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明治維新後,日本政府先後頒佈《學制》《教育令》等法規,仿照歐美建立起了近代教育制度。

截止至二戰戰敗前,小學教科書一律由文部省組織編寫,即“國定教科書”,其國語、音樂、美術等教科書中,充斥著所謂“精忠報國”、“捨身取義”的內容。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大正時代(1912年—1926)的日本中學生

二戰後,在美國的主導下,文部省先後頒佈了《教育基本法》《學校教育法》等法規,對日本小學到高中的教學方針、教學內容和教科書審定標準等進行了規範。

從這開始,日本進入了“國定”教科書與民間編寫、文部省“審定”教科書“並駕齊驅”的局面。到了50年代後期,教科書全部由民間編寫,“國定”教科書徹底退出歷史舞臺。

日本教科書的選用,因學校性質而異。

  • 公立學校由所在學區的教育委員會決定;
  • 國立或私立學校由校長決定。

各學校將選用的教科書的名稱、數量等情況,上報給文部科學大臣,文部科學大臣再告知各出版社發行數量,出版社根據選用數量印刷,最終送至選用的學校。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80年代的日本高中生

接下來,我們重點關注一下日本的高中歷史課程。

  • 課程分為“世界史AB”和“日本史AB”,A是近現代史,B是通史,學生必須在“世界史AB”和“日本史AB”中各選修一門。
  • A為2個學分(一個學分需要上35節,每節課50分鐘),內容比較簡單;B為4個學分,授課時間和內容比A多一倍。

因為“世界史B”和“日本史B”是大學入學考試科目,因此選擇使用“世界史B”和“日本史B”的學校佔多數。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日本高考的難度,也是相當的大

2013年,文部科學省共審定了7家出版社的高中歷史教科書“合格”。其中:

  • 山川出版社佔72%左右,選用量最大;
  • 實教出版選用率約為9.3%;
  • 東京書籍、清水書院、明成社等有少數學校選用,帝國書院、第一學習社的教科書選用的很少。

鑑於山川出版社、實教出版、東京書籍、清水書院、明成社等出版社的選用率高達90%以上,可以反映日本歷史教科書整體狀況。

日本高中歷史教科書中,中日戰爭佔據著比較大的篇幅。儘管行文枯燥(貌似中國教科書也一樣),但在其敘事中,隱含著作者的歷史觀與價值判斷。

“九一八事變”

“九一八事變”,是日本“14年侵華”的起點,更是其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各版本的歷史教科書,對“九一八事變”的原因、進程和結果等,都做了比較系統的論述。

山川出版社的《詳說日本史B》寫道:

  • 席捲全世界的金融危機波及日本,造成“昭和恐慌”;
  • 中國“收回國權”運動高漲,日本政府拿不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於是,軍部和右翼勢力,攻擊幣原喜重郎(第44任日本首相)的“協調外交”為“軟弱外交”,叫囂“滿蒙危機”。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幣原喜重郎(1872—1951) ,日本第44任首相

  • “懷著深刻危機感的關東軍,於1931年炸燬奉天郊外柳條湖的南滿鐵道,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開始軍事行動,滿洲事變(九一八事變)爆發”。
  • “滿洲事變”後,日本媒體進行排華煽動,致使國內出現了支持關東軍的戰爭狂熱。關東軍很快佔領東北,“1932年3月,讓溥儀擔任執政,發表滿洲國建國宣言”。

《詳說日本史B》認為,日本一直有佔領東北的打算,並最終由關東軍通過武力完成。客觀地說,這裡的論述基本上符合歷史事實。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滿洲國”宣傳畫

實教出版的《高校日本史B》認為:經濟危機、中國收回國權運動等,使“軍部有強烈的危機感。政黨、財閥、主要報紙和右翼與此產生共鳴,宣傳‘滿蒙是日本的生命線’”。

該書強調了日本政黨、財閥、媒體、右翼與關東軍在侵佔東北“目標上的一致性”。並明確指出,“滿洲國的政治實權掌握在關東軍手中,是傀儡國家”,

  • “1931年9月18日晚,關東軍在奉天(現瀋陽) 郊外的柳條湖自己炸壞滿鐵鐵路,說成是中國軍隊所為,攻擊張學良軍隊,翌日佔領奉天城(柳條湖事件) ”;
  • “儘管若槻禮次郎內閣提出不擴大方針,但是,關東軍半年後佔領滿洲主要地區(滿洲事變)。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若槻禮次郎(1866年—1949)日本第25任、第28任首相

東京書籍的《新選日本史B》儘管比較客觀地敘述了“九一八事變”,但作者認為,建立“滿洲國”是“關東軍推進新國家建設”,有意模糊“滿洲國”是傀儡政權的本質,有意淡化戰爭的不正當性。

