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自古“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是很多讀書人的夢想。

《論語》也有“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的說法。因此參加科舉考試以求“金榜題名”,已成為歷朝歷代讀書人的首要任務。然而科舉考試就像眾人齊過獨木橋,只有才學兼備之人才能最終成為勝利者。

身為讀書人,如果無法通過科學考試,就很容易被人嘲笑與諷刺。很多落榜考生除了會讀書之外,在生活中就是一個“肩不能扛擔,生手能提籃”的無用之人。甚至大多數人只能在孤苦與貧窮中了卻殘生。但是歷史發展到了宋朝之後,屢試不第的考生們終於找到了新的方向。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宋代商業環境相對來說比較寬鬆,再加上統治階級大力倡導經商,所以沒有考中進士的“文人從商”,就變成了當時社會中的一大特色。當知識與經濟相互融合之後,宋代的商品經濟終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程度。

宋代商業貿易的發展和繁榮

宋朝建立初期頒佈了一系列法律政策,鼓勵有學問卻沒有田地的人從事商業活動。並規定在從商過程中“小規模”商鋪不用納稅。這些政策出臺之後不僅有效緩解了,千百年來統治階級對商人階層的打擊與壓迫,同時還在一定程度上給予商人一定社會地位。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1. 宋朝商業發展的必然性

宋朝時期北方多戰亂,而南方百姓生活卻相對平穩。再加上南方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手工業規模逐漸擴大,北宋的經濟中心開始從北方地區向南發展。“經濟南移”對宋代商品經濟發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歷史作用。

宋朝初期先進的生產技術,其實也為商業發展走向繁榮提供了有利條件。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宋代雖然軍事力量比較薄弱。但是經濟、文化、藝術、科技等領域,卻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就算與歷史上的其他朝代縱向比較,也絕對不會輸給唐朝和明朝。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火藥、印刷術、紡織、瓷器等多個商業模式輪番發展,這不僅有力的促進了宋代商品經濟走向高潮,同時也激起了全民經商慾望,為奠定宋代商業規模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宋朝中期航海、造船、醫療等領域,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高度。

2.市場經濟發展迅猛

在宋代經濟向多元化發展的趨勢推動下,以市場為主導、政府調控為輔助的市場經濟開始誕生。並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之後,終於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同時很多生活在當時社會中的讀書人,在商品經濟發展浪潮的影響之下,也開始對商業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據《夷堅志》記載:“吳興士子六人,入京師赴省試,共買紗一百匹,一僕負之”。其實這段話的表面意思就是,六位來自吳興準備去汴梁參考科舉考試的考生。在從家走的時候買了一百匹紗,然後僱一個僕人幫忙拿到汴梁。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十分明確,就是藉著進京參加科舉考試的機會,將這些紗賣給京城中從事商業活動的商人。目的就是為了賺一筆學費或吃穿用度的費用。如果從這一點來看還大有“勤工儉學”的意味。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完全超出了宋人的期待,可謂上至王公貴族下至黎民百姓,幾乎都參與到了這場轟轟烈烈的商業活動之中。在這種經濟拉動內需的大好趨勢之下,宋代城市化進程步伐加快,以及因此而衍生出來的城市經濟發展勢頭良好。

當時北宋的大都市內出現了很多富商巨賈,而且他們的生活水平直逼王侯。“都城之內,大商富賈,坐列販賣,積貯倍息,乘上之令,操其奇利,不知稼穡之艱難,而粱肉常餘,乘堅策肥,履絲曳彩,羞具、屋室過於侯王”。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就是宋代都城內的商人們,每天都排成一列販賣人們需要的商品。甚至還出現了囤積居奇的現象,這些商人為了牟利也曾不擇手段。但是他們的生活質量卻特別高,這說明商品通過商業活動賺取了大量金錢。有錢之後基本上都過上了奢侈的生活。

很多人在商業發展中看到了富裕之路,農民們也放棄了薄田前去經商,正所謂“自來兼作商旅,大半在外”;生活在宋朝的女性也可以從事商業活動,南宋臨安著名小吃“宋五嫂魚羹”名震京城。這位宋五嫂經商之後“人競市之,遂成富媼”。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3.“夜市”中的商品

宋朝人經商者可謂比比皆是,走在宋朝的大街小巷,可以就看到各種各樣的商品。陶瓷、布匹、特色糕點;胭脂水粉、首飾、玩具等琳琅滿目。夏季的冷飲和雪糕也會在市場上出售。可以說現在市面上出售的商品,在宋朝時基本上都能看到。

“夜市”並不是現代社會的產物,因為在宋朝時期住在城市中的市民,就可以在晚上攜家帶口逛夜市。每當燈火通明之時大街小巷,就充滿了商販們的叫賣聲。勞累了一天的人們和在家中無事的婦女,都可以悠閒地徜徉在“夜市”之中。

“夜市”中會出售各種美味食物,肉湯、餛飩、湯圓;乾果、水果等食品應有盡有。這些都是宋朝人比較喜歡吃的食物,可以為價格公道童叟無欺。隨著商品經濟發展越來越成熟,宋朝大城市中建起了大型茶樓、酒樓。當然一些規模比較小的餐館也層出不窮。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士農工商”最末席之商人

