,這對涉事學生來說,既是一個教訓,也是咎由自取。

當然,範某被退學,不只是他一個人的悲劇。同時也提醒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心理教育,及早發現心理有異常的學生,並及早予以糾正。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虐殺動物是一種心理障礙,存在認知和情感上的障礙。這種障礙表現出,涉事者大多在童年有過心理創傷,導致心理鬱結,繼而發展成需要迫害、虐殺“更弱的”動物來排解。

事實上,在演變成“極端虐殺動物”之前,一般會有很長一段由輕到重的發展階段。如果學校能從小學就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的師資建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及早發現學生的異常行為或怪癖,比如看見小動物就心煩不快、有踢打衝動、經常抓起小動物亂打一氣等。如有此類情形,用心理教育及時加以糾正,或許“範某們”的極端行為就可以避免。

這些年,學生虐殺動物的新聞時有發生。如清華大學學生在動物園用硫酸潑動物、復旦研究生虐貓事件等。而學生虐待動物的極端事件頻發,也從側面反映出在應試教育體制下,一味追求分數帶來過強的競爭壓力,不少學校存在忽視學生的心理教育的情形,甚至沒有心理教育這項內容。

隨著社會的變遷,學習和就業競爭壓力的加大,人們出現心理問題的年齡也在不斷降低。有調查顯示,小學生有異常心理問題傾向的比例是16.4%,有嚴重心理行為問題的比例是4.2%。學校的責任不僅在於教書,更要育人,及早對心理有異常的學生進行干預,亦應形成共識和常規做法。

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貓狗更是許多人的精神伴侶。善待動物,善待貓狗就是善待人類自己。禁止和防止虐殺動物,不僅要加快這方面的立法,更要從小對學生進行相關教育與心理問題預防,避免出現更多極端的“範某”。

作者 葉建明

編輯 趙瑜

紅星評論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紅星新聞V6.8全新上線,歡迎下載)

快評丨大學生虐貓被退學,不是一個人的悲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