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 趙君陶,了不起的“母親”

在合川區土場鎮中心完小內有一座祠堂風格的舊式建築,在蒼翠的黃葛樹掩映下“戰時兒童保育會直屬第三保育院舊址”幾個字若隱若現。“這是當年趙君陶女士創辦的。”一位家住附近的老人見我在這裡駐足便走過來輕聲說道,“她可是位了不起的人”。

1902年,趙君陶出生於重慶酉陽縣龍潭鎮。五四運動以後,她前往北京讀書,在五哥趙世炎的指引下,開始學習馬克思主義和共產主義思想。1925年就讀於上海大學社會科學系的趙君陶,結識了中國共產黨早期革命活動家李碩勳,兩人結為革命伴侶,一同學習一起進步。可好景不長,1931年8月,李碩勳得到指示前往海南島瓊崖縣指導武裝鬥爭,登島第三天因為叛徒出賣,李碩勳被囚禁在海口市府城監獄,9月5日清晨壯烈犧牲,年僅28歲。

而當時的趙君陶正在九龍廣東省軍委工作,得知丈夫身死的消息,她強忍悲傷毅然決定從香港回到上海積極投身革命工作。1932年,根據上級指示,趙君陶帶著兒子李鵬、女兒李瓊返回川渝地區,先後在合川、雅安等地從事教育工作,以教師身份為掩護開展地下運動。

抗日戰爭爆發之後,大量流離失所的同胞湧向大後方重慶,中共南方局婦女組利用在新生活運動婦女指導委員會“戰時兒童保育會”中的合法地位,聯繫各界婦女、進步組織和人士,開辦難童保育院,收養和教育無家可歸的孩子。在鄧穎超同志的安排下,趙君陶調任直屬第三院任院長。

第三保育院位於合川荊介山腳下土主場(今合川土場鎮)周家祠堂,建院初期除了一塊馮玉祥將軍親筆書寫的隸書“戰時兒童保育會直屬第三保育院”的牌匾,幾乎一無所有。而全院 600多名孩子又大都體弱多病。面對重重困難,趙君陶帶領幾位地下黨員和進步教師,開始了艱苦活動。為了保證維持保育院的經費和最低的物資生活需要,她不辭辛勞、八方奔走,向社會募捐,與當地名門望族及地方勢力搞好關係,贏得了地方名流和太太、小姐們的支持,為這些孩子們募得了生活資金。

面對這些因為戰火失去親人、流浪在外的孩童,趙君陶就像母親一樣,盡心盡力地照顧他們。凡是第一天來到保育院的幼童,她都親自給他們洗澡、理髮、剪指甲、換乾淨衣服。即使資金緊張,她也堅持要讓孩子們吃飽肚子,保證每一星期能吃上兩次肉。有的孩子因為長時間流浪營養不足,她就省出自己的生活費,為他們買魚肝油、豬肝等營養品。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健康,她還在院裡設立了簡易病房 ,聘請醫生定期給孩子們檢查身體,防病治病……在趙君陶的精心照顧下,這群因為戰火孤苦無依的孩子重新感受到了家庭的溫暖,身體也越來越健康。

有了好的體魄,趙君陶也不忘培養孩子們的民族氣節和家國情懷。她按年齡大小、智力差異進行編班 ,並且把各年級的名稱按抗戰紀念日命名。如六年級叫8·13團、五年級為7·7團、四年級為12·8團、三年級叫9·18團、最小的年級為4·4團等。在她的教育下,保育院的學生們都能講出這些紀念日的意義。1940年,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為激發民眾抗日救亡的愛國熱情,趙君陶帶領一部分教師和高年級的孩子走出保育院,走到場鎮院壩宣傳抗日思想。在她的努力之下,這群無家可歸的孩子有了一個較為安穩的童年,有的成長為了以後抗戰救國的主力軍、保家衛國的新青年。

抗戰結束之後,戰時兒童保育會決定將第三保育院與重慶歌樂山保育院合併,趙君陶不得不含淚闊別這群生活了7年的孩子們。時光荏苒,當年在趙君陶照顧下健康長大的孩子們早已各自成家、散落天涯,但這舊址旁的土場鎮中心完小裡,更多充滿希望的孩子們正在成長。當他們來到這座祠堂,也許會用稚嫩的童音問道:“這裡原來是做什麼的呀?”那時便會有人告訴他:“這裡是一位了不起的‘母親’養育孩子們長大的地方。”

(作者 陳鈺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