清水書院出版的《高等學校日本史B》,把中國“收回利權”運動和國內建設,看作“滿蒙危機”的原因,為日本開脫責任。

明成社《最新日本史B》,也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侵略的本質。

  • 國民政府“收回國權”的政策,使東北地區反日情緒高漲,傷害日本僑民權益的事件增多;
  • 出於對自身權益的擔憂,關東軍策劃了“九一八事變”;
  • 實現東北的“五族共和”,是建立“滿洲國”的初衷,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滿洲開拓團”的日本婦女

總的來說,教科書關於“九一八事變”的原因、經過、結果及影響,以及對“滿洲國”的描述,基本上都是符合史實的。

不過,一些教科書也存在著避重就輕,“為侵略開脫”的傾向。在“滿洲國”的問題上,拿所謂的“五族共和”和“建立新國家”做幌子,幾乎沒有提到東北人民的反抗情節。

“盧溝橋事變”與全面侵華戰爭

在日本學界,將1931年“九一八事變”到二戰戰敗投降,稱之為“15年戰爭”。其中:

  • 將“九一八事變”到“盧溝橋事變”前這一段,稱為“滿洲事變”;
  • 將“盧溝橋事變”以後的歷史稱為“日中戰爭”;
  • “珍珠港事件”後稱為“亞洲太平洋戰爭”。

有些教科書將“盧溝橋事變”以後的歷史,稱為“日中戰爭”,將其看做二戰的組成部分。不過,對於“盧溝橋事變”及其戰爭擴大的原因,不同教科書在敘述上有所差異。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盧溝橋中國軍隊機槍陣地

山川出版社《詳說日本史B》:

  • 1937年7月7日,北京郊外的盧溝橋附近,日中兩國軍隊發生衝突事件(盧溝橋事件)。雖然現地一度達成停戰協定。
  • 但是,近衛內閣屈服於軍部的壓力,改變了最初的不擴大方針,增兵擴大戰火。與此相對應,國民政府也作出堅決抗戰姿態,戰鬥超出了日方的預想,發展成為全面戰爭(日中戰爭)。
  • 8月,上海又燃戰火(即“八一三事變”),戰爭擴大到南方。9月,國民黨與共產黨再度提攜(第二次國共合作),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四行倉庫

教科書認為:

  • 日本政府增兵華北的舉措,是“迫於軍部的壓力”;
  • 中國做出的“堅決抵抗”的姿態,讓戰爭規模“無法避免地擴大”。

實教《高校日本史B》記錄道:

  •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盧溝橋附近,日中兩軍交戰(盧溝橋事件)。剛剛成立的近衛文麿內閣,雖然最初發表了不擴大聲明,但是向華北派兵;
  • 8月,日中兩軍在上海發生衝突。9月,國共正式展開合作。日本沒有發表宣戰佈告,就與中國進入全面戰爭狀態(日中戰爭)。

教科書中交代了日本“沒有宣戰”,但兩國實際“處於戰爭狀態”。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盧溝橋事變”時的日軍陣地

東京書籍的《新選日本史B》的寫作思路,非常清晰:

  •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日中兩國軍隊發生武力衝突(盧溝橋事件)。近衛文麿首相雖然發表了不擴大聲明,但是,又承認向中國派兵;
  • (日本) 並沒有發佈宣戰佈告,戰火就從華北擴大到華中,處於事實上的戰爭狀態;
  • 同年9月,國民黨與共產黨實現提攜(第二次國共合作),進而結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繼續進行頑強的抵抗。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當時的中國軍隊

清水書院《高等學校日本史B》的記錄和分析比較詳細,並分析了日本“沒有宣戰”的原因:

  • 1937年7月7日夜到8日凌晨,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附近日中兩國軍隊發生衝突(盧溝橋事件),日中戰爭開始了。
  • 現地雖然達成了停戰協定,但是近衛內閣下‘重大決心’承認向華北派兵,8月戰火波及上海(第二次上海事變)。
  • 政府不把這種衝突稱為戰爭,開始稱“北支事變”,後又稱為“支(中)那(國)事變”。如果宣戰稱為日中戰爭,就會斷絕從美國等中立國輸入的石油等物資,日中兩國都沒有發表宣戰佈告而進入實際的戰爭。
  • 日軍目標是速戰速決,12月佔領國民政府首都南京。但是國民政府遷都重慶,依靠美、英、蘇的援助,繼續抗戰。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1937年7月17日,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

