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自以為無私的你其實展現的也不過是自私的另一幅模樣

歡迎點擊關注我,帶您品嚐百味人生。

為人父母,自以為無私的你其實展現的也不過是自私的另一幅模樣

如果問你人世間有沒有無私的愛?我想你肯定首先會想到父母對你的愛。如果這還不是無私的愛,這世間還有無私的愛嗎?

為人父母,自以為無私的你其實展現的也不過是自私的另一幅模樣

是啊,為了孩子能夠健康長大,父母們真是付出了他們的所有,除了懷胎十月的艱辛,還有出生之後無微不至的照顧,更別提孩子生病時父母的焦急憂慮,恨不能以身代受。

可是抱歉,這世上確實沒有無私的愛!

【 1 】

還記得小時候看過一篇文章《愛吃魚頭的媽媽》,大意是說一位媽媽做魚吃的時候總是會首先把魚頭夾在自己碗裡,再把魚肚子放在孩子碗裡。面對孩子的疑問,媽媽微笑著說自己愛吃魚頭。

文章在講完了故事之後便開始了對偉大母愛的謳歌和讚頌,說這就是天底下最無私的愛,可真的是這樣的嗎?

為人父母,自以為無私的你其實展現的也不過是自私的另一幅模樣“爸爸真好!”女兒在我給把魚頭夾到自己的碗裡,又給她夾了一大塊魚肚子肉之後甜甜地對我說。

“那必須的,哈哈!”我的臉上堆滿了笑,但是作為心理諮詢師,我的心裡明白的很:

一、我是真的愛吃魚頭(其實愛吃魚頭的人絕對不在少數);

二、孩子小,沒有刺的魚肚子更適合她,否則被刺紮了就麻煩大了;

三、用這種行為可以很好地表達自己身為父母愛孩子之情,讓自己獲得一種心理滿足感。

其實第三條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所有“無私的愛”的核心本質。

【 2 】

很多父母在子女的行為不能讓自己滿意的時候往往會說:從小到大,你看看我們為你付出了多少,你又回報了我們什麼?

且不談法律責任,無疑,此時對子女橫加指責的父母已經把自己擺在了絕對的道德高地,但是卻沒有意識到在他們付出的時候,就已經同步獲得了回報。

這個回報就是心理滿足感!

作為人類,我們的一切行為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讓自己獲得心理滿足。

賺錢,爭權,得名為了心理滿足;吃頓好的,買件新衣,看場電影也是為了心理滿足;為孩子節衣縮食,為工作廢寢忘食,甚至為了更宏偉的目標犧牲自我同樣是為了心理滿足。

為人父母,自以為無私的你其實展現的也不過是自私的另一幅模樣還記得孩子在六個月大時第一次發燒,把我擔心的不得了。問了醫生朋友,他讓我不用緊張,給她用溼毛巾時不時地擦擦額頭、腋窩和手腳降溫即可。

夜裡兩點多的時候,老媽說我的眼睛都熬紅了,讓我去休息休息,可是我說小孩高燒,我也睡不著,還是這樣守著她為好,至少落個心安。

你瞧,我付出了我的睡眠雖然是愛孩子的表現,但是本質是為了讓自己心安,從而實現一種心理滿足。

所以別覺得自己很無私,自私其實才是我們每一個行為的根本動力。

我不否認對自我的犧牲在道德層面上是一件偉大的事情,畢竟偉大也是道德層面上的詞彙。但是如果我們把滿足自我需求定義為自私,那麼無疑,我們每個人的每一個行為都是自私的,也只能是自私的。

【 3 】

其實自私是每個人的生物本能和行為必然。人的任何一個舉動都是以讓自己更開心、更舒適、感覺更好為動機的,比如喝了要喝水,餓了要吃飯。即便是自殺,那也是覺得生不如死,才會做如此的行為選擇。

事實上,正是自私的生物性本能才保證了各種生物能在殘酷的自然競爭中生存下來,絕對正確,無關道德。

但是既然我們是高度文明的人類,我們就得做一個對自私做一個分類,即自私雖然是必然的行為動機,但是卻要分為損人利己的自私和利人利己的自私,而前者無疑是應該被我們所唾棄的。

“老師,您知道嗎?他爸跟我離婚的早,為了他,我含辛茹苦二十多年;為了他,我拒絕了多少優秀的男人,直到現在人老珠黃;為了他,我省吃儉用,連新衣服都不願意買!而他呢,只會讓我失望!”
這是一個母親在我的面前的哭訴,只是因為她的“不爭氣”的孩子在大學裡談了一個她不喜歡的女朋友,而且不願意分手。
而在她兒子的嘴裡,從小到大,只要忤逆了母親的決定,母親就會說這段話,讓他揹負了沉重的思想包袱。為人父母,自以為無私的你其實展現的也不過是自私的另一幅模樣

“你是一位偉大的母親,為孩子付出了自己的一生!”我說道。

“那是啊!對他我真是無私到極致了,街坊鄰居哪個不誇我,可是他呢,只考慮自己,太自私!”她很忿忿。

“可是這些不是孩子要求您付出的,為什麼您要主動付出那麼多呢?在付出的同時,您不也獲得了做一位偉大母親的極大的心理滿足感嗎?而且,您其實隨時可以放棄對孩子的撫養權的啊?”我微笑著說道。

“那我心理上受不了啊!”她喃喃地說。

“所以,您首先知道自己要收穫什麼,才會去付出這些,而且您也確實得到了您想要得到的,就是對偉大母親形象的自我認同。而這不該成為你對孩子捆綁理由,因為他並不欠您的啊!”我說的很慢,怕她不理解。

但是所幸她最終理解了,放過了孩子,也放過了自己。

@炎師心語所以,為人父母,我們確實為孩子付出了很多很多,這是不用懷疑的,也是很偉大的,但是切不可真的認為自己的父母之愛就是大無私的,理所應當地要求孩子用種種行為去回報,因為你展現的也只不過是自私的另一幅模樣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