據《管子·小匡》記載:“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所謂“士農工商”其實就是,按照不同職業或行業對社會貢獻大小,而進行的一次排列組合。管子提出的“士農工商”四民中的““士”,最開始的時候是指士兵後來才專指讀書人。

1.商人地位低下的原因

古代中國是非常典型的農業大國,農業作為當時社會的主要經濟支柱,為社會各個階層的發展,提供了十分必要的經濟基礎。所以古代社會中的農民雖然日子過得比較苦,但是相對來說社會地位要比商人高很多。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這主要是因為商人並不直接參與農業生產活動,而是在物物交換或物品與錢幣交換中牟利。

所以在古人的思想中這就是,不勞而獲或者撲街耍滑的表現。而且在農業經濟單一發展的條件下,商人在社會經濟中根本沒有發展空間,因此他們對社會的貢獻也比較小。

還有一點就是在農業經濟的影響之下,“男耕女織”就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求。因此古人對普通商品的需求並不高。一些簡單的物物交換,生產者本人就能直接參與,根本無需商人在中間牟利。所以商人在古代社會中的地位顯得極其尷尬。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但是從古代社會的發展角度來講,又不能缺少商人這個角色。因為他們可以從各個國家獲得商品,然後再往返於不同國家進行販賣。這種做法不僅對民生需求幫助很大,而且就算對國家經濟其實也有很大幫助。

只不過當時的老百姓看不出這一點而已,所以才會從上至下抵制商人,甚至有很多人還特別厭惡生人。認為他們就是謀取私利的小人,這與孔子所的“君子坦蕩蕩”觀點相悖。反而絕大多數人都認為,商人的形象就是“小人常慼慼”。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之下從先秦時期開始,一直到宋代之前商人都像過街老鼠一樣。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2.商人與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盾

商人在封建社會的地位低下,其實與統治者對商人的貶低有直接關係。一直以來古代都奉行“君權神授”的說法。對於統治者來講百姓思想意識越愚昧,他們的統治地位就越牢固。而商人階層由於走南闖北見多識廣,所以很容易打破這種相對穩定的統治局面。

從古至今,經商人群體都有一定社會經驗,不然他們根本沒有辦法適應商業發展。再加上為了從事商業活動經常走南闖北,所以商人們的思想意識更開放更有遠見。商人經商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謀取利益,在獲利之後基本上都會有一定經濟基礎。甚至有政治頭腦的商人還會從政的想法。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商人流動性特別大,所以很難受到國家約束,很多古代商人都曾逃避過勞役與兵役。這種情況就會影響統治階級,對他們的直接管理和控制。商人自由平等思想意識和奢華的生活狀態,對封建“君主專制”造成一定威脅,所以統治者才要全力打壓商人抑制經商活動。

3.受到“重農抑商”意識影響

“重農抑商”是封建社會一直遵從的基本國策,所以歷朝歷代,商人都會成為統治階級的打壓對象。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因為受到這一思想的左右,也普遍認為商人重利輕義。基於這些因素影響商人才會在封建社會舉步維艱。

秦朝開始國家推行“重農抑商”政策,因為農耕才是“國之根本”。在商鞅的倡導之下商人變成了社會中的最底層。雖然他們通過經商可以獲得很多財富,但是國家法令嚴格禁止商人穿綾羅綢緞,外出的時候不能乘坐馬車,並且商人的後代也不能從政。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到了漢朝時期商人地位依然低下,既不能做官也,不能夠購買田地,同時還要向國家申報個人財產。根據個人財產多寡都要繳納一定量的稅收,如果不申報或者申報目不屬實,就要被髮配邊境從事苦力勞動,因此漢朝商業發展有很大的侷限性。

從魏晉南北朝開始再到唐朝時期,商人的地位才逐漸得以提升。或者說政府對他們的管束才相對放開。由於唐朝人的思想意識比較開放,所以並沒對商人進行刻意打壓。但是商人子女依然不能在朝中做官,經商也依然要繳納高額稅收。

直到歷史發展到宋代,商人才開始如魚得水,他們不僅獲得了更多權利,同時地位也有所提升。雖然宋朝依然奉行“重農抑商”政策,但社會中的各個階層開始逐漸接納商人。國家法律制度對商人的限制也逐漸減少。直到商品經濟高速發展之時,宋代商人的社會價值才逐漸展現出來。

宋代商人販賣哪些貨物?身為“士農工商”末席,實際地位如何?


結 語

現在社會中的商人不論地位還是財富,都已經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頂點。但是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商人階級,卻處於“士農工商”的最末席。筆者認為之所以會出現這種現象,除了與政治體制有很大關係之外,其實還與儒家思想的引導息息相關。

【參考文獻】

黃川洹《侃談宋代商人的“營銷策略”》

許華松《宋代商人法律地位之研究》

於志娥《宋代商人的經營活動與收入狀況分析》

常大群《宋代商人的社會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