明成社《最新日本史B》認為,“盧溝橋事變”後,中國人不斷製造事端,威脅到了日本僑民的人身安全,迫使日本政府不得不放棄“不擴大方針”。

  • 1937年7月,北京郊外的盧溝橋附近,日中兩軍忽然發生衝突(盧溝橋事件)。近衛內閣提出了不擴大方針,現地達成了停戰協定。
  • 但是,7月末,在北京郊外發生通州事件,8月,在上海發生殺害大山海軍中尉事件。政府為了武力應對事態、保護僑民,向國內師團下了動員令,華北的兩國軍隊衝突擴大。
  • 8月,戰火燒到上海,兩軍處於戰鬥狀態(八一三事變),日本放棄不擴大方針。對此,蔣介石下達總動員令,共產軍參加戰線。於是,戰線擴大到中國全境。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今天的盧溝橋

總的來說,各教科書對“盧溝橋事變”著墨不多,但對事件的背景、過程和影響等表述的十分清晰,論述也基本符合歷史事實。一些教科書還對日本“不宣戰”的原因,做出了言簡意賅的解釋。

不過,對於日本政府改變“不擴大”方針的原因,不同教科書給出的原因也不盡相同。有的認為是軍部的壓力所致,有的則強調中國威脅到了日本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關於南京大屠殺及日軍暴行

對於日軍在南京的殘暴行為,日本教科書記述不多。比較而言,實教出版的《高校日本史B》記述的比較多。

  • 日軍12月佔領首都南京,發生了被稱為‘歷史之窗’的南京大屠殺事件。國民政府將首都從漢口遷移到重慶繼續抗戰;
  • 日軍面對中國軍民的抵抗,1940年到1943年,把華北抗日根據地進行了“三光作戰”;
  • 哈爾濱的731部隊進行細菌戰、毒氣戰等研究和實驗,3000中國人和俄國人成為實驗材料,在中國各地不斷實施細菌戰。(日軍)在廣島縣的大久野製造毒氣彈,用於實戰;
  • 另外,(日本)在中國國內生產鴉片,在佔領地販賣”。

教科書不僅敘述了南京大屠殺,還有毒氣實驗、使用化學武器、在敵後抗日根據地進行“三光作戰”等,記述了侵華日軍的罪行。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日本國內“慶祝”“南京陷落”

東京書籍《新選日本史B》,把“南京大屠殺”表述為“南京事件”,隻字未提南京以外地區日軍的戰爭暴行。對日軍在南京的暴行,記述得比較簡單——“佔領南京時,日軍殺害了包括女性、兒童在內的很多中國人(南京事件),受到很多國家的譴責。”

清水書院《高等學校日本史B》,同樣把“南京大屠殺”說成是“南京事件”。對日軍在抗日根據地的燒殺搶掠的惡行,描述的也比較簡略:

  • 佔領國民政府首都南京時,殺害了許多非武裝的中國人(南京事件);
  • 對共產黨控制區域,不加區分地屠殺士兵和平民,實行掠奪、放火等;
  • 因為受報道管制,當時日本國民並不知道這些野蠻行徑。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被押上刑場的谷壽夫

可以看出,日本教科書對日軍在中國所犯下的惡行,描述可謂“兩極分化”:有的敘述比較詳細,有的只是一筆帶過,還有的隻字未提。在敘述日軍暴行的教科書中:

  • 只有實教出版直接稱為“南京大屠殺”事件;
  • 東京書籍、清水書院都用了“南京事件”的字樣;
  • 山川出版社、明成社都沒有涉及“南京大屠殺”和日軍暴行。

另外,所有教科書,都沒有提及大屠殺的人數。這也反映了日本學界、日本政府對侵華暴行存在爭議的實際情況。

中國抗戰的作用與日本投降

各教科書用很大的的篇幅,敘述太平洋戰場後期的情況,如雅爾塔會議、《波茨坦宣言》、日本投降等。值得注意的是,各教科書對日本戰敗的記錄,有著很高的相似度。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在“密蘇里號”上舉行的日本投降儀式

山川出版社的《詳說日本史B》寫道:

  • 美國認為,日本對波茨坦宣言置之不理就是拒絕,將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製造出來的2顆原子彈,8月6日投到廣島,8月9日投到長崎。
  • 8月8日,蘇聯無視日蘇中立條約對日宣戰,一舉侵入滿洲、朝鮮。陸軍仍然主張本土決戰,但是,昭和天皇‘聖斷’接受波茨坦公告。
  • 8月15日中午,天皇向全體國民發表結束戰爭的廣播講話。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軍密蘇里艦上,日本政府以及軍方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歷時4年的太平洋戰爭結束。

注意,記錄結尾是“太平洋戰爭”結束,這無疑有“看輕”中國抗戰的嫌疑。另外,對於蘇聯出兵東北,教科書強調其是“違約行為”,並用“侵入”來評價其出兵行為。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中國人民歡慶抗戰勝利

實教出版的《高校日本史B》記錄道:

