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家長的這幾種做法正在破壞想像力

愛因斯坦說 “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

知識是從A到B,想像力是從A到全世界。想像力就是創造力,它創造著這個世界。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家長的這幾種做法正在破壞想像力


毛主席就是一個很有想象力的人,他曾說過“ 下到五洋捉鱉,上到九天攬月 ”,在四五十年代,這是痴心妄想,異想天開,可是它現在就已經實現了,我們已經研製了潛水艇,下到大洋深處進行水下探測。我們“奔月計劃”已經到了“嫦娥四號”了,當初的豪言壯語,現在已經實現了。

發明飛機的萊特兄弟,看到鳥兒在天上飛, 就有想在天上飛行的夢想,為了實現他的夢想,經過各種實驗和挫折,終於有了飛機的誕生。科學家們看到蝙蝠可以在夜晚無障礙飛行,從蝙蝠的身上獲得啟示,發明了雷達,為科學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孩子一出生就具備想像力的,可是我們家長的很多做法正在破壞他。

1、上美術班

很多家長給孩子上美術班,美術可以培養孩子的想象力,許多的美術班也是打著“培養孩子的想像力”這個旗號,班班爆滿。

可是美術班就是扼殺想象力的劊子手。 一天我和小侄子畫畫,我們都畫了一個小豬,我侄子和我說我的小豬畫錯了,我吃驚了,怎麼錯了?他指著自己的話本說:“我這樣是對的,老師告訴我們的。”。我翻著他的美術本,他畫的小豬,真的就只要這一種模樣,區別只是顏色不一樣。

我不由的想起他沒上美術班時的畫,畫的小豬是千奇百怪,一個畫本,找不到兩隻相同的小豬,我畫的小豬還是小侄之前教我的。

美術班不僅沒有開發想像力,還把想像力限制在了一個框架裡。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家長的這幾種做法正在破壞想像力


2、催促孩子

家長總是催促孩子,當你們 一起去外面郊遊的時候,孩子蹲在草叢邊,看螞蟻搬家,你總是在旁邊說“快點,快點,一個螞蟻有什麼好看的”。你正在破壞他的想像力,在你看來是螞蟻搬家,在孩子看來是一個螞蟻爸爸帶著他的軍隊,給小螞蟻報仇的故事。你永遠不知道孩子的想像。

想像力源於觀察力。一篇作文要想寫的好,就要有細節,細節源於觀察,一篇好的作文就是要有豐富的想像力。文筆越好,細節描述的越詳細。

很多作家都具有豐富的想像力,哈利波特的作者J.K.羅琳,她靠著想像力創造了霍格沃茨魔法學校和魔法世界。


3、給孩子正確的答案

看過這樣一個例子,國外的媽媽告了一所幼兒園,起因是什麼呢,就是一個“O”。

一天,女兒指著字母O告訴媽媽“這是字母O”,媽媽問女兒是怎麼知道的,女兒回答“老師告訴我們的。”媽媽以“破壞孩子的想像力”為由,狀告了這家幼兒園,並且勝訴了。因為在女兒不知道字母之前,她可以回答這是“甜甜圈、奶泡、游泳圈.......”,可是現在,它只是O。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家長的這幾種做法正在破壞想像力


想象力需要保護和培養,那作為家長我們可以怎麼做呢/

1.限制使用 電子產品

  有些家長可能會感到疑惑,電視、手機、電腦和孩子的想象力有什麼關係?其實關係可大了。

  孩子在看視頻節目的時候,是被動地接收視頻裡的信息,而不是主動思考和創造。長期沉溺於收看電視節目,減少自主活動的時間,對孩子想象力和創造力的培養是不利的。

  有人做過這樣的一個實驗:一百個小朋友看白雪公主電視,一百個小朋友聽白雪公主的故事,之後他們把白雪公主畫出來,看電視的小朋友,白雪公主都一樣;聽故事的小朋友,白雪公主各有不同。

動畫片《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是一個十分有想像力的電影,裡面有一句話“千萬不要讓孩子靠近電視,它是一個十分糟糕的發明”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家長的這幾種做法正在破壞想像力


2.玩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遊戲能幫孩子認識周圍的世界,表達自己的情感,從中得到無限的快樂,而孩子的想象力也能在遊戲中得到鍛鍊。

   他可能會把玩偶當作寶寶,自己扮演爸爸或媽媽,還可能會把積木當作電話或者他想要的任何東西。他可以自編自導自演任何的事情,比如奧特曼大戰怪獸、飛向宇宙、廚神大賽、消防車大演習.......


愛因斯坦: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家長的這幾種做法正在破壞想像力


 3.鼓勵孩子編故事

  講故事不一定需要照著書本或視頻,自己編故事更考驗想象力和創造力。你可以利用工具和生活中的所見所聞,啟發孩子思考,自己編故事。

  比如準備一些物品,可以是 南瓜、胡蘿蔔、小汽車等,讓孩子把這些物品聯繫起來,創作一個故事。 帶孩子去公園時,看到合理的鴨子,也可以給他們編一個故事。

  

  

  

 

  ​孩子的想象力旺盛但也很脆弱,如果家長一味要求孩子循規蹈矩,凡事追求“對”與“錯”,孩子想象力的小火花可能就被掐滅了。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