  • 1945年7月,美國、英國、中國三國共同發佈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無條件投降。鈴木貫太郎內閣希望維持天皇制,策劃通過蘇聯搞終戰工作,無視波茨坦宣言。
  • 美國以此為理由,8月6日向廣島投下原子彈,蘇聯8日對日宣戰,9日侵入滿洲、朝鮮,關東軍潰敗。同一天,長崎也被投下原子彈。
  • 政府、軍部確認不能護持天皇制,決定接受戰敗,8月14日結束波茨坦宣言無條件投降。15日中午,以昭和天皇廣播講話(玉音播放) 這種特殊的形式,告知國民戰敗。
  • 9月2日,在東京灣的美國軍艦密蘇里號上籤訂投降書,太平洋戰爭結束。

這裡提到,日本曾經計劃策劃“通過蘇聯搞終戰工作”,但是蘇聯卻對日宣戰,並“侵入”滿洲和朝鮮,大有“不滿”之意。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1945年9月9日,日軍代表小林淺三郎(右)遞交投降書

東京書籍的《新選日本史B》記錄道:

  • 1945年7月,美國、英國、中國三國發表敦促日本無條件投降的宣言(波茨坦宣言)。但是,期待蘇聯調停和平交涉的鈴木貫太郎內閣,對宣言採取無視態度。
  • 美國為了早日結束戰爭,且在戰後與蘇聯對抗中處於優勢地位,8月6日向廣島投下原子彈。8日,蘇聯撕毀日蘇中立條約,對日宣戰,侵入滿洲、朝鮮、樺太、千島列島。9日美國再向長崎投下原子彈。
  • 政府於8月9日到10日召開會議,天皇裁決駁回陸軍的本土決戰計劃,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8月15日,天皇通過廣播電臺的玉音放送,宣告戰爭結束。
  • 由此,歷經襲擊馬來半島、珍珠港以來3年8個月,盧溝橋事件以來8年,滿洲事變以來15年的戰爭落下帷幕。

與其他版本教科書不同,在記錄結尾,不僅提到了太平洋戰爭,還提到“盧溝橋事變”和“九一八事變”。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波茨坦會議

清水書院《高等學校日本史B》記錄道:

  • 日本政府因為沒有得到護持國體(維持天皇制) 的保證,決定無視波茨坦宣言。
  • 美國8月6日在廣島投下原子彈,蘇聯根據雅爾塔協定,無視日蘇中立條約,8日比預定更早就參加對日作戰,侵入滿洲。9日,美國在長崎投下原子彈。
  • 因為原子彈爆炸,廣島、長崎遭受巨大災難,死難者相當多。8月14日,鈴木內閣和軍方首腦,在昭和天皇出席的御前會議上決定接受波茨坦宣言。
  • 15日,天皇親自通過廣播向國民發表《終戰詔敕》。於是,從滿洲事變以來歷時15年的戰爭,以日本失敗而告終,卻給戰後留下了巨大的課題。

書中將日本拒絕《波茨坦宣言》的原因,歸咎於“維護天皇制”,並提到了“歷時15年的戰爭”。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日本天皇裕仁召開御前會議

明成社《最新日本史B》記錄道:

  • 美國、英國、中華民國三國,共同發表向日本提出投降條件的波茨坦宣言。8月6日,美軍在廣島投下了世界史上第一顆原子彈,9日,在長崎投下原子彈,使兩座城市遭到破壞。
  • 8日,蘇聯單方面撕毀日蘇中立條約,對日宣戰,侵入滿洲、北朝鮮、南樺太,並在日本投降後的8月末佔千島列島。
  • 8月9日,就是否接受波茨坦宣言召開御前會議。圍繞護持國體,主張接受宣言的外相東鄉茂德與主張本土決戰的陸相阿南惟幾意分歧,最終仰仗昭和天皇聖斷,內閣會議決定結束戰爭。
  • 8月14日,日本結束波茨坦宣言。翌日,天皇通過廣播(玉音播放) 發表“終戰詔書”,日本全體軍隊停止戰鬥,向聯合國投降。

書中強調,日本投降的決定,是由天皇本人最終“拍板同意”的,“停戰決定”在書中被形容為“天皇聖斷”。

讀書筆記:日本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日本的“終戰詔書”

總的來說,各教科書幾乎都沒有系統闡述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起到的作用。

儘管東京書籍和清水書院出品的教科書中,提到了“九一八事變”、“盧溝橋事變以來15年”等字眼,但並不認為中國是日本戰敗的重要原因。

各版本教科書忽視中國抗戰的“小動作”,或許是日本學者對於這段歷史認知的主要體現。

坦誠說,主流的日本教科書,在基本的史實敘述上大多是比較準確的,但字裡行間不可避免帶上“日本立場”。譬如在一些教科書中,刻意“淡化”甚至“無視”在中國的暴行,給“滿洲國”“洗白”、將戰爭規模擴大的部分原因歸咎於“中國反日”的內容,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拓展閱讀:讀書筆記:英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抗日戰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